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香道与中医学的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日本香道与中国香道的关系
中国的香文化到了宋代已达鼎盛,用香已经平民化,并出现了大量的香学专著:丁谓《天香传》、沈立《(沈氏)香谱》、洪刍《(洪氏)香谱》、叶廷珪《名香谱》、颜博文《(颜氏)香史》、陈敬《陈氏香谱》等;隔火熏香的深膛香炉也已经普及。香道在中国历史悠久,并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人文和医学价值,但在近现代中国却日渐式微。由鉴真和尚传入日本的中国香文化,在异土生根,从贵族流传至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在生机勃勃,成为日本国民崇尚的生活艺术。《日本书经》推古三年(公元595年)有“沈木漂于淡路岛,其大一围,岛人不知沈木,以薪烧于灶,其烟气远熏,以异则献之”的记载。这是日本古文献中对香的最早的描述。公元753年,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在传授佛学的同时,也一并传授与之密不可分的中医学与香学,品香文化在日本的佛教人士和皇室盛行。至平安时代,香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从佛教用香转变到生活用香。紫式部的代表作《源氏物语》反映的是平安时期的宫廷生活,内有多处关于熏香的描述。香道从平安时期盛行的比物娱乐中衍生出来,竞马香是贵族娱乐中最常见的一种。镰仓时代末期,社会上风行赏玩沉香。到了室町时代中期东山文化兴盛,组香品香盛行,香道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此外,日本香道产生“御家流”和“志野流”,在香席上规范组香和用香,更加促进了日本香道的形成,“志野派”同时打破了贵族、上层武士、上层町人对香道的垄断,深入社会,积极地向町民、农民推广香道艺术。直至江户时代,日本出现各种组香法,香道进入全盛时期。
原始的香文化讲究的是“神农尝百草,辨识百草香;先民驱虫疫,屡屡起烟霞。”中药中很多芳香药物皆是香料,比如备受推崇的沉香、檀香、鸡舌香,皆有很好行气温中之效。用香除了可以怡情养性,更兼有治病的功效,中医理论坚持合香与合药一致,需讲究君臣佐使,十二经络择一行,君臣佐辅辨分明,各取芳草馨香气,纳尽五行香自灵。我国的传统组香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香药即香料药物,可以用来熏香兼治疗。在我国香文化鼎盛的宋代,有三部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圣济总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皆明确记载香药的使用。《太平圣惠方》以卷四十八为例,“诸心痛门”一百五十八首方中以香药直接命名者乃十七首;《圣济总录》以卷五十六为例,“心痛门”八十五方中香药方三十一首;《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之中列有“诸汤”一门,绝大多数含有香药成分。[3]与另外《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本草衍义》等本草著作收录了一定数量的香药,如苏合香檀香、必粟香、安息香、反魂香、零陵香、艾纳香、迷迭香、降真香、兜纳香、丁香、青木香等。[4]香药有关的记载,还存在于诸多文人笔记小说及相关史料中,如苏轼的《和鲁直韵》、黃庭坚的《香之十德》、陈去非的《焚香》、朱熹的《香界》、丁渭的《天香传》等。[5]中药学经典《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香药使用方法的记载“煎汤浴风疹,可治风寒风湿”“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由此可见,香道中香料的使用也与传统的中药用药方法如出一辙,香料也增加了中药的种类,更拓宽了中医的临床应用的方法。
3日本香道与中医学的关系
中日交流中一个划时代的开创者是唐代的鉴真和尚。公元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后,在日本毫无保留地传授了佛教、中医和香学,包括药材的识别、贮藏、炮制、配伍使用及香料的和合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医学和香学的发展。同时还带到日本诸多中药材,包括沉香、檀香等香料。《唐大和上东征传》:“天宝二载十二月东下时,除用物、法器外,带有麝香廿脐、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檀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都有八百馀斤;又有毕、诃黎勒、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五百馀斤,蜂蜜十斛,甘蔗八十束。”日本人丹波康赖收集我国隋唐以前医籍内容加以汇编整理而成的《医心方》中,还保留有鉴真的“诃梨勒丸方”,该方中就有鸡舌香的应用。根据日本汉方野崎药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考证,至少有“细辛、芍药、附子、远志、黄芪、甘草、苦参、苍术、芜花、肉桂、川芎、玄参、当归”等36种药草是由鉴真带至日本,并传授应用方法。这些药材中,绝大多数可用于香品制作,在推动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日本香道的发展。日本现代社会流行的香道形式,保留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但其香道本质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变化依旧没有保留中国香道的精髓,中国香道的核心是讲究“香气”对人体的综合作用,包括药物疗效和养性养生的效果,讲究以“先天之气”养性,“后天之味”养命,重视阴阳平衡的调节。而日本香道在传承过程中逐渐重视香席的仪规和步骤,包括香料的选择和香具的制作。现在流传的日本香道更重视通过表演来愉悦身心,通过熏香来感染气氛。
作者:徐睿瑶 李俊德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