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转化医学中药学人才培育讨论范文

转化医学中药学人才培育讨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转化医学中药学人才培育讨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转化医学中药学人才培育讨论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2003年由美国EA.Zerhouni在NIH路线图计划中提出,它要在实验室到病房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1]。转化医学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研究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转化医学推动临床医学进步

1.1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桥梁

转化医学倡导以疾病防治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先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然后针对基础科研成果快速推进研发并转向临床应用。实际上,转化医学有两条路,首先是benchtobedside(从实验室到病床),另一条是bedsidetobench(从病床到实验室),即“来自临床,服务临床”。转化医学的核心是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患者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特别关注如何将基础分子生物医学研究向最有效和最合适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这一过程[2-3]。基础研究者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能不断提高医疗整体水平。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转化医学的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实际可行的预防治疗手段,强调的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联接。例如基础研究领域中发现,米托蒽醌抗性相关基因(mitoxantrone-resistant,MXR7)在肝癌中可以特异性地、稳定地高表达,因此可以作为肝癌血清学早期诊断的新指标,而目前临床诊断肝癌所使用的甲胎蛋白,对肝癌的漏诊、误诊率高达60%,大量研究证明,如果将MXR7与甲胎蛋白联合使用,诊断准确率可大大提高。

1.2中医药与转化医学的区别与联系

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之间具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均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具有整体观的医学理念,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尤其重视临床经验与实践。青蒿素是中药青蒿成功转化的典型范例之一,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临床作用被全世界认可后,其作用机制进一步被陈竺等科学家揭示[4]。中医药在转化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必定会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但需要中医药工作者群策群力、创新思维、紧跟国际发展步伐才能有所突破。有学者认为[5],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实践中引进转化医学模式,大力开展中医转化医学研究,将成为:建立中医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紧密联系,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中医药对日趋复杂的医学研究的应对能力,促进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推动中医药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加快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的强大推力。

2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中药学人才培养

2.1转化医学对中医药教育的启示

转化医学注重研究成果的临床可行性,倡导学生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转化医学教育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意识。这样既节省因重复实验而浪费掉的科研财力和精力,又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沿着这个正确的科研方向继续深入下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使研究体系化和特色化[6]。转化医学教育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懂得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学生在合作完成一项研究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这正是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同时学生深刻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也是积极学习、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所必须的。转化医学教育的实施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共同促进学业和事业的发展。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一级学科项下的二级学科,既属于基础学科,又具有临床特点;既属于药学学科,又与医学密不可分,具有医药交叉的学术特点,是沟通中医药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现代药学研究从初始的关注“药物”,进而关注“药物与人的相互作用”,走向全面“药学服务”,摆脱了以药物为中心的执业模式。临床中药学虽没有临床药学发展的明显转折。但传统上中医药不分家,古时候中药师通医、中医师晓药,是中医药学的突出特点。随着近代中医药学科分化、专业趋细,两者在学术内容上才有了截然的分工。临床药学的兴起,促使人们反思学科边缘、学科断裂所出现的新问题,推动人们对中药合理应用的思考,促进了中药学、中医学在临床的有机结合。中医、中药学科在临床的交叉与融合,标志着临床中药学的全面复兴与攀升,因为新的临床中药学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医药学“以人为中心”的用药思想,要求中药师在整体用药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心康复,而且要积极、主动、科学、深层次地探讨临床中药学的应用问题[8]。

2.2中药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思考

中药学专业是最具我国特色的本科专业,也是当前倍受社会欢迎的本科专业之一。中药现代化的新形势对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药学高等教育适应时代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药事服务职能的强化,给医院药学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专业要求,药师不仅需要熟悉药物研发、配制和调剂,还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心理沟通技巧,以便能更好地向医师、护师和广大患者提供药事服务。药事服务将使药师的专业作用愈加显著,药学人员不再只是简单的发药者,而是合理用药的指导者[8]。中医药学科的突出特点是中医理论和中药应用水乳交融,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需要做到医药兼通。“医药兼通”是优秀中医药人才具有的传统特色,历史上著名的孙思邈、李时珍皆是既精岐黄医术、又熟谙本草药性的“医药兼通”大家。“医药兼通”的中药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点是“药学服务”,要围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展开工作。借鉴转换医学的模式和理念,促进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研究结合,才能加快中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药学创新人才既掌握药学基础知识,又必须联系临床实际,和医师、护士一起组成治疗团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开创性地设置了中医学七年制(临床中药学专业),培养的毕业学生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