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医药发展试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结语,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基础、前瞻性和指导性、中医学在有意识地进步、中医乃仁术、中医治疗重视整体,提倡以人为本、有目的地,有方法地利用药物、医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本是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知识体系、要全面、深刻认识中医学,必然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理解、透彻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诊疗经验、临床思维,也才能做好学术继承、理论教学工作、现代医学模式已渐渐由原先的“生物模式”转移成“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说明现代医学已经逐渐重视环境和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这正证明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前瞻性和正确性、中医是否科学,并非一个简单的科学划界标准便能判定,但衡量标准的符合进一步论证了其科学性的所在,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从文化进步的角度对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从尊重科学的角度对中医药符合保罗·萨迦德提出的多元科学划界标准;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中医中药在保持生态平衡,防止土地沙化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从人道的角度:中医药提倡“仁”术,人性化治病;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中医中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文化;中医药发展;中医基础
近日,拜读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的一篇《告别中医中药》,其内容着实不能令吾等信服,故借此文以抒拙见。
在20世纪20年代,以胡适、鲁迅、梁启超为首的历史人物掀起了一股“废医热潮”,但中医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止,而是相继涌现了范文虎、陆仲安、祝味菊、曹颖甫、陆渊雷等名医。1920年,主张废医的胡适被诊断为“糖尿病”,经西医治疗一段时间未见起色。后由当时上海的名医陆仲安的一番诊治,竟得治愈。胡适曾在陆仲安的《秋室研经图》上题词:“……如果能使世界的医学者渐渐了解中国医学药的真正价值,这岂不是陆先生的大贡献吗?”无独有偶,大文豪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曾患阴道炎症,四处医治无效后经服乌鸡白凤丸而愈。可见,中医中药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如此尔等从文化、科学、生物、人道四方面来论述中医中药不仅现在,而且将来也是会永远存在和发展下去的。
1以文化进步的名义
1.1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基础
要全面、深刻认识中医学,必然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理解、透彻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诊疗经验、临床思维,也才能做好学术继承、理论教学工作。中国文化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从勤劳耕作出发建立了一整套精神原则……这是一种似浅实深、似散实精的文化遗产。如果认为割裂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联系,仅仅用现代科技、现代哲学、现代思维方式认识中医,将大大影响中医学的传承质量。因此我们也应当深刻看到,出现这种“反对中医”现象的社会基础和问题所在,思考应当如何避免出现更多这样的文化悲剧。在中医学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体系中,生命科学的结合互补明显地反映出来。有学者认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中医药学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生命哲学。正是这种亲缘关系,使中医学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这一丰腴的母体中,源源不断地吸收其营养,并将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紧密结合,不断积淀着深厚的内涵与功力,通过综合调治而获良好临床疗效的实绩,从而得以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名传四海的影响力。
1.2前瞻性和指导性
现代医学模式已渐渐由原先的“生物模式”转移成“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说明现代医学已经逐渐重视环境和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这正证明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前瞻性和正确性。“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就像自然界风调雨顺才能国泰民安一样,只有人体气血调和,才能保持“平人”无病的状态。反之,则天地之间风雨如晦,人体气血逆乱、百病丛生。因此中医的治疗,不是为了影响或者改变脏腑的内部结构,而是为了恢复其所储蓄的精微物质,恢复脏腑之间阴阳气血的平衡。
1.3中医学在有意识地进步
《希波克拉底文集》很宏大,但仅以字数衡量著作的价值,有失偏颇。中医的四大经典至今仍是当今中医学者的标杆。但是不是尊经崇古就不是发展进步了呢?我们认为,中医的发展应当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举例来说,《内经》问世以来,有汉朝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探求经旨后著成《伤寒杂病论》,其精辟的论述和效如桴鼓的方剂使得它被誉为“方书之祖”。至清时,郑钦安等人则从仲景重视阳气的观点中悟出了“阳主阴从”的思想,从而发展壮大成了名躁蓉城的“火神学派”,善姜、附等热药屡起沉苛,活人无数。而同属火神派的范中林老中医,在此基础上又大大扩充了仲景麻黄剂的运用范畴……。
中医发展的过程中,确实走过弯路。如果狭隘地认为中医现代化的后果就是中医被西化,那么中医的前景岌岌可危。张教授说过,“发炎就与中医里边的“上火”是一致的”,就是典型的中医掘墓人的结论。“上火”只是一种统称,中医应该区分是实火还是虚火,若是实火,宜用清热解毒药;若为虚火上浮,则应用附子、肉桂等引火归原。至于对人参的批评更是欠妥,中医用药向来都是建立在辨证论证的基础上。中医药从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到现代的《中医药大辞典》,不断有新的药物出现,也不断淘汰了一些没有明显疗效的药物,可以说中医药是在有意识的发展进步中的。
中医是否科学,并非一个简单的科学划界标准便能判定,但衡量标准的符合进一步论证了其科学性的所在。
2以人道的名义
2.1中医乃仁术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曲高和寡,譬如君子。从古至今,多少有志之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就主张为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身”。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中医药学正是懂得了人间的疾苦——“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才能具备“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情怀。
2.2中医治疗重视整体,提倡以人为本
中医学提倡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贯通联络内外上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体内受到某种刺激使脏腑功能发生异常变化时,便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反映于相应的体表部位。这种辨证方法以不破坏对象的整体性为前提,侧重于从综合辨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疾病的内外联系,符合客观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它既是黑箱理论的灵活运用,又包含着许多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科学的思想萌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辨证风格,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也正是它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的合理内核。中医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整体关注以及“治未病”,预防为主的观念,被循证医学再一次证明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3有目的地,有方法地利用药物
不管中药或者西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配伍应用,并运用多种炮制方法减毒增效。中药的使用强调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如北方寒冷,人多肌肤紧密,使用麻黄等发汗药时就要比南方人剂量大;久劳、久病之人体质虚弱,用药剂量就要小一些,不能男女老幼一概而论。宋《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须择土地之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道地药材的产区具有特殊的地质、气候、生态条件,须经过人们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疗效高。中医选药重视道地药材的运用,正是为人,为“仁”之体现。
3结语
医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本是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知识体系。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去除糟粕,保存精华。哥白尼“日心说”前,有谁会相信地球会绕着太阳转。难道说从错误中走来的天文学就是科学的,而集结了远古劳动人民智慧的朴素哲学理论日益完善成为圆满丰润的中医药就是欺骗了吗?区别的只是,天文数理学知识已经普及,而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任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华蓓苓.记陆仲安太老师治愈胡适糖尿病案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5:15.
[2]孟庆云.《秋室研经图》的题词—陆仲安治愈胡适“糖尿病”公案[J].中医药文化,2006,3:17.
[3]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442-443.
[4]胡森.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必要性及其思考[J].中医教育,ECM,2004,23(3):82.
[5]李庆生.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1:20-21.
[6]曹东义.不能忽视文化的积极意义——兼与杨振宁教授商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3.
[7]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J].医学与哲学,2006,27(4):14-17.
[8]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64.
[9]佚名.黄帝内经·素问·汤液论篇第十四[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37.
[10]冯世伦.中国百年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0-111.
[11]孙淑卿,林万莲.浅述中医药在抗击“非典”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03,16(12):684-685
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