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肿瘤学标准临床实践探究范文

肿瘤学标准临床实践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肿瘤学标准临床实践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肿瘤学标准临床实践探究

作者:谢启超陈正堂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

考核方法

学生入科前进行肿瘤学相关基础理论考试实习期结束后接受统一的理论考试,以及临床技能包括问诊技巧、查体、拟诊讨论、诊疗方案的制定、病历书写能力的考核。由主任及专家统一命题,制定评分标准,进行客观评分。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理论考试

两组学员实习前经过统一的肿瘤学理论考试,T组平均考试成绩为76.5±16.4,SP组为75.8±16.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3)。

实习结束时成绩

SP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为89.5±10.4,与T组86.5±12.6相比无显著差异(P=0.506);SP组问诊成绩86.9±11.3、查体考核成绩80.4±12.3、拟诊讨论83.4±14.6、诊疗方案78.6±9.8、病历书写能力92.5±6.4均分别高于T组76.8±13.4、67.9±11.5、74.3±11.9、68.4±10.3、85.7±7.8,P<0.05。

结论

肿瘤科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困难,住院周期长,并且往往伴有焦虑、恐惧心理,对患者的病情保密度要求高,容易产生医疗纠纷,还有某些患者就诊时已经确诊,仅住院接受治疗,这导致不易选择典型病例,患者对实习医生的信任程度低,以至于不配合实习医生的问诊、查体、诊疗等临床技能的培训,给肿瘤科的实习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随着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模拟化教学模式具有再现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的突出优点,必将在医学教学方法上再次掀起一场革命,值得投入和积极探索。SP作为模拟教学的一种方式成为医学教育的研究热点。可以模拟临床实践,给学生以理论和实践相衔接的机会,培养诊治患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进入医生角色从心态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完成肿瘤科临床实习学员的教学任务,本所尝试采用本科住院医师扮演SP,应用于肿瘤科实习的教学中。严格意义上的SP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健康人扮演患者并充当评估者和教师。这是国外医学院校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SP选择难度非常大,而且费用高,并且他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很难充分理解,敬业精神不够,造成工作中的偏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医学生或低年制的住院医生经过严格培训后作为SP具有独特的优点。本所住院医师掌握了该学科的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诊疗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对其培训较为容易。他们的时间相对宽裕,并且对其本身的业务水平的提升也有所帮助。多数住院医生都乐于扮演SP,这大大减少了培训时间、节约了费用。

本研究显示SP组问诊能力、查体技能、即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及红外线理疗等处理。

在对于导管阻塞的观察中,两组之间差异非常明显,PICC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在于行PICC患者由于每天定时冲管和定期更换肝素帽(5d更换一次),或每日治疗结束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3~5mL进行封管等进行处理,因而导致导管阻塞的发生大大减少,这些措施也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

导致穿刺点局部感染的原因很多:(1)导管穿刺及护理过程中清洁或无菌条件不足;(2)来源于营养液及配置过程中的污染;(3)穿刺点覆盖与固定的敷料选择与敷料更换时间过长导致细菌生长。护理对策:(1)穿刺操作时需严格无菌,尽量在消毒治疗室进行,穿刺部位严格消毒;(2)操作尽量一次性成功,防止反复穿刺增加污染机会,导致细菌逆行感染;(3)配置营养液及其他药物严格无菌,最好在中心无菌配液室进行;(4)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发生感染,对已发生感染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HAPC患者应用PICC,避免了因反复穿刺输液所致静脉损伤,有效地降低了穿刺部位出血及渗漏,减少了导管堵塞及感染的发生率,能充分发挥PICC穿刺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导管维护方便的优势,在HAPC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患者操作依从性、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较高。然而,中心静脉置管毕竟不同于周围静脉穿刺,对无菌操作要求更为严格,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努力提高PICC的护理质量、操作技巧,从而降低PICC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