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美国医学教育体制临床启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教育时间长专科执业医师需要经过11—16年的教育和培训。医学院学生前2年主要学习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医学课程,后2年进行内科、外科、精神病科以及家庭医生科等临床专业训练,最后1年主要准备全美医师资格考试,通过者可获得医师执照。但要成为专科医生,还要经过8年专业定向临床训练,前4年为住院医师培训(Internship/ResidenciesTraining),后4年为专科医师培训(FellowshipTraining),通过资格考试才能获得临床专科医师资格。
1.2教学模式新一是接触病人时间早,学生从入学第一年起就直接接触病人,较早树立起临床整体思维的概念。二是教学手段新,计算机模拟系统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教学,可模拟心脏病、呼吸衰竭、休克等临床症状,学生可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救治前后“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系统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等[1]。三是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多,学生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除准备全美医师资格考试外,根据自身的爱好、就业意向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科室进行学习轮转,为进入专科临床培训做准备。
1.3获取执业资格难获得专科医师资格要经过全美医师资格委员会(USMLE)、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及医学专科委员会组织的多次考试。此外,根据医师行医和受教育的情况,行医资格和专科医师证书还要定期审核[2]。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科学习结束时,医学院校要对学生的医学道德进行检测,由医学院组成专家评估小组,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医疗法规及规定、循证医学相关内容、对待病人的耐心程度以及紧急状态下如何对病人进行处置等进行评估,不合格者将无法进入后续课程学习。
2我国临床医学院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看多做少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大组授课,小组实习”是主要教学形式,学生直接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时,带教老师怕学生处置不当导致医疗纠纷;病人怕学生经验不足延误治疗;学生怕承担医疗风险而缺乏信心,造成了实习学生看多做少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运用高科技教学手段构建由基础知识到临床实际的桥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教师及病人的不放心,达到实习的预期目的。
2.2教多放少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各学科点的实习时间相对平均且安排得较满,由于科室力量不同,造成了学生在有的科室“吃不饱”,在有的科室“吃不了”;学生没有闲暇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室深入了解,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3考多评少法律法规及医德缺少测评对学生的考核多以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为主,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没有被列入测评和毕业审核的范畴,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要对这部分内容补课。
3思考
3.1利用计算机教学平台搭建教学桥梁为了使学生顺利由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实际,应加快教学软件研发。教学软件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不仅要考虑疾病的共性,还要考虑其特异性,有利于学生系统、熟练地掌握各类疾病的特点,培养临床整体思维能力。
3.2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科室进行深入了解适当给学生一些自主时间,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室进行较多的了解,调动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是,时间应多长、学员如何管理、科室能否承受、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等,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讨。
3.3法律法规列入测评和毕业审核的范畴将医疗法律法规列入授课内容并严格考核,将使学生始终以医疗法律法规约束自身的医疗行为;始终以医德医风的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始终用循证医学方法探索诊治疾病的最佳手段。这不仅是医学院校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目的,也是医疗卫生发展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