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医学对梦与疾病的认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病梦的病因病机
梦境与睡眠是密不可分的,君火主静,若心神安静,恬淡虚无,梦境多愉快,醒后精力充沛,这是正常的梦;若脏腑功能不足,气血亏虚或因各种因素所致魂魄不定,心神不安,营卫运行失常,则夜寐不安,多梦纷繁,怪诞惊险,睡眠质量低下。
1.1正气不足,邪气侵袭《灵枢•淫邪发梦》中明确阐述了外邪致病梦的病机,“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此处之“正邪”即指外邪,参考张景岳的《类经》中的解释:“正邪者,非正风也。凡阴阳劳逸之感于外,声色嗜欲之动于内,但有干于心神者,皆谓之正邪。亦无非从外袭内者也”。这里“正邪”即泛指一切可以引起病梦的外界的刺激因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进一步阐述外邪致梦之前提为“虚劳之人,血衰损,脏腑虚弱,易伤于邪”,言简意赅的集中了中医病证理论的核心。
1.2七情内伤,气血失和《中庸》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志有节,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类经》云:“凡人之七情生于好恶,好恶偏用则气有偏异,有偏异则有胜负而神志易乱,神志既有所偏而邪复居之,则鬼生于心”。而七情的偏颇,也会出现梦象的变化,“故有素恶之者则(梦中)恶者见;素慕之者则(梦中)慕者见;素疑之者则(梦中)疑者见;素畏忌之者则(梦中)畏忌者见”,陈士元的《梦占逸旨•感变》则有“过喜则梦开,过怒则梦闭,过惧则梦匿,过忧则梦嗔,过哀则梦救,过忿则梦詈,过惊则梦狂”之论,详细分析了七情对梦的影响。
1.3阴阳失调,脏腑盛衰如《列子•周穆王篇》中即有“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爇,阴阳俱壮则梦生杀”,而《素问•脉要精微论篇》阐述更为详细:“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张景岳有言“阳胜者亲乎上也”,“阴胜者亲乎下也”,故上盛和下甚之梦象亦归于阴阳。《灵枢•淫邪发梦》提出五脏的的“十二盛”和厥气客犯脏腑的“十五不足”,几乎成为后世中医学家研究梦与疾病相关性的滥觞。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基础上进行了更广泛的论述,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肺脏方》中的“肺有病……其阴气壮,则梦涉水等”;金元时期张元素在《医学启源•肝经脉证篇》的“虚梦花草茸茸,实梦山林茂盛”,“脾实则时梦筑墙垣盖屋……厥邪客于脾,则梦大泽丘陵,风雨”、肾之“虚则梦舟溺人,伏水中;实则梦临投水中”等,皆从《黄帝内经》发挥而来。
2梦的辨证治疗
中医梦的辨证理论是从梦境出发,根据阴阳五行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其进行解析和归纳,推导出梦与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的关系,从而判定为某证。如《黄帝内经》描述梦象的主要有三篇,《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素问•方盛衰论篇》《灵枢•淫邪发梦篇》,与辨证相关的描述见表1。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穷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殖,则梦溲便。《备急千金要方》在《黄帝内经》之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充实了梦之辨证的理论,如胆腑“时时恶梦,梦与死人共饮食,入冢神室魂飞魄散”;“心脏病者……心色赤,患者梦中见人着赤衣,持赤刀杖,火来怖人”;“肺脏病者……肺色白,患者喜梦见美女美男,诈亲附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肝脏病者……肝色青,梦见人着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野狼来恐怖人”;“脾脏病者……脾色黄,通土色,梦或作小儿击历人邪犹人,或如旋风团栾转”;“肝有病则目夺精,虚则寒,寒则阴气壮,壮则梦山树等,实则热,热则阳气壮,壮则梦怒”。近代名医蒲辅周在“论调神之要”中说:“细心揣摩病人的梦境,有助于查知疾病部位、病变性质和预后,不宜轻视”,还总结道:“如局部梦见犬齿、虎咬痛不可忍,多为气血凝滞,当速为疏通,防其久后生疮”,“心气不足,肝气不足之人往往见高岩失足,手足惊搐,当预防风瘫”,“阴盛阳衰之人易梦见茫茫大泽或蛇类”等。任应秋教授也曾提到:“临床上遇到病人,若所述梦境多为只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人,大多数是虚证;而作恶梦、怪梦的人多属实证”,皆属经验之谈。
《备急千金要方》对病梦的治疗提出了比较完备的治疗方剂,如用防风散治“肝实热,梦怒,虚惊”,竹沥汤治“心实热,惊梦喜笑,恐畏悸惧不安”,半夏补心汤治“心虚寒……或梦山丘平泽”,人参汤治“多梦亡人,或梦居水中,惊恐惕惕,不欲闻人”,泻热汤治“梦歌乐,而体重不能行”,泻肾汤治“肾实热……梦腰脊离解,及伏水气急”。《普济本事方》用补胆防风汤治“胆虚目暗,……梦见被人讼,恐惧,面色变青”。《济生方》用地黄汤治“肾劳实热……梦见大水,腰脊难解”,补心丸治“梦寝飞扬、精神散离”,进食散治“梦见饮食不足,脉来沉细软弱”,远志丸治“梦登高涉险,神魂不安,惊悸恐怯。”《血证论》中“酸枣仁汤”主治梦女子、花草、神仙、欢喜之事;“人参清肺汤加琥铂”主治梦惊怪鬼物争斗之事等。这些著作在不断的发展中,对梦的论述的更加详细,对临床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经方治疗梦证举例
《儒门事亲•湿形》篇记载张子和治一妇连续15年夜梦与鬼神交,“见神堂阴府,舟楫桥梁’,而无娠孕。因鬼神、神堂、舟楫桥梁皆与阴相关,而两手寸脉皆沉而伏,故辨其阳火盛于上,阴火盛于下,为胸中有痰实也,以汗吐下三法而愈有孕。《类经》述张景岳治一荐绅,“因案牍积劳,致成大病”通宵不寐,如朦胧欲睡,“必梦见亡人凶丧等事,鬼魅相亲”,考虑其思虑过度,心肾不足,损伤元阳,故多阴梦。脾为后天之本,灌溉四旁,而思虑首伤脾胃,故选方归脾汤、八味肾气丸之属以消阴翳,而益火之源。梦是人体重要的生理现象,如果人的一生平均以70岁计算,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在睡梦中渡过,累计起来作梦的时间至少是5~6年之久。形诸于外而感之于内,梦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变和异常也能集中反映机体的阴阳气血的变化,所以梦诊的研究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应该在梦的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挖掘梦与疾病的相关性和对应性,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哲 杨艳婷 王雯雯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