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1+X证书高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范文

论1+X证书高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1+X证书高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论1+X证书高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1+x证书制度是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抓手、培养学生就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融通与衔接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仍存在学生专业岗位认知不足、专业综合能力不足、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双师型”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对此,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准确定位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改革、增加“双师型”教师的知识储备等多种措施,达到了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1+X”证书;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

“1+X”证书制度是以增强就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与衔接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1]“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是指某一行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真实反映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水平与综合能力的凭证,体现了行业内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2]总之,“1+X”证书制度就是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对专业理论知识及职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选择参加一项或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考试。[3]“1+X”证书制度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深度融合现有的教育制度和就业政策,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一)有利于创新职教新模式,形成多元办学格局

在“1+X”证书制度视角下,“1”和“X”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对“人”和“才”的成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学历教育以育人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素养知识的培养,使学生能适应本专业领域职业能力需求,又能成为可持续性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社会拓展个体就业本领与促进生涯发展的载体,强调实践操作能力,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职业就业机会和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因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既能拓展学生就业本领与促进生涯发展,又能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形成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

(二)有利于完善职教新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机制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促进职业院校在坚持学历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能力培训。[4]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专业主动对接职业岗位、课程主动对接技术进步的过程,可以使产教更加融合、校企更加紧密、工学更加贴近、知行更加契合。通过完善人才评价模式,“1+X”证书制度实现了教考分离,有利于对人才进行客观评价,更有利于科学评价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了课程新体系建设,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产教融合更加深入,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新规格,加快对接岗位标准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应及时对接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加大课程改革力度。“1+X”证书制度重视人才培养技能质量,通过在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培训内容相结合,对接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统筹课程考试与技能考核评价,最终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对接岗位的能力。[5]以专业为载体的岗位适合初入职者,而以职业能力为载体的岗位适合已入职多年、有明确工作方向者。这样有利于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及时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促使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满足岗位对接和就业市场新需求。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岗位竞争能力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未来的职业岗位方向,同时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生动力,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技能,拓宽未来的职业生涯。“1+X”证书制度的实施推动了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将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切合实习实训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今后就业的竞争力。

二、高职药学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1+X”证书制度的实施,目前的高职药学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认知不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实践教学评价相对薄弱、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6]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理论课的内容密切相关,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学方式主要是由教师先行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和实验教材上具体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很难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少会主动了解和参与岗位工作,部分学生甚至在实习期间应聘其他工作,完全不重视专业岗位实习。

(二)专业综合能力不足

高职药学专业主要以培养生产、流通、检验、服务等药学基层岗位所需的高级技能型药学人才为目标,同时面向药品生产领域一线生产技术型、药品流通领域市场营销型、药品检验机构技术型和基层医疗单位药学服务型等岗位群,这些岗位群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学历教育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不同岗位方向的专业技能。[7]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专科层次药学专业仍沿袭着本科“大药学”的传统教育思路,学生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面临“学而无用”“用而未学”的尴尬局面。[8]对药厂、药房等企业相关药学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分析显示,传统的药学专业已无法全面涵盖药品的生产、流通及临床应用、治疗保证等各个环节。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进入药店、药厂、医院药房等实习单位实习,会产生知识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例如,在临床药房实习过程中能否分析医师用药方案合理性,可以充分反映出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仍沿用“化学—药学”培养模式,导致培养的学生“懂药不懂医”,高职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偏重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化学相关课程教学,轻视了相关的医学课程的教学。[8]当前对接岗位的综合课程少,每门课程实验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融合。例如,药理学和药学治疗学基础等开设了相同的实验实训项目,重复开设实验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课程实验环节脱离了药学专业实际的岗位工作任务,未能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课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较薄弱,职业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四)“双师型”教师占比较低

目前高职药学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多数教师刚毕业即进入学校工作,缺少医药行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与行业能力要求相匹配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尽管一些学校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到药企、医院进行培训实践,但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难以真正投入参与其中,大多流于形式。学校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时常有“见名不见人”的现象,这些都制约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准确定位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制订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期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此,笔者在药品生产、流通与销售企业中进行充分的调研,然后将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定位于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品检验及药品调剂等行业的药学岗位。同时,深入调研了人才市场有关药学专业岗位需求,进一步拓展适合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出学生在学制内应掌握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流通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后才能较快地胜任制药企业、医药公司、社会药房、基层医院药房等单位的药学工作岗位,使学生能轻松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学服务等工作,也能够在药品检验监督部门从事药品检验监督管理工作,还可以在药物研究机构、医药院校从事医药教学、科研助理等工作,达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的目标。基于此,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以能力本位为目标,以行业发展为方向,主动对接行业岗位技能新要求、新技术、新规范,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和素养为标准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实现了实践操作能力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有机融合,突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药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X”证书制度是当前形势下深化职教改革,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形成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7]通过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汲取国外先进药学专业办学特色、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经验,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的目的。通过建立创新多元化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医药公司、社会药房及基层医院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药学人才。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药品生产、销售、检验,药事服务等不同职业岗位群。为适应不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遵循“必需、够用、实用”原则,构建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如药品生产专业模块、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模块、药品检验技术专业模块、医院药学服务专业模块等。[9]学生可依据本人就业意向选择相应模块学习、实践实训,依据自身情况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资格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上岗证、药品检验员资格证、中药调剂员资格证、药剂员、营养师职业资格证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安排特定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

高职药学教育应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适当降低理论课程比例,增加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将执业药师和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内容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药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针对性及适应性,提升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基于药学专业不同岗位职业技能特点,组织校内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校外药企专家共同编写新的实验实训教材,对教材中实验(实训)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删除部分重复、陈旧的实验(实训)项目,增加专业技能与综合技能的实验(实训)项目,并融入药学专业技能竞赛、执业药师及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内容,突出技术技能训练,着重药学岗位技能的适应性培养,以更好地满足高职药学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层次化、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单项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依次递进,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交替进行。教学活动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例如,以开放式、预约式的实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进行“理实一体化”的多媒体互动教学,进行融合专业技能抽查、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教学,将实验教学与岗位见习结合进行教学等,以达到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目的。

(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知识储备

要培养技能过硬的学生,首先需要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一,学校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到企业兼职,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人才培养需求。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广州、西安、杭州等地区的先进制药企业、医院学习实践,提升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与培训,熟悉药学岗位发展进程,不断更新自身的药学知识储备。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X”相关证书的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培训教学能力,将胜任具有含金量的“X”证书培训的教师作为“双师”评判的重要标准。第二,进一步深入课、证、赛相融通,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操作能力,使学生可以考取与药学专业相适应的技能证书,也可参加药学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获取一定奖项。[10]建立校企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加强与制药企业、医院的沟通,联合举办药学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行业和职业技能大赛,同时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水平,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第三,定期在学校组织药学专业知识学习,邀请知名企业专家针对新型药物等有关药学知识进行讲解,确保专业教师临床药学知识的更新,同时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到最新的药学动态。专业教师要主动学习新知识,积极进入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掌握药学专业的新知识、新标准、新技能,提升专业执教能力,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指导实践教学。学校可以聘请企业、行业的技术骨干来学校任职、帮扶,点对点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能力指导。

四、结语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准确定位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药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增加“双师型”教师的知识储备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以此推进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改革,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复合型技术技能药学人才成长渠道。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应树立“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理念,围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培养重点,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出学校、行业及社会三方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李昶 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