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范文

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低山丘陵区三维地震勘探的全过程,证明只要方法技术选择合适,可在煤田勘探的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三维地震勘探;应用

云顶煤业位于新安向斜的北翼,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宽缓向斜构造。向斜轴向近东西,贯穿整个矿区。南翼煤层倾角为6°~12°,北翼煤层倾角比较平缓,大约6°~8°左右。下山采区由于受边界F58断层影响,地表起伏落差较大,地面三维勘探施工条件恶劣,为确保勘探精度,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

1采集方法确定

1.1采集参数

通过对勘探区表土层、基岩地震地质情况的分析及实地踏勘,制订了试验方案。在野外施工中分别进行了4m至12m的井深对比试验,药量2kg。经过分析,7m以深记录上目的层反射波均较清晰,资料信噪比高,面波干扰稍弱,能够满足勘探区施工要求。通过对药量试验分析发现,当药量大于1.5kg时,药量的变化对所获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分析,本区采用1.5kg~2kg药量激发。

1.2观测系统

参数综合考虑勘探区的地质任务、地形地貌、目的层的赋存深度、构造情况,采用8线8炮观测系统,线距40m,道距20m,横向炮距20m,纵向炮局80m,中间点激发。

2资料处理技术措施

本区地形高差较大,最大高程+623m,最小高程+327m,最大高差296m,地形复杂,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对数据的接收造成十分不利影响。本区数据处理重点是做好校正工作,剔除错误数据,提高地震基础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保持地震信号的相对振幅和反映地层界面特性的动力学特征符合要求,以方便研究煤厚及岩性变化。加快勘探速度,便于地震资料的正确解释,并提高质量及时深转换的精度。

3资料解释

3.1层位的确定

本区三维地震勘探所追踪的目的层反射波为二1煤形成的反射波T2波。T2波常与上下的煤层顶底板反射波混为一体组成的复合反射波,其能量强,波形稳定,连续性好,特征明显,全区较容易连续对比追踪。

3.2断层的解释

本次构造解释包括褶曲和断层及陷落柱等方面的内容,着重是褶曲和断层。断点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环节,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三维偏移数据体。断点解释经过了由粗到细、反复对比的过程,解释进程中充分利用工作站解释系统的放大、多窗动态显示功能对断点进行解释。

3.3属性的应用

地震属性包括层面属性、层间属性及地震体属性等,地震属性(seismicattribute)指的是那些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得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或统计学特征。其中没有任何其他类型数据的介入。本次主要通过方差体切片指导勘探区断层的解释。

4结论

勘探区地表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条件复杂,通过采用多种成孔工具,提高野外采集资料,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结合多种解释手段,取得了很好的地震地质效果,查明了勘探区内煤层赋存形态和区内构造发育情况。

参考文献:

[1]孙建孟,王永刚.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应用[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439-446.

[2]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82-88.

[3]惠俊刚.戈壁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的应用实践[J].物探与化探,2008,32(3):279-282.

[4]吴有信.西部煤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与效果[J].物探与化探,2005,29(5):404-407.

作者:王超 单位: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