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药学专业教学改革论文3篇范文

药学专业教学改革论文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药学专业教学改革论文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药学专业教学改革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传统的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同理论课一样,药学专业的实验课也相应被分成各自独立的课程,割裂了各学科群内部基础实验课与专业实验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实际的实验教学效果极差。为此我们进行了药学专业各学科实验课程的整合。

1.建立以“药”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板块。

我们依据药学专业特点及新药研究开发的基本程序,将药学专业各课程的实验课重新整合为药学基础实验、药品生产实验和药品评价实验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数理统计等课程的实验,该板块的重点是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培养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第二板块包括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制药设备、波普解析等课程的实验,学生们通过药物的化学合成、天然药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修饰、中药复方的制备及各种制剂与剂型研究的实验,完成从原料药到药品的全过程的实验技能学习;第三板块包括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与药代动力学等课程的实验,通过各种检测手段与方法对原料与制剂的质量分析及其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过程的实验,掌握了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和进行重量监控的基本方法。通过三个板块的构建,各课程之间以“药”为纽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三基”的基础上,对药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跨学科多技能的综合训练,掌握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

2.改革实验内容,建立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药学专业实验课的基本实验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实验课程的整合编排,建立一体化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一体化实验优点是围绕“原料药的合成/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制剂与质量分析→活性评价”(它包括原料药的合成/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工艺优化、质量分析、药理试验、药物剂型确定、产品制备、质量控制等全过程的一体化)这一新药研发的思路来设置专业实验内容,充分地体现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系统性、科学性、创造性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和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验课。此外,利于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节省费用、时间及空间,有效地避免重复性实验内容。

二、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围绕“三中心”转,教师安排一切,学生处于被动、机械实验的状态,不利于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主动性。应该使学生在实验中“活”起来,据此,我们在实践中逐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1.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规划。

为了改变学生“按方抓药”的被动实验现状,我们在具体实施时让学生从实验准备开始,列出实验中所需试剂,查阅并制定试剂配制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前的试剂配制及实验预试等等,要求学生头脑中不能只是单纯的某一个步骤的知识,而是整个实验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方法、分析总结等都要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全面系统掌握药学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

2.设置平行实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对同一实验环节尽可能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先让学生拟定几个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再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以小科技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让学生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案的各自优劣,从中获得对药学相关知识的认知。比如:天然药物中提取纯化皂苷常用的方法有四种:(1)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2)乙醇提取,乙醚沉淀法;(3)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4)碱水提取,加酸沉淀法。但是大多数实验操作只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学生只需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法做,没有改进的余地,也不能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为此,我们在实施时将上述四种方法分别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分别比较四种提取分离方法所得皂苷收率的差异。让学生领会到,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科研成果的出现都是和一定的研究方法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认真探索、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

3.采用循环排列法组织实验教学。

我院药学专业为新办专业,近几年学校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由于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程多,所需仪器设备多,尽管有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但现有的仪器设备仍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按传统的方法组织教学,每组学生过多,势必会影响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设计了循环排列法进行实验教学,即几个实验同时开,学生按一定顺序分组循环实验的方法,多种仪器同时运转,几个教师分别指导,使学生达到2人一组,有的实验甚至是1人一组,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动手做完实验的全部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当场签字,确保每个学生真正是自己交出自己的实验报告。

4.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

近年来国内的很多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由于已经通过了GMP、GSP验收,所以传统的到医药企业参观实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规范化管理,很多企业不欢迎学生参观;另外根据国家药品法的规定,医院也相继取消了大输液的生产车间,只是生产一些简单的口服和外用制剂,而且各高等院校不可能耗资巨大来建立相应的生产车间供学生参观实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把实验过程按照原理讲解、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结果分析、课堂小结等环节制成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放映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大生产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多媒体也可以解决某些常规实验因为条件限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5.构建新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实验课程考评是对学习效果评定的手段,借此以督促学生培养严谨客观的科研态度、规范正确的操作手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它不仅是衡量实验教学水平,获取实验教学反馈信息,从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判断实验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行为进行外部控制与规范,激发学生的表现动机以调动其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为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分别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即:实验准备(30%)、实验过程(30%)、实验报告(20%)和答辩总结(20%)等拟定详细的评定细则,实施过程评价。通过及时记录学生每个过程的表现,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避免了实验考核的错判、漏判,防止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作弊现象,做到了打分时胸中有数。

作者:石孟琼杨文雁刘丹丹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

第二篇

1兴趣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爱上这门课是教学的第一步

以往的传统教学,无论你怎么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都不会爱上这门课,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才会不断地跟随老师探讨其中的奥妙。在课程引入的时候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奇特的现象作为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为什么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叶子在秋天会变成红色(让学生思考再回答,之后给出答案)?原来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植物会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是和它们所含有的化合物的结构分不开的,这些有颜色的化合物结构中都含有共轭体系,能够吸收紫外-可见光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颜色越深,证明其结构中的共轭体系越长。为什么中药红花在开花的初期颜色是淡黄色,开花中期是深黄色,而到了开花后期又变成了红色呢?原来也是因为结构的关系,化合物的结构发生了转化才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结构决定性质,结构是我们认识化合物的本质,那么要想表征化合物的结构,就要用到波谱学的手段,自然就要学好《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这门课。无论是四大谱学(UV、IR、NMR、MS)中的哪一种,其谱学行为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在IHNMR中,连氧基团质子受到氧原子的吸电子作用,化学位移与不连氧基团相比在低场;与苯环相连质子由于受到苯环的去屏蔽作用,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抓住了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就不难掌握其波谱特征。

2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课件制作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如适当加入一些动画(如flash)来阐述书本上枯燥、机械描述的光谱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抽象的理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3结合谱图进行讲解

大量的课堂练习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始终能将老师讲解的理论在课堂上得到应用,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但是要想找到系统的各类化合物的高质量的谱图是很困难的,往往文献中报道的化合物大多以波谱数据的形式呈现;在课本或者参考书中的谱图存在更新不及时(现代化的NMR仪的积分方法已经改变),远远落后于现代化的波谱学手段,用在教学中出现和实际应用有脱节现象,不利于现代化的教学,所以如何得到与时俱进地采用现代谱仪测试的高分辨图谱很关键。下面介绍几种获得高质量谱图的途径和方法。

3.1从标准的谱图库下载或者从科研实践中积累的谱图进行筛选。

3.2从国外的一些原版书籍中截取或者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及专业谱图库建设者合作,同时还能适当穿插部分英语教学。

3.3Chemdraw8.0模拟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并能给出化学位移的理论值:Chemdraw8.0(Combridgesoftware)是一款由美国剑桥软件公司开发的强有利的化学软件,在软件的主界面,画出化合物的结构并选择后,在工具栏中点击Struc-ture下面的Pridict1HNMRshiftor13CNMRshift,软件就会描绘出给定化合物的氢谱和碳谱图并计算出化学位移值。学生可以下载安装此款软件到自己的电脑中,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大量的化合物的模拟谱图解析,喜欢什么化合物就可以画什么化合物,非常有意思,学习变得轻松惬意。

4将《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和《中药化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本人从事中药学专业的《中药化学》和《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多年,对这两门课程的教学颇有感悟,《中药化学》研究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捡识、结构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化学结构的修饰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的结构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等。结构鉴定是其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化学结构的鉴定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波谱解析。所以这两门在教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药化学中的各类化学成分的表征和鉴定正是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手段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在中药化学课程讲解过程中占很重要的比例,而在《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这门课程中正好需要化合物的实例来辅佐教学,所以本人将《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和《中药化学》结合在一起,穿插教学,既可以节约课时,避免重复讲解又衔接不好的问题,更好地提高了两门课程的教学水平。例如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及天然药物中的常见结构类型,化学位移类型少,偶合关系明确,教学中以此类结构解析较易使学生掌握。

5实践教学和形成性考核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课上的谱图实战练习外,带领学生多接触光谱分析仪器,交给学生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让学生明白那些复杂的光谱数据是怎么测定出来的,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我们加大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比重,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案,采取闭卷+开卷+课堂表现=100分的形式(其中闭卷60%,开卷30%,课堂表现占10%),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作者:白玉华于春月申志英韩成花何法陈国有陈明刚辛萍侯丛佳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大庆市第五医院

第三篇

1药学专业PBL教学案例设计理念

好的教学案例应尽量多地蕴涵学生需掌握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有复杂、重构或预待解决的问题;好的教学案例应从真实情境中甄选,以提高授课对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建构较完整的知识。药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医学专业有较大区别,PBL教学案例设计应结合学生前期学习的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和后续课程(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药剂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新药研究与评价,等)的安排,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方式,使其既能很好地与前期所学习基础知识相衔接,又应增加药物相互作用、构效关系以及新药研究开发等内容,为后期课程做好铺垫。药学专业PBL教学案例设计应从整体出发,以体现出药理学在药学专业的桥梁课程特色。在具体的药理学课程PBL教学实施中,我们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了六个模块,包括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药理、内脏系统药理、内分泌系统药理、化学治疗药物药理。除总论外,每个模块通过几个案例进行PBL教学。案例设计在理念的指导下还应考虑以下原则。

2药学专业PBL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2.1案例紧扣教学目标的服务原则

案例应服务于教学。因此,案例需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设计。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下,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可将教学目标分解细化为不同类型的课堂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或价值观等分类目标。在编写案例的时候,可根据每个课堂的知识特点,确定相应教学目标。案例的叙述和问题提出均围绕课堂目标有序进行,避免学生将时间花费在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知识内容上。以“外周神经系统药物”模块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物教学中“急救病房中的休克病人抢救”为例,其教学目标有:①知识目标(掌握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构效关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②技能目标(拓展思维,对拟肾上腺素药物分类、药理作用、临床用途进行横向比较,培养理论推导能力);③方法目标(结合药物化学知识理解药物作用效果的学习方法)。因此,病例设计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可将病例中使用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化学结构的方式给出,重点启发学生认识化学结构的差异将影响药物体内过程、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从而达成各个分目标。

2.2案例承载学科知识的融合原则

有研究发现,以往所学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所获得的新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案例编写涉及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即有利于学生对前期知识的加深理解,促使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又可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了对新信息的掌握和理解。在“急救病房中的休克病人抢救”编写中,①案例第一幕描述涉及:引起休克的原因(病理生理)、休克发生时基本生理指标变化(生理学)、休克的药物治疗(临床药物学);②案例第二幕描述涉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化学结构(药物化学)、药物体内过程与给药方法(药代动力学与药剂学)、药物使用后病人病情变化(药效学)、休克治疗的其他药物(临床药理学、药物研究与开发),等。案例体现相关学科知识融合,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

2.3案例源于生活的真实原则

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的PBL案例才拥有灵魂。案例中的问题,应与学生日后所从事的专业情境相关。基于真实的情境问题案例,能够使学生有融入角色的共鸣,将学习置于复杂的、实际的预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最大求知欲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对案例进行重新整合、编辑和润色是很有必要,保证案例的意识性、典型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在“急救病房中的休克病人抢救”中,采用了二位真实病人的案例,第一位是女性卵巢癌患者Ⅱ期术后拟使用紫杉醇化疗,用药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20mg分两次口服,即用紫杉醇前12h用10mg,用紫杉醇前再用10mg,0.5h前静脉注射西咪替丁400mg,在静滴西咪替丁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第二位是中学生因淋雨后导致肺炎引发的感染性休克。从课堂的应用情况证实,该两个病例来源于真实病人,且第二位病例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学生在讨论分析中更为认真和激烈,认为自己正在进行一项真实的工作。因此,真实原则确实体现了“学以致用”。

2.4案例有利于教学的科学原则

为使案例撰写有利于教学,应重视以下三方面:一是案例描述应采用简单、易懂的通俗语言,最重要的是描述用语和影像图片要准确;二是案例叙述生动,能引人入胜,具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暗示,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细节,并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促进自主学习;三是案例的编写要符合用药治疗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临床特点。在“急救病房中的休克病人抢救”中,以视频的方式给出第一位病人首次使用紫杉醇化疗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以及过敏抗休克治疗后病人好转的情况。学生能直观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等休克症状,以及仪器测定脉搏(82次/min)、呼吸(27次/min)、血压(60/30mmHg)的方法,抗休克的药物治疗方法(静输10%葡萄糖溶液250ml+多巴胺40mg,同时给氧吸入,肌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异丙嗪25mg,静脉推入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信息。在描述第二位病人时,给出了肺炎的X光片显示双肺阴影的图片材料。这样使学生有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从而提高对案例的认知程度和获取细小环境的信息。使用两个不同休克类型的病例,暗示学生休克分型不同所使用药物不同,从而查阅资料,认识常用抗休克药物以及各有什么特点。

3药学专业PBL教学案例的撰写方式

教案撰写过程通常先解析学习目标、设计问题以回答拟学习的目标及内容;接下来将问题情境化,生动化及临床化,搜寻资料;最后制作学生版及教师版教案。一般该过程由教师来完成。在台湾和国内一些医科大学,多是由基础学科教师、临床教师和责任编辑共同撰写教案。这种需有多方参与的撰写方式,在某一学科中开展PBL教学案例的撰写是较难实施的。因此,结合上述案例设计理念和原则,在撰写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组采取了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方式完成案例撰写。该学科响应学校倡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要求,开设了“寻找案例”的第二课堂活动。活动由正进行临床实习的高年级学生参与。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跟着临床药师发现有意义的临床病例,然后再提供到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讨论。对有开发潜力的病案,教师会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下一步有针对性的信息收集,最终形成学生版和教师版的PBL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将用于下年级的PBL教学。

如在内分泌科实习的学生,提供了“一糖尿病患者的升血糖治疗”的奇怪案例。该案例涉及的女性患者,日常应用胰岛素诺和灵30R肌注并联合服用阿卡波糖治疗,治疗中出现夜间出汗增多,胸闷、头晕、乏力、焦虑、紧张、失眠,胃脘痛,并渐而出现昏迷,抽搐。入院后查血糖0.6mmol/L。治疗措施采用了静脉推注50%葡萄糖100ml,滴注10%葡萄糖500ml、适当补钾及维生素、吸氧等治疗后,神智转清。该组学生将病例在第二课堂活动上一提,立刻引起了其他小组学生的兴趣,大家都有了想进一步探究的意愿。同时,教师也认为该病例来源于真实生活,并蕴藏了多学科的知识(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代动力学与药剂学和临床药学的知识),可以很好地融合学科知识。因此决定将这案例引入到“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PBL教学中。接下的工作,一是按紧扣教学目标的服务原则设计了教学目标并拟定案例问题;二是按利于教学的科学原则,收集、整理、完善病例,包括病人情况的扩展、家族史、额外的检查和最初的治疗方案及病人的病情进展,治疗用药物变化,用药后评价,等。实践证明,通过由学生参与开发编写的案例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作者:岑彦艳陈晓红周红李斌蒋为薇覃容欣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理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