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学双语教学路径范文

医学双语教学路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学双语教学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医学双语教学路径

1双语教学的内涵及目的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1]。我国目前推崇的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的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活动。它要求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以避免由于语言障碍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困难而影响教学效果。双语教学可分为三种形式[2]:浸入式双语教学:学校只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保持式双语教学:由学生刚入学时完全使用母语教学,逐渐过渡到部分学科使用外语教学,而其他学科仍保持母语教学;过渡式双语教学:由入学时部分或完全使用母语教学,逐步转变为只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不管哪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其目的都是通过把外语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一种外语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外语表达水平接近甚至达到母语水平。

2医学双语教学的历史见证

全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已开展了一段时间。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如何,说法褒贬不一。自然有人对医学双语教学的前景产生了怀疑。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知道,医学双语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解放前,地处长沙的湘雅医学院就一直实行浸入式双语教学(全英语教学),造就了汤飞凡、张孝骞、谢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海内外医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享有“北协和,南湘雅”之盛誉。解放后,在反帝反封建、奉扬本土文化的浪潮中,医学双语教学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湘雅医学院的领导层意识到造就一批精通英语的医学工作者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湘雅医学院(当时的湖南医学院)又于1981年开始招收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进入英语医学班学习,学制为6年。

由于当时的中学英语教学才开始走向正规,整体英语水平还不太高,因此,在入学后第1年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英语强化训练。在随后的几年学习中,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结合自编的教学提纲,集中各医学学科的精英(如生理学的周衍椒教授、药理学的陈修教授和郭兆贵教授、外科学的韩明教授等)进行近乎全英文的医学授课(浸入式双语教学)。曾经也有人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表示怀疑,因而对首届英语医学班的学生进行了出其不意的检测———临考前几天突然宣布考常规临床医学班(中文班)的试卷。结果证明:英语医学班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一点也不比其他学生差。在英语医学班的影响下,全校掀起了英语学习的热潮,创办了英语角,形成了较好的英语交流的氛围。但是,英语医学班却因为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均出国深造、未能报效祖国而于1990年停止招生。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不正说明这种国际交流型人才的奇缺和这种双语教学的模式能很好地与国际接轨吗?!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当初怕“肥水流入外人田”而取消这种教学模式,而是总结经验、进行全面推广,现在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3医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我国对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城镇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已提到相当高的议事日程上来。医学院由于生源广、录取要求高,多数学生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较高的英语读和写的能力,所以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比例较高。这就为医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为数不少的医学毕业生(包括过六级者)的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尤其对医学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述力差,无法顺利地与国际友人进行交流、沟通。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未形成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不习惯用英语思维所造成的。在医学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可在常规学习中,不断给医学生予英语语言刺激,让学生逐渐习惯用英语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因此,医学院校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使我国的生命科学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一直在推进双语教学,并根据各自的特点总结出适合当地情况的双语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曾幸运地进入湘雅医学院首届英语医学班学习而受益于双语教学,而后又有幸地成为英语医学班双语教学的实施者,对双语教学的感触颇深。笔者认为在医学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利大于弊。

4目前医学院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4]

不可否认,双语教学师资及配套教材的缺乏是目前医学双语教学的最大困难。双语教学对医学专业课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当高,不仅要求他们精通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要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配备较强的师资力量。怎样解决师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利用现有师资中英语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双语教学任务,并对教师进行定期英语培训,有条件的还可让教师参加短期出国培训。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归国访问学者这一宝贵的资源:医学院出国访问学者较多,而近年来归国的学者也越来越多;这些学者在自然的英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较长一段时间后,英语的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掌握了一些医学领域的国际先进知识和技术,这些学者无疑是极具潜力的双语教学师资宝藏。双语教学最好是用英文原版医学教材。原版教材的编写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实用性强,且更新快、融入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

但英文原版医学教材价格昂贵,甚至在国外,一部分学生都是从学长手中购买折价的二手教材使用,加上医学院的学制长、课程多,因此,在国内普及原版教材目前来说可能性不大。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为有经济能力的学生订购原版教材,并在图书馆放置一些成套的原版教材供教师和学生阅读;同时还可组织各学科的精英改编或编写包含各学科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的、符合我国教学方式的简便英文教材供学生使用。

5医学双语教学的模式[3]

在各医学学科的教材中,早就有关键专业术语的英语单词的标注。这些有限的专业英语单词早已被融入专业课的讲授中。实践证明:在用中文讲授专业课时,仅加入少量的专业英语词汇效果不佳。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属于正在推广的双语教学的范畴。由于医学院的学生中相当一大部分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因此,医学双语教学主要可采用过渡式双语教学和浸入式双语教学两种模式。鉴于目前较多医学院的师资对于有较充足的时间准备的板书多能胜任,难的是用正确、流利、通俗的英语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应尽可能百分之百使用英文板书。在英语讲授方面,各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教学模式。

5.1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实用于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把它应用于整个医学教学过程,就是在一些有条件的学科首先采用双语教学,并逐步带动其他学科的双语教学。在实际应用这一模式时,我们也可以把它应用到学科的范畴,即某一学科的双语教学由部分章节英语讲解过渡到全部内容用英语讲解。如把它应用到章节的范畴,就意味着可随着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某一章节的讲授中,由用部分英语讲解转变为全英语讲解。

5.2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近乎全英文的讲授模式是双语教学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但目前完全使用这种模式仍然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可以在有条件的学科先实施全英文浸入式教学模式,而在条件不成熟的学科则可由过渡式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浸入式教学模式。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范畴缩小到学科的章节,即能胜任的教师讲授的章节使用浸入式教学模式,而其他教师可先用过渡型教学模式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浸入式教学模式时不完全排除汉语。授课难点可适当地用中文加以说明、帮助理解。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教师在吃透授课内容的情况下,用通俗易懂的英语讲解,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多媒体、图片、模型等),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授课内容,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前预习对于提高双语教学课堂吸收率很重要。教师在每次课后可留下几个与下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做好了预习准备。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于课堂上的理解和吸收,而且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教与学互动的局面,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目前的条件下,各医学院校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根据师资力量的强弱,在部分或所有学科中开展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强的学科则可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而师资力量较弱的学科则采取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或过渡型与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形式。虽然与加拿大、美国等移民国家相比,我国缺乏适宜的双语教学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双语教学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开展双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思维,并从英语和专业两方面同时下功夫,自觉地创造出英语小环境,从而快速提高专业和英语水平。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摸索和改良教学方法,才能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实用的医学双语教学模式[4]。随着双语教学的普及,有望在全社会形成双语学习的氛围。到那时,我国又何愁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