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论文范文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论文

1结果

13例骨巨细胞瘤发病部位:脊柱4例均累及单个椎体,2例误诊为椎体结核,1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1例误诊为骨髓瘤;其余9例均为单侧发病,发生在髂骨3例,耻骨2例,跟骨2例,坐骨及下颌骨各1例,误诊为骨囊肿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转移瘤1例。

1.1X线表现:病变边缘清楚的8例,呈膨胀样破坏,皂泡样改变较典型,偏心性表现不明显,破坏区有少量分隔,病灶周围骨皮质变薄,边缘无硬化。边缘欠清的囊状骨破坏透亮区5例,其中周围见钻孔样改变者3例,周围软组织间隙模糊。累及脊柱者其中2例椎体附件骨质破坏,3例椎体破坏呈楔形改变。

1.2CT表现:7例患者中,髂骨2例,耻骨2例,脊柱2例,下颌骨1例,CT表现均为骨质膨胀性破坏,主要为囊性或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20~65Hu,其中4例可见骨性分隔,可以显示出病灶边缘的骨质硬化。2例脊椎肿瘤仅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椎体附件及椎间盘无破坏;发生在髂骨者周围软组织可见肿块,脂肪间隙模糊,1例位于髂骨者肿瘤实性成分居多,软组织肿块较大,误诊为转移瘤。

1.3MR征象:6例行MRI检查,脊柱2例、骨盆2例、跟骨2例。病变呈囊状膨胀性改变,在T1WI呈均匀低信号或中等信号,在T2WI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的中等及较高信号,部分可见分隔,表现为典型的鹅卵石征。发生于脊椎者病变信号相对均匀,本组病例均累及1个椎体,不同程度呈楔形改变,边界较为清楚,2例合并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肿瘤偏恶性,实性部分居多,表现为T1加权像上的不规则状软组织信号影,椎管及椎间盘受累及,增强扫描后病变明显为不均匀明显强化信号。2.4右侧髂骨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2讨论

骨巨细胞瘤是临床上常见的骨肿瘤,好发年龄为20~40岁的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肿瘤组织来源不明,主要成分为多核巨细胞和梭形间质细胞,多数学者认为,该肿瘤起源于单核基质细胞,而非巨细胞本身[2]。病理上将骨巨细胞瘤分为3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侵袭性即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Ⅲ级为恶性或恶变,恶性骨巨细胞瘤又称为骨巨细胞肉瘤[3]。常规通过X线可对发生于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骨巨细胞瘤进行初步诊断,但是对于发生在其他不规则骨的骨巨细胞瘤由于组织相互重叠,且周围组织结构细小,或解剖部位复杂,单纯依靠X线易造成误诊及漏诊。CT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的骨质破坏范围、位置及程度,通过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图像可以直观显示肿瘤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骨皮质变薄、中断、病灶内分割的具体形态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所示典型的皂泡样改变在CT上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内残留骨小梁形成的骨嵴[4],CT对骨壳的完整性及软组织肿块的正确判断影响到骨巨细胞瘤的分级,良性骨巨细胞瘤边缘骨壳完整或部分消失,主要是膨胀性生长,溶骨性破坏,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侵袭性骨巨细胞瘤表现为虫蚀样、钻孔样骨质破坏,肿瘤边缘不规则,向周围软组织浸润,因此对肿瘤的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MRI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更清楚地显示出肿瘤的边界,尤其是对于发生于脊柱部位的侵袭性骨巨细胞瘤,可判断肿瘤对椎管、神经根的累及程度。MRI对骨皮质、骨嵴及钙化的显示不及CT及X线敏感,因此不能完全依靠MRI检查做出诊断。

位于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长管状骨大致相仿,表现为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或溶骨性骨质破坏,而溶骨性破坏更为显著,病灶内无钙化,可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本组2例发生于髂骨的病例骨壳残缺,形成的软组织肿块与骨膨胀程度不成比例,当肿瘤突破骨质向外生长,形成的软组织肿块较大时会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与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相比有以下特点: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但偏心性表现不典型,破坏的骨质边缘欠光整;肿瘤形成的软组织肿块较大时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失去骨巨细胞瘤固有特征[5]。本组病例中仅发生于髂骨的3例表现为典型的皂泡样骨质改变,并可见骨性分割,位于其他部位者由于部位不规则,骨巨细胞瘤的典型表现难以表现。骨巨细胞瘤血供丰富,尤其是实性成分居多时,增强扫描后肿瘤内部及间隔多明显强化。笔者认为,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由于缺少特征性表现,部分病变经强化后可显示出特征性的“皂泡样”改变,而且肿瘤血供丰富的特点易与其他良性骨肿瘤性病变相鉴别。MRI应行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于肿瘤周围软组织的显示可以更加清晰显示,结合CT多平面重建图像就可以更准确地观察肿瘤的范围及软组织侵犯情况,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同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在不规则骨发生的骨巨细胞瘤表现不典型时,应注意与以下病变鉴别。

①动脉瘤样骨囊肿:膨胀性表现呈多房型的骨巨细胞瘤易误诊为此病,动脉瘤样骨囊肿常发生在20岁以下,发生部位以椎骨及扁骨多见,CT和MRI显示的多个液-液平面为特征表现,且病变实性成分少;而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出现液-液平面者较少,有文献报道当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时可出现此征象[7]。②嗜酸性肉芽肿: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颅骨多累及,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一般见不到钙化灶,在颅骨常呈特征性的“地图样”骨质破坏,发生于椎体者需仔细鉴别,病变很少侵及附件,一般不形成明显肿块,本组病例中1例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未见硬化,CT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③脊柱结核:针对位于脊柱的病变,当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及局部软组织肿块时易误诊,但结核形成的冷脓肿位于椎旁,椎间盘常有破坏,骨巨细胞瘤的软组织肿块与骨质相连,与结核病变不符,本组病例中2例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术前CT及MRI误诊为结核。④转移瘤:多见于有原发肿瘤病史者,病灶常多发,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的转移瘤因出现膨胀性破坏及软组织肿块,转移瘤往往以浸润性生长为主,膨胀性改变少见,边缘不清,因此当骨巨细胞瘤位于椎脊柱时,肿瘤溶骨性破坏严重导致椎体压缩,单纯依靠X线检查易误诊为转移瘤。⑤骨髓瘤:脊椎及颅骨多见,多发骨髓瘤容易鉴别,常表现为穿凿样及蜂窝状骨质破坏,依靠X线、CT基本可以鉴别诊断,位于脊柱者约5%为单发,与骨巨细胞瘤表现相似,呈溶骨性破坏,但常合并骨质疏松改变及病理性骨折,形成软组织肿块者少见,椎体附件一般不受累。总之,发生在不规则骨的骨巨细胞瘤多数具有长管状骨病变的一般特征,但由于其病变部位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在X线初步筛选的基础上,结合CT、MRI可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学荣赵贵郭艳孙自发李建国袁志祥刘建军单位: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学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