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探讨了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特征;防治措施
当今时代,人类的活动已经深入到自然地质中,有些已经打破了地质环境的平衡,致使地质灾害问题愈发突出,对企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矿井应在保证足够安全的前提下开采煤炭资源。伴随着煤矿开采作业量的增加,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率也随之提高,安全生产作为煤矿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煤矿企业需要明确了解煤矿开采地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前防治,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分析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1.1矿井突水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常有矿井突水的事故发生,其是因为地下水的整体结构平衡被破坏,导致地下水结构失衡结构稳定性受影响,最终发生矿井突水。矿井突水必将对正常的采矿作业造成影响。涌水量大、水势猛是矿井突水的主要表现特征,其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也较大。当前,矿井突水已经成为了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1.2自然发火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的自然发火成为了阻碍开采作业的一大地质灾害。通常情况下,煤矿在发生自然发火前会表现出煤、岩、空气和水的温度超过正常值,巷道中有煤油、汽油、松节油和焦油等气味的特征。另外,煤矿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性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当状态受到挤压至一定厚度时,便有可能发生自然发火;第二,连续的通风与供氧,氧气是煤自燃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含有氧气的风连续的吹向煤才能维持煤自燃的过程;第三,持续的氧化与放热,煤自燃的发生需要煤持续的氧化与放热。
1.3瓦斯突出
在对一座煤矿进行开采前,煤矿地质中蕴含的瓦斯始终处于游离状态吸附在煤炭的表面或是游离在煤层间的缝隙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煤炭开采作业后,开采区域与周围区域的地应力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煤层中的瓦斯封闭系统平衡力受到影响,发生破坏,瓦斯相对稳定的状态也会被改变,原本处于煤层缝隙或吸附在煤炭上的瓦斯将会被释放,后可因自然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爆炸或是人员中毒。
1.4顶板压力
随着煤矿开采作业的不断深入,地层中原始的应力平衡被打破,导致开采区域岩层产生裂缝、发生破碎或变形,进而在顶板上方形成出一个具有暂时性的平衡岩石松动圈。当工作面回采时,需要移动支架,此时岩石松动圈的范围也将随之变大,致使支架受力进一步增加,直到采空区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岩石松动圈会瞬间发生垮塌,最终产生冒顶事故。
2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2.1探明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各种地质灾害产生的基本条件,人类对煤矿的开采活动,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速度加快且破坏力更强。对此,应在煤矿开采前明确了解矿区内新构造的特点、活动程度、性质,找出不稳定的复活断裂或是活动构造,明确了解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及发生规律,对矿区的开采作业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对开采矿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按地质灾害等级划分潜在地质灾害的区域并对该区域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2.2完善煤矿通风
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无论是国家、集体、个人的煤矿都应该严格遵循《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对煤矿实施上行通风、分区通风、机械通风并建立严格的瓦斯浓度检查制度,禁止开采作业人员在井下吸烟或是其他使用明火的行为,对于瓦斯矿井应该采取矿用防爆型、安全型或是安全火花型电子设备并在放炮开采前后检测瓦斯浓度,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2.3强化教育、提高认识
要想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最大程度地降低降级损失与人员的伤亡,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强地质灾害的防范宣传,如:对常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发生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于地质灾害的认知度与防灾意识。煤矿开采人员自身思想水平的提高,利于其规范开采作业,在开采中对相关的规章制度予以严格遵守,最大程度地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结束语煤炭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助推力。
近年来,煤炭资源的大力开采,使得煤矿企业也得到了发展。随着煤矿的开采生产,对地质结构的影响与破坏也逐渐提升,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地质灾害。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与煤矿开采活动紧密结合,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灾害防治措施,避免矿井遭受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占礼.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8).
[2]陈飞翔.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
[3]董静宇.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7(11).
[4]田成东,王传兵.煤矿地质灾害特点与防治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5).
作者:安然 单位: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