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医药痛风治疗研究阐述范文

中医药痛风治疗研究阐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医药痛风治疗研究阐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医药痛风治疗研究阐述

1辨证治疗

1.1分型《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痛风分为4型治疗,湿热蕴结-四妙散、瘀热阻滞-凉血四物汤、痰浊阻滞-六安煎、肝肾阴虚-杞菊地黄汤。各医家辨证分型各有不同,但大多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同。谭宝生将痛风分为4型:湿热蕴结-白虎桂枝汤加二妙散加减;瘀热阻滞-桃红饮加味;痰浊阻滞-苡仁汤加减;肝肾亏虚-独活寄生汤加减。

1.2分期临床治疗根据西医痛风不同分期辨证治疗。杨善宁认为急性期属风湿热痹,宜清利湿热通络止痛,当归拈痛汤化裁;慢性间歇期属痰瘀痹阻,宜化痰祛瘀,兼清利湿热,痛风方(苍术、黄柏、制南星、桂枝、防己、威灵仙、桃仁、红花、龙胆草、羌活、白芷、川芎、神曲、牛膝)加减;久病属肝肾亏虚,宜补益肝肾,化瘀泄浊,独活寄生汤合自拟肾康丸(黄芪、大黄、水蛭、僵蚕)加减。周乃玉认为急性发作期乃湿热浊毒,瘀滞血脉,闭阻关节,宜清热解毒,泄浊化瘀,通利关节,五味消毒饮合大黄蛰虫丸加减;慢性痛风关节炎期为痰湿浊毒,滞于经脉,附于骨节,宜通络化瘀,祛湿泄浊,仙方活命饮合二妙丸加减;缓解稳定期宜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薏苡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范琴书认为急性期系寒湿久蕴不化,郁久化热,湿浊瘀血闭阻经脉,流注关节,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间歇期以脾虚湿困为主,三仁汤合升阳益胃汤加减;慢性关节炎期多为脾肾亏虚,瘀血、湿浊闭阻经络,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活血散寒之品加减;痛风性肾病期为痛风迁延日久,久病入肾,病属晚期,辨证宜分阴阳,阴虚者宜归芍地黄汤合参苓白术散,气虚者用保元汤加减,气阴两虚者用黄芪地黄汤加减。

1.3专方陈月自拟痛风汤:黄柏、萆薢、木瓜、薏苡仁各15g,苍术、地龙各10g,忍冬藤、土茯苓各20g加减,局部红肿明显加石膏、知母、黄芩;关节疼痛明显加延胡索、姜黄、三七;僵硬、屈伸不利加伸筋草、赤芍、生地、丹皮;效果显著,尿酸水平明显下降。王明秋自拟痛风饮(黄柏、苍术、生薏苡仁、土茯苓、革薜、泽兰、当归、桃仁、红花、牛膝。关节痛剧者加全蝎、蜈蚣;关节肿甚加白芥子、僵蚕;关节变形加炮山甲、威灵仙;发热加石膏、知母),有效率为93.75%。徐福山自拟宣痹止痛汤(土茯苓15g,车前子15g,薏苡仁30g,丹参20g,独活15g,白术12g,枣皮18g,威灵仙15g,细辛3g),有效率为93.2%。

1.4中药外敷何浚治将独活、苍术、黄柏、丹皮、泽泻各15g,白芷、郁金、大黄、牛膝各15g,板蓝根30g制成浸膏,每贴约含生药10g,外贴患处,绷带包扎,治疗1周,治愈101例,显效46例,有效18例,无效3例。印苏昆对照观察,对照组32例痛风利仙50mg,1次/d;芬必得300mg,2次/d;治疗组45例四妙白虎桂枝汤水煎服,1剂/d,并用大黄3份,栀子、丹皮各2份,乳香、没药各1份,研末,温水调糊,外敷患处;总有效率治疗组95.56%、对照组93.75%。(本文来自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杂志。《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杂志简介详见)

1.5针灸张淑英选全身调节穴:足三里、阴陵泉、脾俞、三阴交、大椎、天枢、丰隆;局部取穴:第一趾跖关节部位肿痛用太白、太冲,跖跗关节部位肿痛用商丘、冲阳、内庭,躁关节部位肿痛用丘墟、太溪、商丘,膝关节部位肿痛用双膝眼、鹤顶,治疗10d;总有效率90.6%。闫滨对照观察,对照组别嘌呤醇、痛舒胶囊;治疗组60例针灸配合痛点放血(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取患侧太溪、昆仑、隐白、太冲、三阴交、足三里、丰隆、阿是穴,痛点放血;总有效率治疗组95.0%优于对照组85.0%,血尿酸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小结

痛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期待深入探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

作者:杨阳王东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内分泌方向2011级研究生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