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范文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

1X线表现

1.1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是以一个大叶或肺段发病,它是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95%以上是肺炎双球菌致病,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常见于青壮年。起病急,以突起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为特征,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1.1.1充血期一般在发病6~12h,即病变初期,病变初时的充血期X线可无明显变化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病变区肺密度稍增高,呈磨玻璃状,应继续观察。病变继续进展,肺野透亮度稍降低或在病变区出现极淡的云雾状阴影。下叶肺炎可有同侧的膈肌升高、运动受限等,透视时如不仔细观察很容易忽略。

1.1.2实变期发病12~24h后,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胸片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病变轮廓与肺叶或肺段形态相符合,有时在致密的阴影中还可见到“空气支气管征”。炎性实变的肺叶体积一般与正常时相等,是由于肺泡内有渗出液及红、白细胞的存在,有时体积可略大于正常肺叶,使相应的叶间裂稍凸。由于粘稠的分泌物阻塞病变区的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也不少见,尤其是上叶肺炎。肺炎早期或恢复期肺叶的收缩可能是由于纤维素性渗出所致。肺体积稍有缩小,相应的叶间裂稍凹陷。若有少量胸膜渗出液,可见肋膈角变钝。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大叶性实变已较少见,常表现为节段性肺实变,称节段性肺炎.

1.1.3消散期X线阴影吸收晚于临床症状消失3~10d后,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先从边缘开始,病变多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进一步吸收后病区出现索条状影及增粗的肺纹理,偶可机化而演变为机化性肺炎。一般2周内可完全吸收,少数遗留叶间胸膜增厚。也有少数病例,特别是老年患者病变的吸收消散可延长到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很少一部分病例因长期不吸收而演变为机化性肺炎、慢性肺炎或慢性肺化脓症。

1.2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又名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幼儿、老年人或体弱者。临床上常表现为高热。此病可由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蔓延而来。病理改变是支气管炎及其周围肺泡的炎症,即小叶性实变。X线表现可分为支气管及周围间质炎性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以两中下肺野较显著。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支气管周围肺炎,表现为两下肺野中内带不规则的小片或斑片状阴影,有时可融合成大片阴影。部分患者可出现肺气肿或肺不张征象(常见于小儿)。小儿患者常见肺门影增大、模糊。当炎症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时。易形成慢性炎症或支气管扩张;融合成片的炎症长期不吸收可发展为机化性肺炎:若波及胸腔则形成脓胸,表现为胸腔积液或液气胸。

1.3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致病,其中大多数病例就是过去所谓的“非典型肺炎”。本病多见于冬春之交和夏末秋初,好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常为散发,但也可在学校或部队等集体单位中流行。

X线表现很不典型,多数病变按肺段分布,下叶多见,其次为上叶。早期呈间质性炎症改变,肺纹理增多、模糊,或与网状阴影并存。数日后,出现局限性炎性实变;在肺下野或上野,形成密度稍高的斑点和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部分密度更淡;也可见从肺门向肺野外围伸展的扇形阴影,近肺门较浓,外缘逐渐变淡。其中可夹杂条索或斑点影。病变多局限于肺段内,一般不超过肺叶。有时出现少量胸腔积液,分布于肋膈角区。病灶一般1~3周后吸收、消散,在实变灶吸收后可见肺纹理增强现象。

1.4过敏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又称吕弗氏综合征,系指机体对某种物质的过敏反应所引起的肺部病变,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肺内嗜酸粒细胞浸润及血管神经性水肿。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仅在X线检查偶尔发现,多数患者症状非常轻微,以干咳为主或有少量痰,也可有乏力、低热、胸部不适等症状。

X线可表现多种多样,一般病灶表现为密度淡而呈云雾状浸润性阴影,边缘模糊,其中仍可见到肺纹理,病灶可为单个或多个,单侧或双侧。病灶变化极为迅速,在1周内旧病灶消散,新病灶又在其他肺野出现,这种“游走性”病灶为本症之特征。病灶呈粟粒状、小结节状改变,密度较淡,也可反复发作、急性发作与缓解交替,此类变化为亚急性期时的特点,大部分病灶2~4周内完全吸收。有时在病灶内出现假性空洞,系小支气管阻塞后,远端出现局限性肺气肿所致。如完全阻塞支气管则形成局限性肺不张。另外,肺部阴影可呈小结节状,类似结核病的早期浸润,也可以显示多数囊肿样阴影或大叶性分布的浓厚阴影,也可显示为粟粒状结节阴影散布于两肺的内、中带,而肺外围、肺尖及肺底均清晰。病变到慢性期,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化、网格状影直至蜂窝影改变。

1.5间质性肺炎肺纹理改变为主: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或呈网状。

2CT表现

2.1大叶性性肺炎不同病理阶段的CT表现不同,充血期可见病变区呈磨玻璃状的淡薄片状阴影,边缘模糊。病变区血管仍清晰可见。实变期表现为局部大片状高密度影,累及范围与肺叶或肺段的形态大致吻合,病灶边缘模糊(以叶间裂为界的边缘清楚且光滑),其内密度可均匀或稍不均匀,CT值约20HU左右,常可见典型的空气支气管征。吸收期CT表现变化较大,常见不规则条索状或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欠均匀。

2.2小叶性肺炎病变早期可仅表现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据此征象不能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纹理增多与网状影并存提示肺间质性肺炎。病灶影为肺间质性炎症或肺泡炎表现。两肺中下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沿支气管分布的结节或小片实变影边缘较模糊,多个小片状阴影可能合成大片状。有时在小片状影间,可见1~2cm类圆形过度充气影。

2.3间质性肺炎早期或轻度者表现为两侧肺野弥漫的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有磨玻璃样淡薄片状阴影。较重者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小叶间隔增厚明显,互相交织呈网状改变,并可伴有散在小斑片状实变阴影。可伴有弥漫性肺气肿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2.4阻塞性肺炎CT增强扫描很重要,易于在阻塞性肺炎的低密度实变区内发现相对高密度的中央型肺癌的肿块影。若肿瘤阻塞引起了肺不张,由于肺血管的聚集,增强后肺组织虽可有强化,但肿块影的增强密度较前者更高。当肺实质与肿块影密度相近时,则不易区分。感染性引起的阻塞性肺炎则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增强后CT扫描显示病变密度较高,相近或高于肌肉组织密度,且不均匀,因此以上两种病变与大叶型肺泡细胞癌及原发性肺淋巴瘤较易鉴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