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为(60±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早期恢复。
【关键词】
脑梗死;优质护理;应用价值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造成脑血流及供氧不足,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1]。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疾病、脑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一般在安静状态或睡眠时发作,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前驱症状,如口角歪斜、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由于本病起病急、病情重,且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患者通常会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有研究表明,优质护理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2]。本研究就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并经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特征性临床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口角歪斜等,排除严重心、肝、肺疾病及精神障碍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61~83岁,平均(71±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72±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其科学饮食、合理用药,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优质心理护理由于脑梗死发病急骤,且病情较重,患者多存在失语、偏瘫等现象,因而其极易产生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同时给予其鼓励与支持,通过讲述成功病例增加其治疗信心,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改善预后效果。
1.2.2优质生活护理脑梗死常见于老年人,由于其身体素质较差,且活动不便,故应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护理,促进其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保持舒适卧位,并定时为其翻身、按摩,避免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同时,注意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1.2.3优质饮食护理合理安排患者日常饮食,应以高蛋白质食物为主,如豆类、鱼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减少高脂、高糖性食物的摄入。
1.2.4优质药物指导使用药物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科学服药,详细告知其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不良反应等,嘱其勿擅自换药或加减药物,同时密切注意其用药后情况,定期检查患者血常规,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1.2.5优质康复指导脑梗死患者通常留有后遗症,影响日常活动,为了减少后遗症,护理人员应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协助患者行抬腿运动、下床行走、口型训练等。
1.2.6优质健康教育脑梗死的发生与肥胖、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等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上述诱因的危害性,嘱其保持体重,控制血压,健康生活,从而提高预后效果[3]。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按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患者的肢体功能,总分0~100分,其中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低于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21±9)分、(22±9)分,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为(60±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极易导致患者残疾或病死,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脑梗死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同时也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临床治疗增加难度。同时,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在实施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对其的临床护理。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早期恢复。
临床实践证明,优质护理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的预后恢复[4]。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理念,指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高效、满意、优质、放心的护理服务,进而整体提升护理质量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的积极性;通过饮食护理,可以规范患者的饮食,为其补充充足营养;通过用药指导,可以促进患者规范服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生活护理,可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康复指导,可增强健患者的体质,提高其免疫力;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形成自我保健意识。总之,优质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晓红.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312-313.
[2]程洪燕.优质护理服务在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7-28.
[3]程玉峰,代建萍,杨玉佳.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7):1470-1471.
[4]舒赛.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2):6811-6812.
作者:苗力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