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高等院校中药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开辟校内中药材实验区,提高实践能力
中药学专业涉及内容广泛,种类众多。栽培的方式就分为扦插、播种、育苗移栽等多种,收获的部位又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药材种类的育种、栽培、管理、收获、加工等方式都不尽相同。要掌握这些常规药材的种植技术,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实践。虽然实习基地管理相对成熟、规范,但大多是单一药材的规模种植,所以对学生实践而言药材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学到的知识不够全面。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利用学校的科教园区试验田,开辟了10亩(1亩≈666m2)的中药材实验区,全部交给学生班级自行种植,老师为学生提供种子和种植规划、种植技术方面的指导,学生负责试验田的种植、管理和采收。在试验区内,学生种植了丹参、菊花、地黄、红花、牛膝等不同类型的河南省主产药材50多种。在种植和管理期间,学生独立进行扦插、育苗、移栽、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加工,掌握了不同种类药材的育种、栽培、采收方法。药材收获之后,学生还可以将繁殖材料之外的部分产品拿到市场出售,还可以借此了解药材市场的行情。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解决,从而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项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责任心,学生甚至在暑假期间都自行分工,轮流在实验区对药材进行管理,使学生的学习真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野外实习
河南省的伏牛山区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天然药材宝库”,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独特,其中生长着许多珍贵生物和野生药用植物[4]。充分利用好这些天然资源,为教学所用,有助于扩宽学生视野,提高认知能力。为此,中药学专业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开设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主要内容是调查野生的中药材资源。实习地点选择在了被誉为“天然物种宝库”的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龙峪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这两周的时间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深入到深山老林,搜寻和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同时记录采集地的地理信息、气候信息和图像信息。在此期间,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累计发现、认识和记载野生药用植物300多种,对这些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生长环境、分布特点、濒危状况等都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通过野外实习,学生每年采集药材标本1000余份,引种20多个,认识野生药材100余种。目前,这些标本在学校标本室集中存放,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3密切联系生产,突出专业优势
河南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种类和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丰富的资源储备也催生了一批大型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庞大的产业链条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需求。每年,在政府的牵头下,学校老师都会以“科技特派员”或者“生产顾问”的形式深入到这些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扩大了专业的影响力。每年的学生实习期间,部分学生也会跟随老师一起深入到田间地头,走遍全省各地,到生产一线去了解中药材GAP生产情况,掌握药材市场动态,了解生产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到更加实用的生产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对实际生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生产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生产问题的能力。在校期间,学生还可以自愿参加到老师的科研当中,担当教师的科研助手。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从事一些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的分析测试工作,并有机会外出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科技前沿,开阔视野,提升科学素养。
4重视第二课堂,激发学生潜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专门开展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设立了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式支持学生自主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学生中间还根据个人兴趣成立了“中药材协会”,并且吸收本专业以外的学生参加。每年,协会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从事一些自发的研究和探索,内容主要集中在中药材产品的加工和开发方面。例如,由学生自主研发的“八味丹参茶”项目获得了学校举办的“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自制的菊花茶、决明子茶、金莲花茶、金银花茶、地黄茶等饮品,经常性地赠送给广大师生品尝,得到了一致好评。第二课堂的开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活跃了专业文化,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5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中药学专业在我校是一个新开设的年轻专业,近年来经过不断发展进步,已经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近年来,学校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整合实验室资源[6],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加大了对中药学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先后投入500万元,购置了气质联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药材提取装置等大量仪器设备,改善了实验用房条件,建设了药用植物学实验室、中药加工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可以完成药用植物标本的制备、切片制作、鉴定分类、成分提取、品质分析、药理和药效检验、中药材炮制和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实验,使室内试验和室外实习得到了有机衔接。除了硬件建设以外,还积极开展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统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比例,删除了一些过时的、应用性不强的实验项目,将教师科研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实验方法和部分科技前沿引进到实验教学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和功能的扩展,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宏观的生产技术延伸到了微观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使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生产,还能更加直观的了解科技前沿,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提高了人才培养层次,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6结束语
中药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科学,从专业开设伊始,我们就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上述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现了实验园区和野外资源的衔接;前期种植和后期加工的衔接;现代设备和手工技能的衔接;生产经验和科技前沿的衔接。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专业知识更加牢固,专业技能显著提升。
作者:苌建峰李连珍周艳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