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医护理课程改革与实践综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通过规范的学历教育系统培养中医护理人才是继承与发展中医护理的先决条件。这既需要有高学历的中医护理专门人才,也需要掌握一定中医护理技能的中职护理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者是由中职护理专业所培养的。中等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锁定在培养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力强的面向医药卫生服务(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中医护理教学也应适应这一目标,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技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中职学校中医护理教学的困境
在中职学校非中医专业开设中医护理课程的困难颇多,由于受内容多、学时少、教学手段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加之中医学本身就是一门深奥难懂的学科,使一些学生对学习中医感到困难,进而失去兴趣,所以很难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对中医护理课程重视不够
现阶段中职卫校的专业课程主要以西医课程为主,中医护理只是属于中医专业的一门课程。在2011年被列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之前,很多中职卫校都没有开设该课程,即便是在2011年之后,由于最近这两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目中,中医护理的内容少之又少,故学生仍然不够重视。学生认为,由于中医护理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只占极少的分值,因此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不如在分值较大的西医护理方面多下功夫。学校方面虽然重新开设这门课程,但课时设置非常少。教材大纲要求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而实际上,我校只能安排36个总学时,其他中职卫校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有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中医教学时数较少,多数为30~36学时,所有学校均未安排临床见习或实习。
2.2目前的中医护理教材不适应中职护理专业的特点
笔者也参加过中医护理学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中职卫校所使用的各个版本的中医护理教材,其内容涵盖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中医临床护理、针灸推拿、饮食调护等。这么多的内容,对于一名中医专业本科生而言,都需要4年的在校理论学习才能完成,这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2.3学生总体素质偏低
中医结合了医学和哲学的特点,沉积了古人数千年的思想精华,在内容上体现出深奥抽象的特点,学生想学,却很难理解,尤其是目前中职学校入学门槛较低,学生总体素质偏低,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生面对的教材只是大专、本科的缩略版,内容多而不精,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容易对学习感到失望,造成厌学、退学,每年学生流失率高。
2.4中医护理处境尴尬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导致中医护理目前处境尴尬:中医护理技能在临床护理中运用较少,即使是在中医院,护理人员也是以西医护理技术为主,中医护理技术一般由医生来操作,护士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配合工作。学无以致用,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不会高涨,导致教师讲授难度增加,归属感不强。中医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观念”、“治病求本”,其疗效需要一段时间方能体现,不如西医立竿见影。因此,从业人员在选择使用同样能够治疗疾病的中、西医某项技能时,由于经济效益的差异、利己主义,使思想意识上存在着选择性的偏差,导致中医护理应用范围一再萎缩。
针对中医护理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众多中医护理教学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改革和实践。
3.1改革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应该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饶晓明等报道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围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以“集中讲、跟师学、动手练、独立做、严考核”为教学重点,同时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做法。梁学林尝试在“拔罐法”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法,以临床具体问题作为任务来确定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临床实践思维。贾珍珍等在讲解推拿法时,使用角色扮演法,不但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更快地掌握了操作技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覃玉莲在2009级、2010级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中进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让学生走上讲台,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及果敢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2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校已广泛使用。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的直观性,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可以增加教学知识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但是目前中医护理课件尤其是精品课件还比较少,这主要与中医内容深奥抽象,缺少视频、图像资料等因素有关。很多中医护理教学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通过在教学中改革创新,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使之适应教学需要。彭廷云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极大地扩展了学生形象思维的空间。周慧芳等在教学中将中医护理学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网站作为师生互动平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张晓红等在制作舌诊内容时,使用了大量真实的病态舌图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好地解决了以前使用挂图、模型等失真的问题,而且信息也更丰富。
3.3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它是一种以案例为教学手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现实案例等程序来达到教学目标。何咏群认为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尤其是辨证和临床病例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将案例穿插在教学过程和内容中,并突出辨证施护的特色,有助于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教学过程更具启发性,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玉泉认为通过建立健全学生案例学习考评制度,根据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个人表现,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考评,以督促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可以通过院校合作方式,组织教师定期到医院进修,了解中医护理相关进展,收集符合案例教学的有效病案,也可请医院的医生到学校教授部分课程,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学生临床见习,使课堂教学与临床接轨,利于学生较快适应临床实习。
3.4改革考核方法
教师对成绩的考核标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向,所以不应该把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要将实践技能操作强化训练和达标考核相结合。通过对考评体系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实践操作重要性的认识。黄富献等将实验教学考核成绩计入学生考试的总成绩中,按照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的比例进行计算。王云翠等认为,多元化考核模式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制订相应的标准及评价指标,并尝试对本课程5个操作考试项目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张秋霞认为在中医护理学考试中进行多元考核,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启发和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学习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3.5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策划者。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对职业的认识主要来自教师,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在当前的中职教学中,教育对象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关爱和正确引导,因此要求教师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4结语
在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的课程改革中,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不影响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对教材进行取舍,简化理论讲授,注重实践训练;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创设培养适应能力的教学环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对学习效果测评则坚持“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原则,避免传统考试形式的单一性,注重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来自于《卫生职业教育》杂志。《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林柳艺李超杰易昭夏单位:梧州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