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沥青路面性能缺陷及解决之策范文

沥青路面性能缺陷及解决之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沥青路面性能缺陷及解决之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沥青路面性能缺陷及解决之策

我国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问题突出,除重载和施工因素外,大多与路基性能及防排水有关。本文试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阐述路基工程技术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我国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问题突出,除重载和施工因素外,大多与路基性能及防排水有关。路基作为路面稳定的基础,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耐久性,要确保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必须使路基始终具有足够的强度。路基在其竣工时,强度是足够的,但其强度可能随时间在水一温的影响下降低,导致路基强度不足,引起路面破坏,这就是路基长期稳定性不足造成的。因此,确保路基长期稳定性是保证公路长期使用性能的基础。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车辆荷载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路基填料的因素等等,它们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有的互相抵消,有的互相加强,使得保证路基长期稳定性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单纯通过设计、施工来解决路基稳定性从技术上讲是困难的,从经济上讲是极不经济的。要提高公路的耐久性,应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着手,综合考虑,多管齐下,才能经济合理地解决问题。规划上的措施

应根据路网内公路路基的现有情况,分析为达到规划期预定的目标状况所需的资源(资金、材料、劳力等)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

计划在给定的预算水平条件下使路网内路面服务水平达到最佳,所需安排的新建和改建项目及其对策方案。

设计上的措施

设计应遵循现行规范的要求,按路基的填挖高度、地下水位情况,以及填料性质划分路基的干、湿类型,籍此确定路基设计方案和路面结构组合。

一般路基施工期稳定系数要求达到1.25以上,沿河或池塘路段酌情提高5~10%。路面使用年限内工后沉降控制∶桥头路段30~50m控制10cm以下;通道和涵洞部位控制20cm以下;一般路段控制在30cm以下。

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做到与地形、周围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不良地质及特殊路段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基的影响,同时针对江南多雨多水等气象特征提出合理的路基高度和路基的防护与排水措施。

路基设计要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与当地的水利建设相配合,同时严防农田排灌水渗入路基。

路基要与路面成为一体,且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应严格掌握路基填挖料的特性,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填挖方案,确保路基的强度和密实度。路基穿越斜坡路段时,应做好防滑措施,如开挖防滑平台等。零填零挖路段应加强处理,确保路基强度,做好排水设施。

高填方路堤、陡坡路堤、填石路堤、桥头路堤、纵(横)向填挖交界、零填零挖路段、高路堑边坡及其他不良地质路段路基,应进行特殊设计,做好排水设施,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对重要路段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

施工上的措施

路基施工应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要求以及设计的要求等执行。对于所经地区多雨多水的工程项目,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设置临时排水设施,以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挖方路堑为土质和强风化岩的路段,施工时必须做好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因此施工中应做到:(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土方工程施工期间应修建临时排水沟;(2)边坡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及时进行边坡防护,以防雨水冲刷和侵蚀;(3)无论挖方还是填方,均应做到各施工层表面不积水,各施工层应有一定的泄水横坡或纵向排水面。

工程经过低洼或水田路段的,应先施工纵横沟或渗沟、盲沟、截水沟,把水排干、清表晾干或换填后再填筑;对于富水路段,路基应采取碎石盲沟、换填透水性材料等措施进行处治,确保路基强度。对软土路段由于全线地质变化较大,局部路段路堤较高,故应根据沉降、稳定观测,结合沉降速率控制,严格控制填筑速率。

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土质进行碾压夯实,一般路基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20m以上高填方路段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3%;并对坡度1∶5以上地基表层进行开挖台阶处理;路基填筑应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压实度和均匀性,对每一段路基均须分层摊铺、分层均匀碾压。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不得小于500mm。

a.半填半挖路段。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半填断面原地面表面翻松或挖成台阶。

严禁直接利用爆破崩塌填筑路基,严禁从高处倒土石方,必须从低处往高处,按施工要求分层碾压。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做到填挖交界处的拼接密实无痕迹,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

陡坡路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在挖方一侧宽度不足一幅行车道时,应将路床深度内的原有土质全部挖除换填,以保证行车道内土基的均匀性。

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半填半挖路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时,则土工合成材料的设置部位、层数和材料规格、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b.所经池(河)塘、水库路段需先排水疏干,清除淤泥至塘底,再填筑透水性材料至原地面线,浸水路堤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

c.高填方及陡坡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填筑,不得缺填;高填方路堤如果材料来源不同,其性能相关较大时,应分层填筑,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当基底为斜坡时,应按规定挖好台阶;地基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对其进行稳定观测;路基压实度应采用大功率振动压路机碾压,以增加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e.桥头(含通道、涵洞)。填料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台背填土顺序应自台前向台后分层碾压,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涵洞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施工机械和汽车。

路基工程交付前必须对路基的强度和变形进行检测,路基必须稳定、密实和均匀,检测结果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管理上的措施

灌缝。无论是沥青路面还是混凝土路面,都存在灌缝问题,目前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缝,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是路面板发生断板和灌缝料损坏。这些裂缝如果不及时灌好,会导致地面水大量渗入路基,影响基层乃至路基强度。因此养护中的灌缝是保证路基长期稳定性的—项重要工作。

排水系统的养护和维修。排水系统的通畅对公路的耐久性有极大的影响。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了消除水害,采取了设置边沟、排水沟、盲沟、截水沟的措施,并结合桥梁涵洞等构造物,建立起整个排水系统,有效地消除了水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防排水设施经常发生堵塞、损坏等问题,导致排水系统失效,造成水害,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为了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必须通过经常性的养护使排水系统保持有效、通畅。

修补。由于路基工程的缺陷程度不同,在施工中的缺陷不会在缺陷责任期内完全暴露出来,局部、零星的路基损坏将会贯穿于工程使用的始终。如果不及时进行修补,这些零星的损坏就会形成病灶,引起大范围的损坏,导致工程提前大修。只有作到随坏随补,才能保证公路的使用耐久性。

结论

路基长期稳定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想通过设计或施工一劳永逸的解决,在技术上是困难的,在经济上也是不适宜的。只有通过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四方面综合考虑,才能经济、合理地解决,使公路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