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研究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范文

研究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研究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研究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一、现有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采煤工艺与设备的不断更新,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煤炭及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掌握通风安全、机电、掘进、运输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然而,旧有的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单一,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机电技术、环境工程和经济管理等的结合不够。课堂教学内容落后,知识面较窄,没有反映当前科学技术成果的新进展,缺乏同步性,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2.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采矿专业实践性很强,需要很快地适应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所以在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对本专业显得尤为重要,而原有培养体系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验课时不足实验室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基础平台,不仅巩固和延伸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但是,矿大(北京)的采矿工程专业原培养方案中,实验课时量仅占总课堂教学的10%,其中演示类和操作类的比例约为4:6,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比较薄弱。实践方式与工程应用脱节原有实践教学方式单一,仅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环节,不能全面了解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不紧密,与工程应用脱节,无法满足实践性、目标型人才的培养,以至于很多毕业生就业后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现场工作。实习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很多煤矿单位考虑人身安全和煤炭生产的因素,未能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课外实习,导致实习限于井下参观、企业介绍、图纸讲解等象征性的形式,下井次数少,鲜有跟班劳动,无法保证实习质量。

3.毕业设计有待优化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然而,由于该专业本身的特点和人为的因素,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如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包括设计和专题两个部分,设计部分是按实习矿井的地质条件,完成该矿井的初步设计,包括矿井基本经济指标和配套图纸;专题部分是针对生产实际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毕业设计任务重、工作量大、内容重复,部分学生照搬他人的模式,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力的发挥;加之学生对毕业设计思想上不重视、指导老师水平与精力有限,严重影响了设计质量。

二、新形势下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当前煤炭工业的发展新形势,要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大纲,密切结合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大幅消减陈旧的教学内容,精选教学计划中主干课程的教材。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使任课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制定采矿与计算机、采矿与机电或采矿与环境等交叉学科培养方案,拓宽采矿工程专业知识面。优化教学管理,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平时训练,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2.建设实践基地,参与创新计划

校内做到积极开放实验室,加快多功能型实验室的建设,改善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及时更新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度,增加实验教学课时量等。校外要建立良好的校企、校校合作关系,开设第二课堂,建设稳固的实践基地。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各种学科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加强与国际名校的合作交流,同国际院校联合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打造面向国际化的一流采矿人才。

3.加强基地建设,重视过程管理

与煤矿企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工程实践教学。利用闲置矿用装备建立模拟工作面进行模拟训练,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教学。同时,根据各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安排矿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跟班实习,和带队老师一起协作。学生亦可分成小组到不同的科室轮班上岗,了解矿上的工作制度,确保实习质量。

4.丰富毕业设计内容,优化教学方案

针对目前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适时改进毕业设计题目、丰富设计内容。强化中间过程的管理,提供完善的硬件设备,实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设计进度、出现的问题等。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提前1~2学年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深入煤矿生产实践,为毕业设计提前进行实践方面的准备工作。答辩时严格落实考核机制,实施设计成果奖惩制度,严格控制通过率。

三、结语

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煤炭产业进步的新形势下,需要大胆改革落后人才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精英人才培养体系,以先进的理念培养出高端实用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能源安全供给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赵光普张勇单位: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