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节水工程教学缺陷与革新之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是以目前节水灌溉发展前沿及其基本理论为基础,较为全面系统地讲述当前节水灌溉技术的一门课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丰富的实践性。近年来,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在教学上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紧跟科技发展脚步。教学实践证明,学以致用是在准确讲解基本原理的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若不对技术和方法进行实验和实践,仅仅依靠书本上的内容很难使学生理解透彻。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1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教学方面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在实验设计方面也是依据实验室现有条件开出为数不多的演示实验,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或生产需要,学生参与较少。此外,现有的实验场地也未被合理利用,闲置情况较多。
1.2实习教学方面①指导教师年轻化。目前,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年轻化现象,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成为教学主力军。由于这些年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缺乏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的训练,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在指导学生实习和设计时底气不足,学生的实践效果欠佳。②实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实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实习效果差。③实习组织面临困难。由于现有一些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食宿容量有限,因此实习师生只能当天往返,大量时间和经费都花费在实习途中。
1.3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方面
1.3.1课程设计时间欠合理。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课程设计通常是安排在第8学期初,这一时期是学生找工作和考研学生复试的主要时间,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通常为1~2周,而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安排在第7学期,可见,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3.2设计形式单一。由于课程设计时间有限,难以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相应设计,只能从中挑选出某一种应用前景较好且广泛采用的灌溉方法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这就造成课程设计内容单一,知识覆盖面小,而且学生共用一个设计题目,虽然通过修改参数数值进行区别,但整个过程中易出现学生相互抄袭现象[1]。毕业设计经历的时间较长,且很多题目均为旧题,个别学生抄袭上届学生的设计成果,可见,这种毕业设计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1.3.3管理力度不够。在课程设计初期,学生的自发性较差;课程设计结束上交成果时,由于缺乏合理的考核方法,使得一部分学生蒙混过关。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除此之外,因为将毕业实习纳入毕业设计中穿插进行,旨在通过该环节增加学生对设计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毕业实习的效果如何对毕业设计的影响较大。
2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2.1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2.1.1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突出实验教学。由于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课程学时的缩减,要讲授教材上的所有内容是不现实的。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可对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进行修订,以突出该课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将一些课时补充到实验教学中,同时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对主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主要实验的操作。
2.1.2改革课程实验的组织模式。实验教学的组织安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大,将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穿插进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实验设计、样品采集与分析、数据处理及报告撰写等环节均由学生参与或其独立完成。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就一些细节问题考查学生,督促学生提高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教师方面,如有必要,需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一起指导。
2.1.3合理利用实验场地。校内实验场地的建设是使得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课程内容得以具体实施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专业教研室可向学校申请投入资金,购买相关设备,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让他们体会如何拆装仪器设备,如何连接管道及管路附件,如何测量数据等,使学生在理解工作原理和构造的同时,掌握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方法。
2.2实习教学改革针对指导教师年轻化的问题,建设实践教学梯队,老、中、青三代逐渐过渡,青年教师在最初的2~3年经常参加各种实习教学,从中学习进行实践教学的知识。老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快速成长。在各类实习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实习重点,详细讲解重点内容,看完实际工程以后再对照相应的图纸,以加深印象。
实习地点宜精不宜多,可选择一些大型节水灌溉示范区进行实习,还可以结合其他课程的实习综合进行,如:可与农田水利学实习一起进行,目前很多大中型灌区在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安排学生到大中型灌区实习,可使学生将农田水利学及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
2.3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改革针对课程设计时间不合理的问题,修订教学计划,将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设置在同一学期进行,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强化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对实际设计形成一定了解。
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节水灌溉方法。此外,同一种灌溉模式,任意参数的改变可能导致灌溉系统的差别。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制订教学方向,使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或查阅相关资料,自己选题,构思设计题目,然后与教师讨论其可行性,经论证可行后即可进行设计,使其养成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在毕业设计中,继续坚持“一人一题”原则,还可以采取几个学生合作一个设计题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教师本身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前提,也就是说,需要教师投入足够的精力学习和积累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知识,尤其是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同时,学校要尽可能多地为青年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得青年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快速成长,从而保证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质量[2]。设计过程控制管理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设计成果的质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首先,在课程设计之初,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方便讨论问题,每组指定组长;设计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包括出勤检查及设计进度检查,以便及时解答学生在设计中产生的疑问,避免学生形成“等”“靠”的习惯,保证正常设计进度;在课程设计完成上交成果时,要对学生进行考核[3]。从设计成果中随机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询问,考查学生的设计水平。过程考核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更加重要,通过过程考核,不仅能够及时答疑解惑,而且能督促部分学生加快设计进度。在毕业设计环节尽量联系与学生设计题目相关的实习点实习,加深学生对设计内容及步骤的了解。对于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实习结束后要上交实习报告,指导教师考查报告的真实性,询问学生的实习心得。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及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认真分析节水工程技术与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验—实习—设计”3个过程穿插进行,互相促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