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子信息工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析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信息工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子信息工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摘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当今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文章从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顶层设计出发,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益做法,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提出了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养结果”五过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力图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理论和实践严重脱钩的弊端,学生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走向工作岗位后“学不能致用”的现象十分突出,学到的知识根本无法应对实际工作。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地区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从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顶层设计出发,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益做法,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提出了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五过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力图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实践参考。

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体系设计

(一)实行“学院+公司”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

实行校企二元结构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学院和集团公司在董事会领导下实行院委会和公司管理一体化,学校董事会实施决策权,企业与学校依据市场运作模式实现教育、生产和管理的协作统一,使得校企二元结构管理运行的紧密结合。

(二)建立“专业+产业+企业”人才培养机制

依托企业,借助企业人力、物力和智力,把它作为学院对接产业、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一个终端。根据创新培养模式,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教学平台,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为教学做合一的情景教学工学结合的真实项目实施,师生在校内工学一体化基地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对接产业,产学结合的平台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建立专业实训基地的体系架构

与公司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实现产学对接,形成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有利局面。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市场化的运作分为实训基地建设的专家咨询调研、公司注册运作、基于产学对接工学结合的生产、产品检验市场运作等四个部分。

1.专家咨询调研

在珠三角、湖南省地域,尤其是长株潭、星沙经济开发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定期召开行业、企业和学校专家会议,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支柱产业政策,确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产业+企业+专业”运行模式的实施方案。

2.公司注册运作

选择设备设施先进的公司进行工商注册,实施市场化运作。选定核心产品,建立生产性的工作室、情境教室、实行课余开放制度,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自主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培训和场地、设备、设施支持。

3.产品市场运作

注重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完成企业与消费者信息的互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手段,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突出抓好“线上线下”多维度立体品牌策划、推广、营销等工作。

三、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

面对应用型高校这一新的教育类型,如何破解“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难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等教育目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中心,作为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学要达到何种目标。

2.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3.建立合理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行业等需要的课程体系。

4.如何组织实施教学。

5.怎样评价培养的学生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五过程教学模式,即“确定培养目标———建立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养结果”,指导专业实行规范化的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图1所示。

(一)确定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电子信息产业,适应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掌握电子信息产品安装、调试、检测、维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可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装配、推广、管理、维护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类企业/单位,从事电子类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维修保养等岗位。

(二)建立教学体系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行业特点,以及该行业、企业发展所需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在培养方案的核心地位,按照目标岗位的需要选择知识,以职业技能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构建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贯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想,准确把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指:第一阶段:第一、二学期完成专业基础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第二阶段:第三、四学期完成专业平台和核心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三阶段:第五学期进行专业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第四阶段:第六学期进行职业素质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实施培养方案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比重大幅增加,实践教学呈现多样化特点。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迫切需要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创新以下机制制度:

1.创建《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负责学生各项实习的全面管理,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落实实习任务、实习指导教师,做好安全管理等工作。

2.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率。

3.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运行管理、考核鉴定管理等;明确校企共管的责任、义务。

(五)评价培养结果

近三年来,湖南信息学院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施五过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其培养的人才质量要让社会、企业、行业及相关用人单位检验与评价。为此,我们对培养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普遍认为,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学方法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五过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应当循序渐进,保证质量、实事求是,湖南信息学院已经在电子信息类其他专业大力推行五过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带动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卫莉.基于校企合作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研究,2012,35(6):35-38.

[2]顿新兴,陈红丽,王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5):3-5.

[3]邵雪航,宋龙宾.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4):158.

[4]张云,缪春梅,蔡妍.浅议依托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J].教育界,2016(9):122.

[5]杜松江,李永全.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2):85-87.

作者:杨岸 张群慧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