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以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当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提出革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建立激励制度和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并进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由于煤炭市场持续呈现结构性过剩的态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开始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这对高校培养优秀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始建于1984年的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采矿工程专业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煤矿企业反馈得知,大多数采矿毕业生缺少创新能力,仅是继承型、模仿型人才[1],因此,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1.采矿工程专业存在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沿革,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自主性较差目前,高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制度上又不敢完全放开,担心学生自我管理出现问题。采矿工程专业属艰苦类行业,部分学生带有专业情绪,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因此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自主性较差[2]。(2)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只是简单的接触书本的理论,没有给学生提供理解与应用的空间。与基础课相比,专业课设置比较专而且比例也较大,就采矿工程专业而言,大多是针对专业岗位和专业操作上的知识,缺少创新方法的引导与应用。(3)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目前,高校招聘专任教师的来源依然是应届毕业生,这就导致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几乎是刚从高校走出来就直接走上了讲台,仅仅具备专业的基本理论素养,缺乏行业相关经验和技能,关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经验不足。(4)教学方法较落后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仍以课堂传授为主,主要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学生只是机械的听与看,基本不用动脑,这就使学生养成了不愿思考、懒于思考的习惯,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为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3],提出如下具体对策:
(1)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在教师方面,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可将课程分成若干课题,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自主讨论式学习,整个过程“难点老师主导,重点双方互动,一般点学生自主,方向点老师引导”。在学生方面,需要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一方面,增设学科前沿讲座课程,向学生传授本采矿行业最新发展的技术,树立学生对采矿行业的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授课、专题PK、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4]。
(2)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创新教育主渠道采矿工程专业属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深化实践教学系统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①多层次实验项目。按照“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设立三层次的实验项目:与理论课程对应的演示验证型实验,给定条件的综合设计型实验,引入科研成果的创新前沿实验。增加了应用性的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②多元化实习方式。采矿工程专业共设置三次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次实习采用多元化安排。认识实习安排在校内的煤矿实景培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实验室,生产实习由学校联系多个实习单位,学生分组分批自主实习,实行校内与现场的“双导师”制,毕业实习安排在学生就业单位,学生自主实习。由此变传统的“指导教师全程负责”方式为“学生自主实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方式,增强学生的交流和适应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③多形式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考核,是最容易实施创新教育的环节。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毕业设计增加专题部分内容,学生可选择三种形式:一是“大设计,小专题”,以一般的新井设计为主,“小论文”的格式做小专题。二是“小设计,大专题”,主要针对已签就业合同的学生,结合就业单位的要求,做“研究论文式”的大专题,并简化一般部分的新井设计内容。三是“全专题”,主要针对已考研的学生,结合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做“学位论文式”的全专题[5]。
(3)建立激励制度,提供师生创新的稳定平台目前,各高校虽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像是被动完成任务,其原因很多,没有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就是一方面。在奖学金评价体系中增设创新学分,激励学生创新;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和实践[6]。
(4)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营造万众创新的学术氛围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探索[7]。采矿工程专业将导师制引入到大三、大四两年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让其提前进入课题组,参加科研。导师的科研课题可以作为学生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挑战杯等各级科技竞赛活动的科研题目;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矿山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师生互相合作,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
3.效果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近年来,大学生共获得5项国家级“挑战杯”奖励、100多项省级“兴晋挑战杯”奖励,发表了21篇科技论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91项,申报成功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8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项。
参考文献:
[1]常聚才.加强实践教学,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125-126.
[2]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3]徐学锋.21世纪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研究[J],煤炭技术,2007,26(1):1-3.
[4]王磊.论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0):70-72.
[5]张东升,屠世浩,万志军等.高等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1,(11):137-143.
[6]樊泽恒,陈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0,(01):79-81.
[7]范迅,常维亚,吕建明等.以创新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5,(08):26-28.
作者:滑怀田;姜有;蔡永乐 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矿业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