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程技术教研中心的引导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重庆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工程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基础薄弱,目前仅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一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于相关研究少,因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尚未得到应有的发挥。本文将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探讨其管理模式,提出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学科建设引领作用的建议。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于行业优势突出、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高校组建,拥有较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专业人才队伍,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与相关行业联系紧密,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增强行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全国共有2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50余个依托高校组建,分布在农业、材料、资源开发、能源与交通、制造业、信息与通信、轻纺与医药卫生、建设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各省市根据自身区域优势和科研特色建设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互为补充,形成良好的工程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梯队。
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根据国家科技部和重庆市科委关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定义,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从科技部和重庆市有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定义可看出,一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是承建单位具有“行业优势突出、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特点,并拥有“较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专业人才队伍,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等软硬件条件,因而,每一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在相关行业领域有较强的实力和自己的特色。可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集研究前沿科学技术和专业实用技术相结合的实体,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
其二,增强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大学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行业优势资源相结合的综合体,在研究科学、服务行业的过程中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获得提升行业技术发展灵感,培养和锻炼研究人员,形成最原始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反作用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带动主干学科发展,辐射相关学科。
其三,促进学科开放式发展。目前,国内的大学教育经常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受到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部分老师不知道行业的具体应用情况,缺少实践锻炼,只能盲目接受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学生毕业后,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具体工作相差甚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面向行业服务的开放实体,一方面可通过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手段为企业服务,老师和学生能够获得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等相关机会;另一方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吸纳企业的优秀人才和产品研发思路,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学科开放式发展。
其四,显著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高校来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学生难得的学习锻炼场所。通过参与中心的项目研究,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会项目开发和管理,提高其动手能力。统计表明,在学校就参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老师课题研究的学生,毕业后其社会适应能力远高于没有研究经验的学生。
二、关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对于重庆科技学院来说,目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虽少,但在学科影响、国际合作、行业服务方面已经显著提升了相关学科的影响和学校的声誉。为更好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学科的引领作用,笔者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行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中心定位。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学校的“学术特区”,在人事管理、科技管理、考核方式、分配制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先行先试,机构管理上可相对独立,或挂靠到相关学院管理。
二是项目管理。作为学校重要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基地,学校给予科研政策上的优惠,给予中心单独的项目申报指标。支持中心开展行业服务、开放服务,面向行业设立“工程中心开放基金”。
三是人事管理。采用固定编制与学术兼职相结合的体制。固定编制人员作为中心的专职人员,形成中心的骨架。对于研究人员和其他兼职人员,明确上岗条件、岗位职责、待遇和考核标准,国内外公开招聘、严格评议、择优聘用。在建立“学术带头人、核心专家、研究骨干”为主体的“塔形人才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岗位逐级聘任。
四是考核评价机制。实行项目组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每年给予中心一定的科研任务,实行团队考核和评价。团队内部实行项目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评价参照学校院系考核和奖惩方式执行。
三、结语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高校提升学科影响、加强国际合作、推行行业服务方面的重要手段,可显著提升学科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开放式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水平,将中心建成支撑引领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需要给予中心明确的“学术特区”的定位,并在项目管理、人事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优惠政策方面在中心先行先试,从而充分发挥中心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