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药化学教学近况及革新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本文作者:吴德玲王刚刘劲松张伟汪路明王举涛刘丛彬单位: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1]。中药化学课程为阐明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为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是为中药走上现代化、国际化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型的学科,在当前的中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具有突出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新药研究正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科技部启动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于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转变过程,要求学生必须更好的掌握《中药化学》这门课程。由于本门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抽象,与基础课间关系密切,学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前期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2],对中药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和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中药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中药化学的理论课教学是中药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等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1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效率中药化学现有课程内容体系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检识以及结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共性技术;各论部分主要包括中药中含有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结构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鉴定和结构解析的方法。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存在着前后交叉,部分内容反复出现,影响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为此我们将中药化学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基本知识(包括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的方法学)、各论知识(包含各类成分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和检识鉴定方法)和实践应用知识(包括常见中药实例及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等),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增加了教学信息。
1.2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在中药化学的教学模式上注意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教师板书口述为主,部分结合挂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课堂表述内容有限,形式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广为流行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经过实践后通过学生普遍反映发现,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觉得听起来很轻松,但是记忆不够深刻,经过调整我们目前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因此采用板书列出教学内容的提纲和相关指示性的标题,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实例和图画内容,将板书的严谨和多媒体的内容丰富相结合,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
1.3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兴趣在中药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增加中药化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实例,使得教学内容能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如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结合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络合的显色反应既可以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识,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的原理,讲述关于菊花总黄酮和苦参总黄酮总量的含量测定区别,使得学生理解由于不同药材中含有的黄酮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的区别,在制定测定方法时应区别对待,加深了学生对于中药化学课程在中药研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2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改革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是中药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能丰富和扩展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3]。
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课程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4],验证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知识,起到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作用。验证性实验作为中药化学实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验教学中也同时发现一些弊端,如学生操作过程中过于机械按照规程操作,缺少对于实验的思考,不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为了弥补验证性实验的缺陷,我们结合安徽省道地药材的生产和本实验室的实际仪器情况开展设计性实验[5]。在本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随机将学生进行分组,每小组5~6人,根据课题不同设定的要求,以安徽省道地药材为对象,以富集各药材的主要有效部位为目标,对药材的提取、分离和富集的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包括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对工艺路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以PPT汇报的形式进行答辩汇报。答辩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考评。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展不但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课程考核体系的的改革
课程考核的方式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教学改革需要和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同时进行,否则难以对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原来的考核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理论课期末考试成绩(占70%)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报告平均分(占30%)[6],现在我们在基础理论评分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将验证性实验的比例调至20%,设计性实验考核比例为10%。通过改变考核体系,改变课程结束时单纯考核记忆能力的考试方法,转变为重能力、求创新的考核方法。
通过中药化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丰富了中药化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形式,完善了课程考核体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