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西医院校如何改进中医学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择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两届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组采用教改方法教学;课程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理论考核及成绩评价。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改革教学方法后,学生对中医学的认同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结论改革教学方法能在有限课时内较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关键词: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史上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的一门学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西医院校都把中医学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求西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在教学中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又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学生认同感差等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尝试着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于2013年9月~2014年6月选择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两届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升本科1~6班(1~3班为研究组142人,4~6班为对照组140人)、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3~6班(3、4班为研究组123人,5、6班为对照组125人)两届学生分两个学期进行中医学教学改革研究。学生均为统招生,并按填报志愿随机分班,两组在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教学内容以21世纪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高鹏翔主编的第八版《中医学》教材为蓝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课程标准讲授主要内容。教学时数均为48学时。
1.2.2授课方式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规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逐章进行教学。研究组:针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调整章节先后次序,合并教学内容,以PBL模式教学[2]。教学过程大体分为4个阶段。①2学时(教学大纲计划1学时)讲授绪论部分内容,介绍中医学的发展史,重点介绍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特别是中医学的学科优势和展望,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认同和学习的热情。②12学时讲授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其核心理论藏象学说,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③提出病案,以讨论形式讲解第四章病因病机、第五章诊法述要、第六章辨证、第七章防治原则、第九章方剂等知识,大约22学时。首先案例引入,教师按照教学要求设计病案,所提出的病案教师在课前3天发到学生大学城空间,并附上2~3个思考题,让学生以病案和思考题为重点思考、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学生分组(一般10名同学1组)准备,要结合第四~七章及第九章内容。然后课堂讨论,学生讨论时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四诊资料的整理,辨证的依据、步骤,主诉的归纳,机理分析,八纲、气血津液或脏腑辨证的结论以及治疗原则和用药,讨论以小组辨论的形式进行,各组派出代表发言,其他组若有不同意见可以质疑,并阐明理由。在讨论过程中要把握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包括哪些临床极易忽视的轻微表现或次要症状,作出辨证的依据,治疗计划如何实施及实施时间,哪一种辨证最适宜,如何进行整体评价。老师对重要的内容应预先准备好一系列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对随时提出来的问题有充分估计,并拟定对策。最后总结概括,全部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肯定学生讨论中的科学分析和独创见解,指出其中的不足,布置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安排临床见习4学时,在临床见习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指导辨证的中医思维模式。④简化针灸教学:用2学时重点介绍经络学说及腧穴的取穴方法及常用配穴原则等。对具体腧穴采用挂图形式自主学习,并于课后进行手法练习,然后4学时实践,重点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1.2.3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先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学生对中医学学习的必要性、认同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难易度等,然后采用考核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最后将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试卷总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
1.2.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两组频数表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四格表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评价2010级临床医学专升本班对照组140例,期末考试成绩优良43例(30.7%),研究组142例,期末考试成绩优良61例(43.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P=0.032);对照组不及格7例(5.0%),研究组不及格1例(0.7%),两组不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P=0.033)(表1)。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对照组125例,期末考试成绩优良24例(19.2%),研究组123例,期末考试成绩优良40例(32.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P=0.017);对照组不及格19例(15.2%),研究组不及格3例(24.4%),两组不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9,P<0.001)(表1)。
2.2问卷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对530名学生(对照组265人,实验组26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30份。调查显示:专升本班学生中247人(87.6%)认为学习中医学有必要,35(12.4%)人认为无必要;本科班学生230人(92.7%)认为学习中医学有必要,18人(7.3%)认为无必要的;研究组学生对中医学的认同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多数同学不再觉得中医学深奥难懂。
3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逐章讲解,有利于学生全面而系统的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但在西医院校中,中医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一般只有50学时左右,老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完一整套完整的中医学理论,多采用“填鸭式”“灌注式”的方法讲授,学生感觉内容多,听不懂,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更谈不上学以致用[3]。改革教学方法后,首先增加了导论部分的课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医学的认同感与学习的热情,然后讲述中医学核心理论藏象的知识,再结合PBL教学法提出病案,让学生以病案和思考题为重点从四诊、辨证、论治等方面分组进行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课堂再进行充分的讨论、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等,通过师生的互问互答,沟通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多数同学不再认为中医学深奥难懂,部分同学能够以辨证论治为主线,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逐步具备中医思维方法。而且从研究结果也可看出,改革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考试成绩的优良率,降低了不及格率,说明改革教学方法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实现了教学相长,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解决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广伟,李炜,陈泽奇.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及方法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43-1244.
[2]张亚兵,张莹雯.关于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之思考[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80-81.
[3]权红.中医课程教改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2,13(2):39-40.
[4]张梅霞.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医学教育,2008,4:23-24.
[5]舒长兴.优化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知识体系探索[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7-20.
作者:朱伟群 侯雁如 梁攀 王丽君 晏桂华 单位:湘南学院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