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7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对照两组患者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脊髓损伤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当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帮助患者调整术前状态,提高术中配合度,保证术后的康复有效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手术;应用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比较严重的骨折损伤。随着国家建筑与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相关事故的发生率持续增加,而该病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脊柱骨折是一种神经创伤,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1]。在出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之后需要在围术期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下面将对此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该病症的诊断标准。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6~69岁,平均(54.6±3.6)岁。研究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6~68岁,平均(54.2±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是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方面的治疗,做好口头手术健康宣教工作,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的情况,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患者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这些情况会导致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强烈波动,还有很多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甚至会有轻生思想。所以护理人员除了要帮助患者完成术前的相关检查,并配合医生做好术前一系列准备工作以外,还需要做好早期的心理护理工作。
1.2.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术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标明手术药品,检查急救药物储备,做好药品排序,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各项手术器械,保证器械设备摆放有助于手术操作,提高医师的配合度。结合手术方法要帮助患者做好体位调整便利手术的开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度。
1.2.3术后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尽快进行关节功能的锻炼,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问题的发生,而在锻炼当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结合患者术后的皮肤状况,配合患者进行翻身。在患者出院前也要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及锻炼当中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要求患者定期返院复诊。
1.3观察指标和效果评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脊髓损伤恢复水平及其并发症情况差异。其中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的评估运用ASIA脊髓分级标准,分成A、B、C、D、E这5个等级[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全部患者资料都经过准确核查和录入,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的归纳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分别用t、χ2检验,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脊髓损伤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包括感染1例,压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包括感染4例,静脉血栓2例,压疮3例,发生率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而在手术干预过程当中选取了良好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通过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患者的脊髓损伤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又进一步证明了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围术期综合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当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帮助患者调整术前状态,提高术中配合度,保证术后的康复有效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价值值得肯定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宗梅,陈正香.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8,30(9):824-825.
[2]杨华.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0):88-89.
[3]刘琳.30例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03-105.
作者:马婵 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