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院临床中药学研讨范文

医院临床中药学研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院临床中药学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医院临床中药学研讨

临床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1]。临床中药学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为前提,着眼于科学阐述中药药性理论,探讨中药临床有效与安全的应用原则,追踪中药疗效,评价中药多成分作用,为解决临床常见、多发、疑难病提供科学依据。笔者结合所在县级医院临床中药学开展情况,对县级医院临床中药学实践进行探索,结合临床中药学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更好地利用中药资源,服务于广大患者。

1临床中药师应具备的素质

目前,各大中专院校中药专业毕业生基本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临床实践能力与临床中药师的职责和要求往往有一定的差距,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为此培养一批现代化临床中药师成为当务之急。

(1)临床中药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等中药学相关知识,能够独立从事中药学相关工作,关注国际国内各种药物的应用情况,关注中药质量标准和全国中药市场的动态。

(2)应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定期向临床医师宣讲,讲解医院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配伍应用、用量用法及使用禁忌,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中西药联用所要注意的问题。全面提高临床医师对中药的使用能力,避免应用中药的随意性、盲目性,减少因中药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中药不良反应。

(3)具有较强的临床药学服务技能,可参与医师会诊和临床用药。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诊断学等基础中医知识,依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和生活习惯等个体情况和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合理选用药物,明确给药剂量,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2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

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重理轻技”,“重医轻药”的状况。多年来,全国上下均十分重视“振兴中医”工作,但对中药却停留在利用上,对临床中药学有所忽视。殊不知“医药不分家”,中医防治疾患离不开中药,中药若不能发挥预期的疗效,必定影响中医发展。因此,坚持医药结合、系统学习中药并实践创新,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对培养医药兼备的临床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县级医院,受设备、人员、技术限制,可能无法直接进行相关研究,获得原始资料,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保证药品质量确保调剂配方准确“保证药品质量”是临床中药学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在采购保管中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采购保管人员应能够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掌握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依法采购、管理、使用中药。其次,临床中药师应重视中药的调配工作,熟悉处方制度,加强处方审核,最好能把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理法方药相结合运用到对处方的调配中,尤其注意医生处方中药物的剂量、配伍禁忌、用药方法、特殊药品的使用等方面是否合理,杜绝差错,保证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中药。

2.2收集现代中药研究资料编写药讯开展用药咨询收集、整理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炮制配伍研究、新药研究等资料,掌握中药研究成果,办好院内药讯,定期向医、护、患者介绍新药功能及老药新用途,及时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将临床用药观察的结果反馈出来,有助于选择中药的不同炮制品、代用品、剂型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中药学研究提供依据。

2.3收集整理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资料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及淘汰老药与不合格药品提供依据对中药不良反应按其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分类。中药不良反应可涉及多个脏器系统,涉及最多的是皮肤黏膜损害、药物热。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而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中对机体损害最大的,一般在用药后3~4分钟内出现,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时有发生。如鱼腥草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2],双黄连注射液致热原样反应[3-4]、皮肤过敏反应、腹泻和静脉炎[4],穿琥宁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药物热等[5],静滴葛根素注射液致迟发高热反应[6]。因此,医务人员、药剂人员必须及时收集整理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资料,建立报告制度及其实施办法,分析不良反应原因,提出应对措施。积极配合中医师辨证论治,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药物。配合临床新药研究,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及淘汰老药与不合格药品提供依据。

3临床中药学开展模式初步探讨

临床中药学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科特点,体现阴阳五行、整体辨证、动态平衡的合理内涵,注重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病症方药对应和以临床疗效为检验标准的有机结合。笔者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的模式提供一些想法。设立临床中药学研究室,下设方剂实验室、中药质控室、药理研究实验室和疗效观察室,覆盖临床中药学相关的方剂、中药质量、中药药理毒理和新药开发、中药疗效、不良反应检测各个方面。各部门应履行职责,加强交流,保持信息畅通,及时更新、最新研究进展,以配合临床选药、配伍、用药,助患者早日康复。

4临床中药学初步实践

笔者所在临床药学科室,在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过程中,将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中药学等课程与临床实际紧密联系。如川贝母与浙贝母二药,二者均性寒而润,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为治热痰、燥痰要药。但川贝母主产四川,性润而甘,尤宜于肺虚久咳;浙贝母主产浙江象山,苦味较著,性偏苦泄,多用于外感、热毒的痰火咳嗽、风热咳嗽以及瘰疬、痈肿等证。对于药材市场上出现的假冒药材,尤其是贵重药材,如人参、珍珠、灵芝、牛黄、冬虫夏草等的假冒品,在中药质控室专门设立橱窗展示真伪药材,并不定期搜集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的方法,及时与采购保管人员互通有无。近几年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在社会上的反响很大,因此,本科室十分注重中药不良反应的相关资料,定期与医生沟通。同时借助数据库、医药会议,整理分析本院和其他医院或研究机构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