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问题与不足
1.1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全日制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鲜事物,相比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其知晓度和认可度相对较低。在对用人单位的走访和调研中,笔者发现,许多单位对专业学位的认识比较模糊,部分用人单位甚至不知道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存在。高校在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制培养人才,而用人单位却毫不知情,信息的不对称,凸显了专业学位教育宣传的不到位。问卷调查显示,85%以上的在读研究生在报考时,都选择了学术学位,大部分学生是服从调剂才“被迫”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由于对专业学位设置的意义,培养的特色和优势不了解,有考研意向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79%选择报考学术学位。
1.2理论教学有待改进
从教学内容上看,专业学位应该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实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学校的多数课程在用与学术学位同样的教材,这些教材规范、经典,理论性较强,但实践性较差,缺乏来自生产一线的实例。部分学校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单独设置了部分课程,但却没有配套的、高质量的教材,只能使用教师自编教材,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1.3实践环节有待强化
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专业学位教育区别于学术学位教育的显著特征。部分高校由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很难保证为期1年的实践教学时间和质量。有的高校实行了“双导师制”,并利用校内实践基地实施实践教学,但由于两位导师都是校内教师,而很多教师缺乏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与经验,校内实践基地大多是实验室、研究所,实践内容多为科研实验,与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1.4考核体系有待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研究生采用同样的考核体系,同样的考核标准,这很不科学。比如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一年的专业实践环节,现在还鲜有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考核办法。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类型可以更宽泛一些,如现场调查分析报告、针对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等,不一定要局限于科研论文。此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测评体系也应该单独设立,原有的测评体系十分重视科研和科研项目的参与情况,由于培养目标和方式的不同,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对这两项指标的要求也应该有本质区别。
2改革与探索
2.1注重调研,努力扩大社会影响
2.1.1深入调研,明确就业市场需求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09年以来,我国分层、分类推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是通过了认真调研和科学评估的。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的政策和文件都是宏观的,涉及到每个学校、每个学科、每个方向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是微观的、细致的,这需要结合实际做大量的调研工作。学生培养是否成功,要看学生能否胜任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全面掌握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合理使用、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各个岗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构建并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调研中,对拥有丰富行业专家资源和良好研究条件的单位还可以深入合作,共建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
2.1.2扩大宣传,大力提高社会影响
在调研的过程中积极向医院、药检所、大型药企、医药公司等用人单位介绍专业学位的设置意义、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与优势,让用人单位明白,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就是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招生宣传过程中,要对应届本科生合理引导,全面介绍学位设置背景、社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特色、学位论文要求等内容,让广大学生合理选择报告学位类型,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有意在毕业后从事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临床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宣传工作中,要十分注重运用网络媒体和新媒介,校内、校外同步推进,提高身份认同,扩大社会影响。
2.2注重实效,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2.2.1校企全面合作,共建培养体系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包括医院、药检所等用人单位)的合作要全面深化,合作的领域绝不仅仅限于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环节,应该从行业的需求和岗位的要求入手,从培养方案的制定着手,共同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目前,高校拟针对专业学位开设的很多课程缺少相关配套教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校内教师缺乏行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很难独立完成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编写工作,这就需要与校外专家深度合作开发课程、编写教材。专业学位的专业理论课特别强调实用性,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承担部门理论课程的授课任务,多采用案例研讨、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应提早安排,且要保证时间和质量。学校与实践基地(单位)共同制定专业实践大纲,第一学期就可以有计划地安排研究生参与短期的专业实践,第二学年要以专业实践为主,第三学年根据毕业论文撰写的需要,还可适当安排专业实践。
2.2.2导师全程参与,共育应用人才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支既有学术造诣,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元知识(技能)背景的导师队伍,即“双师型”导师队伍。一方面,可以引进(或弹性引进)行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研究能力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一线,将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在更好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同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天,各高校都很难培养或是引进大量的“双师型”导师,“双导师”培养制应运而生。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校外导师作用发挥不佳、校内外导师协调性不好等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校内校外两位导师都要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校内导师要特别关注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用实践经验推动理论研究;校外导师要从研究生的岗位认知、岗位适应、职业素养、论文开题、实践教学、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环节,全面参与研究生培养。
2.3注重创新,强化综合素质培育
2.3.1改进综合测评,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在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方面没有分类引导、因材施教,这样会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无法形成;培养目标无法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中药行业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据调研,用人单位希望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咨询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这与要求学术学位研究生具备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核心能力有很大区别。基于此,必须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单独设置研究生综合测评体系,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有针对性地培育、挖掘、提升核心能力。研工部门和学院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巧妙设计和开展研究生活动,比如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此外,还要特别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3.2开展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
研究生的就业服务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比于本科生而言,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相去甚远。而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一门心思考研,基本放弃了就业指导,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研究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显得愈加重要。首先,应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增设《研究生就业指导》选修或必修课程,为研究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技巧指导、求职礼仪培训等服务。其次,分阶段实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一阶段(一年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阶段(二年级),以“职业发展规划”为重点,帮助研究生确立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第三阶段(三年级),以“求职择业”为重点,帮助研究生提高求职技巧,做好心理辅导。此外,还可以从“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有效沟通”、“项目管理”、“团队合作”、“自我突破”等内容开展职业素养提升教育,使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完成职业角色转变,适应职业环境。
作者:杨元宵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