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研究范文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摘要:中国地势东低西高,分布形状为阶梯状,山区辽阔。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着宏伟的高原、连绵的山脉、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以及周围被低洼盆地围绕的山脉,这些不同的地形形态以山脉为骨架。我国高山河流众多,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矿产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矿产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如今,意味着矿产企业需要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工作,但是在采矿过程可能导致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将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据统计,08年至18年的10年间,因矿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亿元,遇难人数达数万人。比如,采矿导致道路的破坏和岩石和土壤块的变形,采矿地域的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的严重变化,在不断的危害着矿产行业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性,破坏矿工矿业地区的资源和环境,不断影响着矿业生产。矿山自然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部分,因为矿产行业的发展,人们不断的开采矿源,这直接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中国是一个矿产大国,然而现如今中国的矿业开采技术比较落后,人工矿业无法控制规模,过度挖掘使山体难以承受,也导致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增加。

1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

1.1泥石流

在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中,泥石流这类地质灾害是最普遍最有影响力的。除了暴风雨以外,与泥石流相关的成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开采矿石。伴随着矿产的不断开采,泥石流的频度也增加。在开采的过程中,矿山的原环境以及生态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被破坏程度与开采程度成正比,当矿山在不断开采的过程中,矿山周遭的绿植被破坏,绿植就会出现退化现象。当绿色的植被范围缩小的时候,矿山上的岩石和矿山山体表面将直接暴露在地面上[1]。这时,处于无保护的状态下的矿山,容易积累大量松软的土壤、土堆,一旦下暴雨,雨水就会冲积松软的泥土,土堆等,而冲散的泥沙会混杂在地表径流里,沿着山体的斜面滑行,从而形成泥石流。

1.2塌方

在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中,塌方是较为常见的,当矿山结构面呈现陡坡时,矿山本身的土块、岩石、土体在重力的影响下,发生下降运动,且这种运动速度快,在进行滚落运动时,崩塌体(即土块、岩石、土体)脱落[2]。引发塌方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例如地震、强降雨等,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开采矿山的时候,有些施工者为了提高矿山的开采能力,不断扩大着开采范围,一直进行着破坏矿山体平衡的活动。在山体不断经历着被开采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塌方。

1.3滑坡

在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中,滑坡也是地质灾害的一种。如果地表斜坡、矿山斜面积蓄了大量的土壤和岩石,这些沉积物会受到河川侵蚀、地下水运动、雨水浸入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会产生重力,沿着矿山滑坡较缓的部分滑动,固体堆积物沿着斜面散乱,不轻易出现整体滑动现象。

1.4冒顶

在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中,冒顶也是地质灾害的一种。冒顶这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是因为在矿石不断开采的过程之中,由于原平衡矿压人为破坏而引起的矿山岩层上部的自然塌陷。造成冒顶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矿压活动[3]。在矿石不断开采的过程之中,因为矿压平衡状态失衡,矿压会发生改变,矿顶也会发生变形的情况,最终导致离层这种现象的出现。此时,由于顶板压力的增大和岩石的连续变形,顶板将被破坏或坍塌。在冒顶这种地质灾害发生以前,没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征兆,所以很难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由于冒顶事故频发,已成为矿山开采的主要威胁。

2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1主要的防止、控制措施

国家和相关管区根据改进和管理系统的严格要求、斜面参数数据的合理设计、专业发掘调查和需要进行特殊地质调查。对于一些重大灾害,特别要进行保护工作,而且经常发生矿业事故的地区应尽量避免开采。开采前应耐心等待勘探结果和山体稳定性的恢复。应用科学技术设置一系列勘探点,并根据勘探结果总结勘探情况,汇总报告书编写,地质学专家可以讨论和分析,以确保地质状况,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4]。

2.2一般控制措施

当矿山开采进行后,规划统一矿区,并设置防护围栏,防止开采灾害的发生。在崩塌、泥石流等地方,清除残余物,避免水土流失,污染河流,污染大气,造成山坡不平衡、落石和山边飞石。根据这种现象,可以在另一边的道路上设置路标,方便行人通行,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2.3其他防止对策

在中国部分矿山是无人看管的状态,还有些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和隧道挖掘项目。在矿石开采期间,有关部门应及时联系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联系,从而避免因地表遭到破坏而发生的地质灾害,并且需要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不得随意逾界,不得随意进入矿山开采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水资源损失情况,将植树造林转移到农田,以恢复未来矿山的稳定性。

2.4完善相关体制和技术手段

在采矿确定之前,首先需要对矿山进行全方面的勘探,包括矿井的含矿量、周围的气候条件、环境变化、矿井的地热状况以及确保矿工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基于这些环境和气候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战略和恢复措施。严格的采前评价,是确保采矿的最为基本安全措施,开采后积极保护,矿山地质条件和土地复垦,纳入矿山矿石评价体系,依法实施[5]。采用先进的五里雾测量手段和地球化学手段,在采矿过程中,通过动态观测和实时测量,一旦矿工或矿井出现异常现象,将立即开矿或寻求补救措施。测量人员应当选派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人员,提高技术水平,提高采矿人员素质,提高地质灾害意识,提高警惕性和危机性。

3结语

本文围绕矿山地质的常见灾害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这些地质灾害的成因大多都跟过度开采有关,所以在防治措施上首先要针对人为因素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人工过度开采,这样便可以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赵蔓.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6):160-161.

[2]何云峰.甘肃西成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8(17):142+144.

[3]郑涛.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8(17):197+200.

[4]郑斌.关于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15):198+200.

[5]王翰强.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技术研究与防治措施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11):209-210.

作者:陈晓敏 单位:广东中恒安检测评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