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西医结合莨菪类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国外对莨菪类药(抗胆碱类药)研究趋于衰退和零星之时,我却对莨菪类药情有独钟,遵循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苦苦求索。今天有幸被同行推荐为莨菪类药研究带头人,被新闻媒体冠以“莨菪仙子”的花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把压力当动力,奋斗不止。
1往事悠悠,莨菪伴人生。中医古籍记载:莨菪又名天仙子,性毒,服其子,两眼发红,狂浪放荡。古时对莨菪药传奇式记载,给这类药蒙上了一层神奇面纱。近百年,中外学者对这类药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但多限于其抗胆碱药理作用。60年代初,我开始临床运用莨菪类药,采用东莨菪碱治疗乙脑呼吸衰竭和流脑休克,得益于钱潮和祝寿河老前辈。当时,二老创用阿托品治疗中毒型菌痢,山莨菪碱治疗暴发型流脑,获得很大成功。顺着先辈思路,70年代中后期,我扩展用药适应证的研究,创新用药方法,即以“化”为核心的莨菪疗法。当时,我通过自身试验,一次服用莨菪浸膏片100片(《药典》规定极量为5片)。80年代初,我集中精力从事莨菪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1983年浙江省科委和卫生厅请全国专家鉴定了我做的12项研究成果,取得了一致好评,在这一段时间40余篇,主编专著两本,参编专著多本。90年代我致力于莨菪类药戒毒研究,研究人员完成7000多例吸毒患者的脱瘾治疗和10余项戒毒基础研究,前后3次在全美药物依赖研究年会上宣读论文,获得国际上多种奖励,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发表10余篇戒毒研究论文,别树一帜的莨菪戒毒的发展,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
2重新认识药理,老药新用。莨菪类药除抗胆碱作用外,我们发现它有多种非M受体作用,如调节多种神经体液因子,钙拮抗、抗氧化、膜保护和改善微循环等新的药理作用,因此扩展了莨菪类药的适应证,初步统计有40余种疾病,如休克、河豚鱼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子痫、癫痫、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型肝炎等,明确提出“化”不是中毒,“莨菪化”是莨菪疗法的关键,用量的个体差异很大,重危患者和小儿耐受性高,莨菪类药用于戒毒是其适应证的一大突破,莨菪戒毒无痛苦,不成瘾、高效速效。我之所以能发现和发展莨菪类药戒毒,得益于近30年在学会组织协调下全国性莨菪类药的深入研究,得益于参加华东中药麻醉协作研究的经验,当吸毒泛滥时我抓住了契机。
3莨菪类药作为工具,叩开了微循环研究的大门。60年代初,我开始用蝌蚪尾巴观察微循环,并观察莨菪类药对微循环的影响,近30年全国微循环研究面广人多,现已基本弄清莨菪类药具有调节微血管,改善微血流流态、流速、流量,增强微动脉自律运动,减轻微血管渗漏,降低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性,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及白细胞附壁。莨菪类药对微血管和血流的多种奇妙作用得到了许多微循环研究者的青睐,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相结合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对多种疾病微循环障碍变化规律的认识,也找到了改善微循环障碍的有效药物。
4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实践。我依据临床观察、实验研究,汲取当代医学和哲学新成就,在80年代初我提出了信息—效应—能量的发病学理论,并用它阐述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和某些疑难杂症的共同发病机理。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则是中医重要理论和流派,早在50年代便成为中西医结合热门课题,70年代我把微循环障碍与气滞或气虚血瘀,改善微循环与活血化瘀相结合,为异病同治找基础,为瘀证找微观辨证指标。识证、立法,用方为医道三大关键,方在法中,法从证出。辨病、辨证或无病有证都是建立治则的依据。我国莨菪类药药源丰富,医疗应用渊源流长,富有民族特色,中西医结合吸取现代科学新技术,具有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