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评价方式范文

论“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评价方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评价方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论“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评价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诊断学”形成性评价不同评价方式的构建体系,制定形成性评价的最优构建方式。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月、2021年3月—7月,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汉)2017-2本科生60名(影像一班)、医学影像学(汉)2018-2本科生68名(影像二班);两个班级均使用第4版《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分别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授课,形成性评价指标占40%,期末测试占60%,按照不同构成体系进行形成性评价体系占比评价。分别实行:影像一班考勤10%,课后作业15%,课前测验15%(大题);影像二班考勤10%,课后作业15%,随堂测验15%(网络平台测试),对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影像一班综合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成绩明显高于影像二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采用不同的形成性评价构建体系,建立最适合学生的评价方式,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评价方式

0引言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包括X线、CT、MRI、超声及介入放射学等内容的综合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1]。它在临床上的需求量非常大、非常必要,作为一门临床学科,是各种临床专业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体制、教学模式都从该学科医师专业独立性的特点上,进行必要的尝试改革。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新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及时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教师为保证教学质量,适时调整教学手段与方法[2]。形成性评价具有评价方法和主体多样化的特点,可给教师及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反馈,通过这种模式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各个阶段实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方法与内容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及学习效果。为了紧密结合“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特点,探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在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和意义。本文研究“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不同评价方式,以期为“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提供更好的评价体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月医学影像学(汉)2017-2本科生60名(影像一班)、2021年3月—7月医学影像学(汉)2018-2本科生68名(影像二班);均使用第4版《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2方法

两种评价方法均行“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授课,形成性评价指标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形成性评价体系按照不同构成体系占比评价。分别实行:影像一班考勤10%,课后作业15%,课前测验15%(大题测试);影像二班考勤10%,课后作业15%,随堂测验15%(网络平台选择题测试),对学生进行测验。

1.3评价分析

将两个班级学生采用两种形成性评价方法评价,分别对两个班级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成绩(百分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数据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理论课综合性评价测试情况

不同综合性评价测试成绩分别为影像一班(86.03±0.73)分、影像二班(82.80±0.10)分,统计分析显示t=26.76、P=0.000(见表1)。两组学生理论课形成性评价测试情况:不同形成性评价测试成绩分别为影像一班(93.19±0.05)分、影像二班(91.57±0.31)分,统计分析显示t=26.48、P=0.000(见表2)。

2.2两组学生理论课测试情况比较

影像一班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影像二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逐步优化、规范评价体系和要求[3]。根据安德拉德(H.Andrade)提出的有效形成性评价需符合3项原则:(1)评价要融入教和学的过程中;(2)评价的结果是用于提高学习;(3)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4]。本研究通过不同占比的形成性评价手段,如课前大题测验或网络平台选择题测验、课后作业及考勤管理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两组评价效果的比较,影像一班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影像二班。通过成绩对比,发现一班的成绩明显好于二班。这与测试的项目有关,一班采用大题答题的方式,而二班采取选择题答题的形式。大题的回答要求较高,需要对知识点全面掌握并且牢记,才能完整作答,而选择题只需记住要点,对题目进行判断并选出正确答案即可。在难度上,一班的测验较二班更难,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较高。但是,这种方式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明显,学生更能主动地去学习。为何难度高的试题班级分数反而高?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学生的因素,还有一部分来自试卷的因素。答大题主要采用文字描述,只要能答个大概,都会得到相应的分数,失分率较低。而选择题的模式,对知识掌握要清楚,一旦出现偏差,就会造成不得分的后果,失分率较高。如何更科学地配置考试项目是今后搞好形成性评价的一个关键。课后作业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再巩固再复习;课前测验及随堂测验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上课和课下学习的效果,教师进行侧重讲解,并有根有据地对课程重点及难点再回顾再分析,学生能有的放矢地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考勤管理提高学生的自律性,规范上课纪律。因此,课后作业、测验及考勤管理都是有效构建评价体系的必备因素。形成性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及时、动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促使学生与教师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5]。形成性评价从期末考试成绩的关注逐步转移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增加自我效能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反馈机制也增加了学生对自身进步的关注。同时教师也可不断地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可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视PLB,CBL,TBL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从问题导向、分组合作、讨论学习等方法着手,对教与学的互动形成性评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均有提高。形成性评价各项设置仍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如何安排达到最优的效果,仍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目前采用的是考勤、课后作业和课前测验的组合模式。考勤占比达10%,既督促了学生按时上课,又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课后作业和课前测验成绩的加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最终成绩的弊端,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搞突击的现象。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看最终成绩,至于学生是否能真实掌握所学知识,教师不能做到真正了解。而形成性评价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引导教师能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有效地调整教学方法,因此为学生量身打造出最合适的教学模式。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教育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研究发现本研究两组的成绩均未达到“优”的水平,在教学中可尝试把示教课按照低占比融入形成性评价体系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理论课重点及难点知识。因此在构建“医学影像诊断学”形成性评价体系中,选取更好的适合学生及教师的评价方式,融入多种评价因素,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构建出最优评价体系。但形成性评价方法也需要不断地优化,要保证形成性评价判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以后,需要额外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并进行指导,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性和积极性,可使用必要的奖励制度;同时重视学生反馈和学情分析,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和改进,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作者:张曦 余莹莹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