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药化学与医学的关联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本文作者:许枬曲扬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校区中药化学教研室
目前高等院校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的知识连贯性不够,思维方式科学性差,动手能力不足等缺憾。如何由知识转向技能培养,是社会对高等院校教育的要求。任何一门学科既是孤立的又是关联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和专业知识,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其自身发展进步。完成学科自身知识点的关联和横纵交叉的知识网络建立,只完成了教学中的一部分任务。另一部分任务是协助学生在思维上完成学科间的交叉网络化,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连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很好地完成学科交叉的作用教育是现代高等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中药化学作为一门专业课,与中药炮制、药物制剂分析等众多专业课有着深入的交叉和广泛的渗透,不仅为这些学科提供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是这些学科的基础。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着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将这种交叉和渗透充分引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去,在学习中很好把握学科间的关联性,有意识地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多年实践中,我们收到良好效果,籍此文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交流。
1渗透式教学
食品化学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的食品风味、食用色素等相关内容与中药化学的内容有紧密联系,它们所涉及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一致。如中药化学的黄酮类成分是食品化学中的天然食用色素来源之一。为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同时为食品化学的教学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针对食品化学与中药化学的交叉内容,我们在教授食品专业的中药化学时,注意收集有关食品专业和中药化学的学术交叉发展现状和研究资料,使得我们为食品专业的学生讲授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有效地将中药化学的内容渗透到后期学习的食品化学的内容中,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引起学习兴趣。如讲授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性质时,特别强调花色素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变化在食品中应用,为食品化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又如,中药化学中糖的糠醛反应也是食品烘制过程中产生特殊风味的一个重要反应机理。因此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我们为食品专业的学生特别引入了风味的化学成分和反应机理简介,以兴趣教学的方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其后期学习作好铺垫。同样在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和分类教学中,也有针对性地为食品专业的学生着重介绍食药两用的中药,以及中药化学在功能食品研发中的应用实例,不仅引起学生对中药化学理论知识应用的兴趣,为其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扎实专业知识,同时对其发展方向和专业优势进行渗透式启发教育。
2强调式教学
中药炮制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是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由于其传统性和特色性成为我国独有的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地位。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中药炮制机理研究,即从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效应变化的角度揭示中药的炮制作用。这个任务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研究,这项工作要求研究者具有扎实中药化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自由地驾驭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结合这一实际要求,一方面,我们在教学中着重强调中药化学提取分离、结构研究在中药炮制学中的应用,以及所能解决的问题,提请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在中药炮制学的学习中出现中药化学专业知识薄弱而影响学习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在中药炮制研究的经验和进展,引入具体实例讲解中药化学在中药炮制研究的用途,如色谱的选择,显色剂的选择,结构解析技术等在中药炮制学科的应用。实践证明这种强调重点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好理解中药化学的重要用途,为其他专业的学习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3结合式教育
中药制剂分析是在分析化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析进行研究的学科。其主要教学内容是有关中药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这些教学内容需要结合中药化学中有关被分析成分及其杂质独特的理化性质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供试品的制备时需要参考杂质和被测成分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的提取方法应对被测样品尽量完全,而尽量少地引入杂质。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完成的工作不仅建立在中药化学各种成分理化性质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对这些性质的差异了如指掌,才能利用这些差异设计相关的方法。因此结合两个学科这些方面交叉,我们在教学中针对每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都选择相应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理化性质及其应用,并有意选取中国药典或相关研究论文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作为参考资料,供学生讨论或学习,从而加强中药化学与药物制剂分析的结合。
4扩展式教学
中药制剂学和中药化学的交叉主要体现在提取、制剂两个方面。中药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剂的基础。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而且利于中药剂型的制备。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在中药化学的教学中主要介绍其操作方法,适用成分对象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由于是在第一章的教学内容,学生对大量的成分类型、性质特点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这些内容在教学时有些空洞。为了让这部分内容充实而且体现其实用性,我们在教学中选择经典的制剂工艺为范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中药制剂学强调剂型的学习,而剂型与化学成分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成分的溶解度有重要关系。因此结合这一情况,我们在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结构改变与性质变化的相关性教学中,都选取相应市售药物的剂型扩展学生这方面的眼界,培养其成分与剂型相关的意识。例如在二萜的实例穿心莲内酯的教学中,结合剂型讲解穿心莲内酯结构改造的意义。除上述介绍的学科外,教学中我们对其他学科的关联内容或交叉内容也都做了相应的扩展与结合,力求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交叉网络,培养其网络化思维方式,教会学生善于动脑,学会动脑。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强调学科的关联性,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明确,不仅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而且在本学科的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