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村镇饮水安全工程监管阐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1)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按照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会泽县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产权归属和管护主体。一是以农户“自建、自有、自用、自管”为主的小微型饮水工程,产权个人所有,实行自主管护,在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情况下,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给用水户;二是对于受益农户较多、联户或自然村、跨村或跨乡(镇)的小微型饮水工程,组建了相应的用水合作组织。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的原则,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等事务,并由县级人民政府核发相应的产权证,采用“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的管理模式;三是国家投资的集中供水工程,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建供水公司或委托乡(镇)水务所负责管理,成员由水务部门和受益乡(镇)、村代表组成,并由县级政府部门核发相应的产权证,其产权按投资份额分摊,采用“水管理单位+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管理模式,培育水市场。
(2)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民政部门批准,组建供水协会,明确管理目标责任,定岗定员,提供信息、技术和维修服务等。由协会所管理的供水工程,由于点多面广,对环境影响轻微,按建设费和运行费合理核定水价,水价0.2~0.6元,计量收费,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其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收取水费,解决工程维修费和折旧费问题,工程健康运行;二是管理人员采用竞争机制,强化职责,加强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强化用水户直接参与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3)因地制宜,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实践证明,利益冲突往往是水资源,而不是水工程,在水资源属国家的框架内,因地制宜地采取租赁、承包等各种形式进行管理,明确水量分配,准确划分好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资产,逐步实现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一是国家投资的跨乡(镇)或多村联办的规模较大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所有权属国家所有,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建供水管理公司行使管理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期缴纳水资源费;二是对以国家补助资金、群众自筹和社会资金等共同投资建设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按照投资比例确定股份,组建供水管理公司管理,按照股份进行分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按期缴纳水资源费;三是对群众自筹兴建的安全饮水工程,所有权由受益村集体和个人所有,供水管理可采取租赁、承包或由用水户自行管理,适量缴纳水资源费。
(4)强化绩效、加强管理、落实保障一是强化绩效。采用企业管理模式,构建有效的法人管理结构,做到自主经营,自律约束,自负盈亏,自谋发展;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和岗位聘用制,按岗聘人,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明确职责,以岗定薪,合理拉开各类人员收入差距;三是落实社会保障体制。为使职工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使职工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2.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1)水质检测体系一是建立水质检验制度。对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和监测,成为供水管理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台帐。以集中式供水工程为依托,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卫生部门等多部门合作,分区设立监测点,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对供水工程水源的取水口、供水单位出水口、水质易受污染的地点,以及管网末梢等的供水时常进行监测。对于分散式供水工程,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二是重点选择在会泽县境内,地下水中含有铁、锰、氟化物和含盐量等超标的水质区,针对性地重点监测,检验合格后才能饮用,以防止水质型地方病发生;三是水质检验记录应真实、完整,保存良好。对于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建立水质检测资料的月报、年报、污染应急报告等制度,水质检验资料及时报送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
(2)饮用水源保护按照国务院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三条红线”,对水量、水质、污染进行饮用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是保证水源相对稳定,水质安全,可持续发展利用。一是用水量采用云南省地方用水定额进行管理,用水定额为农村55L/d•人,城镇120L/d•人。水源地供水量注重“以供定需、以需定供”的矛盾与统一,强化水源点开发控制;二是加强水源地水质的管理和保护工作,限制污染。研究保护和提高水质的办法,及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定期为用水户提供技术服务。针对不同的水源地,确定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设置卫生防护地带,严禁企业在保护范围内设置排污口;三是加强对水源工程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观测、维修、养护,并建档登记;四是加强水源点植被保护和群众意识。在保护范围内种植水源林,涵蓄水源,加大水资源蓄积量,对水源点周围群众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学习。
(3)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建立了城乡安全饮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会泽县在相关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决策部门的倡导下,做好成本、效益核算,以会泽县水务局为主管单位,成立城乡供水总厂,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扩大水资源利用空间,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县城供水和工业供水为纽带,2010年,会泽县把县水务系统的21个乡(镇)自来水厂、一家渔业开发公司、一个水轮泵站合并组建了会泽县城乡供水总厂。总厂为独立企业法人,21个乡(镇)水厂和小乌龙水轮泵站为总厂的经营网点,建立了城乡安全饮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了政府、市场、用户统一、高效的联动机制,从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切实做到了规划、责任、措施、监管四到位,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经营规模化、供水管理企业化、供水服务专业化”的新路子,真正实现“以水养水”。
(4)建立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优质服务会泽县是云南省国家重点扶持的73个贫困县之一,最高海拔4017.3m,最低海拔695m,集深山区、石漠化区、冷晾地区、干热河谷地区于一体,地理条件差异大,导致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多、面广。用水户直接管理的小水窖和小水池等微型工程,专业化管理程度低,卫生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水务所随时向供水单位和用水户提供技术服务,建立和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由民政部门批准的用水户协会,办公室设在各乡(镇)水务所,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总结、推广管理经验和技术指导。
3.加强管理技能培训,强化责任
(1)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涉及面广,工程规模差异较大,型式多样,且大多数分布在深山、边远地区,决定了工程所在地经济、文化、信息落后,对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护了解甚少。当地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针对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当地政府部门出钱,行业主管部门出技术,举行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工程的建设、维修、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加强管理人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总结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好技术总结和新技术推广工作,改进管理方法与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2)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洁和卫生教育工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洁和卫生教育工作,增加农户的环境卫生和健康意识。针对不同的工程地点,不同的工程类型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来改善农村的饮水卫生状况,改变会泽县农村居住环境普遍较差,人畜相互生存的基本现实。首先修建畜厩,垃圾池、沼气池,以避免各种性畜到处乱跑,各种垃圾到处乱堆乱放,污染农村居住环境;其次整修乡村道路,排水沟,避勉农村污水到处乱排、乱放。另外,广大农村家庭的房前屋后提倡植树种草养花等,以此来不断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卫生。
(3)建立工程回访制度和工程质量追究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工程回访制度和工程质量追究制度作为项目建设的保障。工程回访制度是总结项目得失,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技术储备与改进;工程质量追究制度是增强责任心,落实“建好一件,管好一件”的原则,提高群众满意率。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强化用水户直接参与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日常管理。
(4)设置专业维修队伍,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在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管理机构中剥离出来,组建专门的内部专业维修队伍。维修队伍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力量和设备,及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检查、观测、养护、维修,达到专养、勤养、提高养护水平、消除工程隐患、弥补工程缺陷、降低运行成本、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综合效益的目的。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内部定额合同管理的机制,大力开展综合经营和扩展业务范围,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4.结语
会泽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建立水资源管理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质水量的管理和保护,有效地促进会泽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明晰产权,培育水市场,加强供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作者:母庆祝单位:云南省会泽县五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