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学影像存储建设问题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PACS建设规划
PACS建设依据医院的整体素质,包括经济实力、设备条件、人员素质等综合因素考虑,尤其应注意与CIS的衔接问题。应该整体规划,分步建设,切忌搞一步到位,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PACS每年不断有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出,因此不存在一步到位的终极解决方案。PACS规划与实施应紧密结合,有明确的具体目标,PACS建设关键要看使用的效果,准备建设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用最低的投入实现具体明确的目标,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比。目前miniPACS非常热,说明各单位均在积极地参与和尝试。miniPACS局限于放射科内一部分设备实现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相对比较简单,可通过miniPACS的建设,用少量的投资积极取得经验。但是,miniPACS建设的最大问题就是与CIS的衔接和今后的扩展升级问题。PACS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病人的基本信息以及所属部门的信息应该来源于CIS,放射科医生使用PACS进行图像处理和作诊断报告时,需要得到电子病历中的其他相关资料,同时PACS的医学影像资料最终要返回到医生工作站,成为电子病历的一部分。要实现PACS和CIS数据的相互传递和共享,必须设计统一的系统框架。在医院尚未建立CIS的情况下,先行建设PACS将面临今后如何与CIS联接的问题。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很多医院由于没有经验,缺乏整体的规划,建设PACS时没有考虑与CIS的对接。随着PACS数据量的大量积累,这种对接将会非常困难,造成已有的影像数据不能共享和利用,最终将使PACS成为实际上的信息孤岛,造成投资和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PACS建设与放射科管理模式的转变
PACS建设应与放射科管理模式的转变相呼应,不是花钱买了一堆设备就算建成了PACS、提高了放射科的水平,关键是通过PACS的建设,调整和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加速医学影像设备的合理利用,提高人员的全面综合素质,有利于医教研的全面发展,实现从传统放射学向医学影像学的转化。目前,不少单位放射科与其他医学影像部门相互独立,没有业务交流,成为信息的孤岛,建设PACS就是要打破这种自我封闭,让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流动起来,充分发挥PACS的信息资源优势,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针对PACS的特点调整原有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建立人员培训和培养机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包括各种应急措施(如单机运行等),责任落实到人。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设立专门PACS技术保障人员,确保系统24h不间断地运行。一句话,买了要用,用要用好。
三、PACS建设的标准化
目前医学数字影像通讯(DICOM)标准3•0已经成为PACS和医学影像设备的通用标准,大多数厂家的设备均支持DICOM3•0,目前该标准已经成为PACS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PACS的标准化不仅包括DICOM3•0,病人的基本信息、所属部门、设备分类、检查项目名称、检查部位、诊断名称等也必须标准化。标准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PACS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潜在危险。首先DICOM3•0缺乏中文版,国外绝大多数影像设备不接受中文资料的输入,结果PACS、放射学信息系统(RIS)、CIS中病人基本信息等重复录入,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最终在CIS无法获得病人有关的医学影像资料。由于国家没有颁布PACS的数据字典标准,各家医院的PACS、RIS、CIS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医学影像资料的交流,造成投入的巨大浪费。另外,我国仍然使用国际疾病编码(ICD)-9/ICD-10作为疾病诊断的标准编码,但是它们主要用于病案管理,针对的是疾病分类,并不完全适用于临床。如果采用ICD-9/ICD-10作为放射科诊断标准,可能会造成放射科大量的临床诊断无法表达,影响PACS和(或)RIS的正常使用。
四、PACS中图像的后处理
PACS的原意是为放射科解决医学影像资料的传输与存储,但这不是放射科医生的最终目的。能确实、有效地利用PACS对大量的原始医学影像资料进行过滤筛选,以获得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中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快速简便的检索,使大家感到很方便,都乐于使用,这样才能发挥PACS的效益。同时,利用PACS提供的影像工作站和各种专业化软件工具,对影像资料进一步加工处理,挖掘原始影像资料内在的、深层次的信息也是PACS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趋势是从简单通用逐步转向专业化,从一般的影像浏览工作站功能(如放大缩小、调窗宽窗位、测量等)逐步发展到三维重建(多层面重建、表面遮盖法、仿真内窥镜、最大密度投影等)、图像融合、图像识别及计算机辅助诊断等。
五、关于实现无胶片化的问题
PACS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医学影像资料的全数字化、无胶片化。从国际上看,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无胶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欧美等国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虽然很多医院PACS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很高,但是医院各个影像使用部门充分考虑了胶片的存在。我国的PACS无胶片化研究已经启动,但是,要实现真正的无胶片化还需要有一比较长的过程,一是我国医院PACS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医院目前还是空白,即使已建成者也多属于部分设备联接,而且医院CIS建设水平不高,无法保证所有医学影像信息在医院每个需要的地点都能顺利获得。二是PACS大容量存储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还没有经受时间的考验,各种应急方案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三是放射科和临床医生的适应情况、可接受的程度还需要逐步地提高。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不宜过度炒作无胶片化,而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在实用性和易用性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