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鼻甲骨距离影像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作者在读研究生期间),临床诊断为慢性鼻窦炎病人并经CT确认的844例资料,从冠状位中挑选以2mm层厚保存的CT扫描资料90例病人,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8~72岁。对照组30例非鼻窦炎病人为突发性耳聋2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1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5~65岁。
1.2CT扫描条件
CT机为SEIMENSSOMATOMPLUS_S型。病人取仰卧头过伸位,以听-眦线为基线,扫描平面与硬腭垂直,以2mm层厚连续薄层扫描,范围由鼻前棘至蝶窦后缘。窗宽为400Hu,窗位40Hu,电流210mA,电压120kV。未采用增强扫描。
1.3测量方法
参照Ummat等[4]和Medina等[5]的方法进行观察测量。测量器材为EIMENSSOMATOMPLUS_S型CT工作站上的电脑尺(准确度0.1mm)。观察钩突与中鼻甲的最短骨性距离。测量指标多数在第10~20层之间即距前鼻棘约20~40mm之间。鼻前棘至蝶窦后缘大约7cm左右,以2mm为一层进行扫描,每个病人约含30~40幅CT图像,钩突平均长为14~20mm,大约第10层面开始出现至20层面消失。显示钩突与中鼻甲骨性标志各个层面上分别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可得10~20个数据,取最小值作为钩突与中鼻甲的最短骨性距离。
1.4鼻窦炎分型
根据CT资料把侵犯上额窦、前组筛窦及额窦的定为前组鼻窦炎,同时侵犯后组筛窦及蝶窦的为全组鼻窦炎。把90例慢性鼻窦炎分为前组鼻窦炎和全组鼻窦炎两组。其中前组鼻窦炎33例,全组鼻窦炎57例。
2结果
钩突与中鼻甲的最短骨性距离测量数据见表1,2;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之间,中鼻道骨性宽度的差异及全组鼻窦炎组与前组鼻窦炎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鼻窦炎和非鼻窦炎病人测量值(略)表2前组鼻窦炎与全组鼻窦炎的测量值(略)
3讨论
事实上,钩突和中鼻甲的解剖变异,例如钩突内倾、外翻、气化、高度改变,或者中鼻甲气化、曲线反常,都会影响中鼻道宽度,后者也可以以钩突与中鼻甲之间的距离来进行量化描述。国内外学者对钩突及中鼻甲的研究大多采用直观描述的方法[6]。中鼻道的宽度,也就是钩突与中鼻甲的骨性距离测量;郎军添等[7]曾经报道,他的测量方法是在第10层,即大约钩突刚开始出现的层面,距前鼻棘约20mm,沿钩突内上端作一水平线,测量该线上钩突尖端至中鼻甲外侧面的距离。结果发现鼻窦炎与非鼻窦炎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郎军添等测量的是固定层面上钩突与中鼻甲之间的距离,不一定为最短距离。本研究试图测量钩突与中鼻甲之间的最短距离。因此,作者设计了测量方法,测量冠状位CT片上的多个层面,一般为10~20层,距前鼻棘20~40mm,可得10~20数据,取最小值作为钩突与中鼻甲之间的最短骨性距离。作者发现,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比较,中鼻道的骨性宽度差异无显著性。而且在鼻窦炎病人中,全组鼻窦炎与前组鼻窦炎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说明中鼻道的骨性宽度与慢性鼻窦炎有无、以及程度的轻重无相关。
骨性宽度与钩突和中鼻甲的解剖变异有直接的关系。钩突位于泪骨、筛骨、额骨、上颌骨的交界处,其比邻关系十分复杂。钩突的头端向上附着方式有三种:(1)向上连接筛板;(2)向内附着中鼻甲;(3)向外附着于纸样板。廖建春等[2]报道鼻窦炎患者中附着于纸样板的钩突比例明显偏高,而非鼻窦炎中三种类型大致相同。此外,钩突的高度(筛漏斗的长度)钩突的角度(钩突的长轴与鼻腔外侧壁的夹角)在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中有明显差异。中鼻道的骨性宽度和钩突的高度以及钩突的角度有相关性。中鼻甲附着于鼻腔外侧壁,位于上下鼻甲之间,平均长为39mm,宽为11mm。其游离缘弯曲,中鼻甲的形状改变主要有气化和曲线反常。中鼻甲曲线反常是指中鼻甲后部与前部相近,出现过度外扩现象,造成中鼻甲堵塞中鼻道,从而容易发生慢性鼻窦炎。中鼻甲气化是中鼻甲最常见的解剖变异,通常多数被后筛气化,气化中鼻甲和曲线反常都可以影响中鼻道的宽度,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引流。以此推测,钩突与中鼻甲之间最短的骨性距离,也就是骨性中鼻道的宽度可能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相关。
本研究并未证实该理论上的推测,说明在慢性鼻窦炎病人中,中鼻道的骨性狭窄可能并不存在,可能以软组织肿胀挤压引起的狭窄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讲鼻内镜手术治疗时并不一定需要切除某些骨性结构,例如钩突。传统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手术,部分切除中鼻甲不可缺少。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时,切除钩突是第一步,中鼻甲在大多情况下可以保留。随着对慢性鼻窦炎病人中鼻道骨性狭窄是否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后,钩突切除的必要性也值得讨论。可能有些鼻窦炎病人确实存在解剖变异,如钩突、中鼻甲、筛泡。这些解剖变异可能也确实造成了中鼻道骨性狭窄,不仅容易发生鼻窦炎,而且使鼻窦炎难治。但是反复的鼻窦炎继发性改变,使中鼻道软组织肿胀、增厚、息肉样变,软组织的挤压是否可能使原来存在的骨性狭窄又变宽?如果是这样,那么理论上说全组鼻窦炎与前组鼻窦炎的骨性中鼻道应该存在差异,然而实际测量结果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这就又引出一个问题,是否本实验的敏感度不够高,或者病人数不够多,两组病人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冠状位的CT薄层扫描仍然不够薄等。将来是否可以运用三维立体成像来进行更准确的测量,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