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药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医学不仅是一门学术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作为中医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废除中医”、“废医存药”思潮抬头的大背景下,做好中药学课程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对于培养学员的文化自豪感,拓展传统文化知识面,强化传统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自己的授课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与广大学界同仁探讨。
1融入中药学发展历史内容
中药发展历史悠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药早于医”。对于历史而言,只看一点,不免模糊,贯成一线来看,会使学员对中药理论形成、发展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整个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对于本草学发展史的讲解最能体现中药史的内容。在讲解中,要避免平铺直叙,若只管唐宋元明清地下来,仅把本草学著作和本草学家当作与历史相关联的一些符号,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不好。如果能举出有说服力的例子,引发思维,自然切入研究本草史的讲解,则会有所裨益。譬如,中药木通是常用的中药,前些年西方大剂量单用减肥,引发了大规模的“马兜铃肾”的问题,西方学者把脏水泼到中医药身上。考察通草、木通的本草发展史,存在一个品种变迁的问题,只有理清这个问题,才能昭彰正确的认识。通草是古今常用的中药之一,通过历代的本草考证,其正品应该是木通科植物木通,由于本草中的混乱,而使通脱木逐渐取而代之称为通草的正品。而原来木通科植物木通,不再称为通草,而专以木通为其名,以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入药充作木通入药(即关木通),是不妥当的。如上分析可见,中药品种讲究正品,配伍讲究七情,“马兜铃肾”问题的出现,说白了西方的应用违背了中医学的理论,出了问题,脏水绝不能都泼到中医的身上。只有研究本草史,才能理清来龙去脉,如此切入本草史的讲解,学生印象自然会比较深刻。
2中国传统文学内容的借用
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容是很丰富,涉及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中药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不失时机的借用,会为课堂增色不少。宋代辛弃疾有诗: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盲吾已甚,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只甘松竹共凄凉。”当讲到相关中药时,引用之,可以为讲解增色,不仅有助于中药的讲解,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学的理解。明代龚庭贤所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是文学性和学术性俱佳的作品,如“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非常形象生动。在授课中,若能“择其善者而引用之”,对于提升教学效果非常有益。对于中国传统文学内容的引用,应该讲究引用自然,不耗费过多时间,否则就有可能偏离教学主线。这就要求授课者对多看、多读、多记,到用的时候就能做到信手拈来,为课堂教学增色。
3重要历史人物的启迪意义
中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育人的功能,不应仅把课程本身放在“技”的层次。可以结合中医药发展史的讲解,适时引入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启迪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讲到药性理论的发展,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为例,说明中药知识来自于实践,其获得过程很大程度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古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多多。更有典型意义的是,明代李时珍,毕一生精力撰写本草纲目,对于很多药物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绝不人云亦云,其实践精神尤值倡导。例如李时珍对于穿山甲的辨疑即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李时珍为了弄清穿山甲的生活习性,他长期卧底深山,还亲自捕获穿山甲,“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腹,约蚁升许也”。正是依靠这种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做法,李时珍纠正了先人的许多谬误之处。通过这种讲解,使学员明白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只有实践才出真知。课堂知识只有在临床上多应用、多观察、多体会,理解才能更深,收获才会更多。
4结合中西文化的断面对比
中西文化有巨大差异,在授课过程中,适时进行中西文化断面对比,对于增强传统文化自豪感颇为有益。例如,中医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发现常山、青蒿具有截疟的功效,并已经形成很多用之有效方子。现代,我国科学家更受此启发,从青蒿中发现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这是中医药学对现代医学的重大贡献。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直到19世纪对疟疾仍然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直到17世纪,西方传教士才偶然在南美洲发现了金鸡纳这种植物用于治疗疟疾。如此对比,其时中医、西医孰优孰劣,不言自明。文化渗透在语言教学、舞蹈教学中多有述及,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成的理论体系[1-5]。中医学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把作为中医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中药学降低为“技”的层次来讲解,会离文化传承的要求越来越远,更谈不上教书育人。我想只有在授课过程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才能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根底。加强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渗透的“度”与“道”怎样把握,愿与广大学界同仁共探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