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医疗纠纷的预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重且复杂,死亡率较高,如何提高此类疾病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成为护理工作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本研究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行以家属共同参与为主的综合护理模式,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消化内科住院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表现、内镜等检查确诊,排除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智力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19~91岁,平均(60.9±1.2)岁,其中消化道溃疡15例,消化道肿瘤10例,急性食管贲门撕裂伤4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其他7例。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20~90岁,平均(61.0±1.3)岁,其中消化道溃疡16例,消化道肿瘤9例,急性食管贲门撕裂伤3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其他8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家属共同参与综合护理模式。
1.2护理方法
1.2.1基础护理:①体位护理。对于大出血患者来说,帮助其选择平卧位,稍微抬高下肢,避免出现脑供血不足现象;对于呕吐患者来说,适当偏头,及时清除气道内呕吐物或分泌物,使呼吸道顺畅,必要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②治疗护理。抢救前第一时间构建静脉通道,快速完成配血、相关检查等工作,配合医师进行输液、止血、用药操作;认真观察并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表现告知家属,以便家属共同参与到患者护理中;输液开始宜快,但应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另外,重点加强老年患者护理,叮嘱家属看护患者,不能随意调整用药速率,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对于肝病患者来说,禁用巴比妥等药物[3];③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出血量、病情变化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如出血量较多患者禁食,出血量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给予豆浆等温凉性食物。不同病因患者的饮食干预不同,对于消化道溃疡患者鼓励其进食,有利于溃疡愈合;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若存在活动性出血,则需忌食,停止出血后1~2d可进食流质食物。叮嘱家属准备饮食时,少盐、少蛋白质;禁食刺激性大、粗糙等食物,避免引发再出血现象;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4];④出血量预估。根据患者呕血或黑便时间、次数、数量等预估其出血量,并将预估方法告知家属,让家属主动观察和记录上述指标,参与到护理工作中;⑤安全管理。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好安全教育,少量出血者应卧床休息,病情较轻者可生活自理,自己刷牙、洗脸、上厕所;叮嘱患者慢慢起立,若出现虚汗、心慌等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查出原因后对症处理;患者如厕时,家属需陪伴,避免发生跌倒事件,造成严重后果[5];卧床者特别是老年人和重症患者要注意预防褥疮,经常给患者翻身、按摩,保持床铺整洁,呕吐后及时漱口,排便次数多者注意清洗肛周皮肤[6]。
1.2.2护患沟通:①健康宣教。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重,患者及家属紧张恐惧,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首先消除患者和家属对环境的陌生,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亲近感。关注患者的合理需求,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合理解决;对患者和家属的非语言性需求主动揣摩,并尽量满足;②心理辅导。患者入院后通过调查表或交谈对其心理初步了解,并根据不同因素引起的不同心理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若患者家庭经济不优越,可能的话给予一定优惠或尽可能使用医保范围内药物,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商量,选择实惠、有效的治疗方案;若患者担心病情,则通过视频宣教、成功案例等方式让患者认识到疾病治愈的可能性,强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其依从性[7]。
1.2.3连续护理:①指导患者家属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及饮食规律,叮嘱患者按时、按量进餐,以清淡、高纤维素、易消化等食物为主,尽可能少食辛辣、油腻等食物,禁用过冷、过热等饮食。同时劝解患者戒烟酒[8];②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③对于出院后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不可盲目用药及随意增减药物;④患者出院前与家属共同制定一份康复或修养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内容,叮嘱家属配合患者执行。
1.3观察指标治疗护理10d。护理效果:包括止血时间、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止血标准:胃管引流液颜色清澈,或者粪便从黑变为黄色,粪便隐血转为阴性。焦虑、抑郁评分:通过SAS、SDS评分完成,于入院时、治疗护理后10d进行评分。护理第10天时统计2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复发率。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止血时间、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2组患者并发症、复发、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2例,均为便秘;对照组并发症8例,其中便秘5例,腹痛2例,肝肾综合征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2组复发、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通常发病急且严重,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为此治疗护理全过程中需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方式包括健康宣教、语言安慰、非语言抚摸、音乐疗法等,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治疗护理配合度,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利友琼[12]等通过观察两种模式护理10天后SAS、SDS评分、便秘及复发等指标,表明相对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降低便秘并发症及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行以家属共同参与为主的综合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与崔小群等研究结果一致。
临床实践表明,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包括大出血、病情变化大等,为此需严格监测每天的出血量。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患者家属了解出血量预估及处理方法:①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如果仅有一次出血,出血后的排黑便天数决定每天排便次数。1天排一次大便,大约3d后大便颜色转为正常;②若1次出血量不足400mL,机体能通过组织血液、脾贮存血自我调节,且不会发生全身症状;③出血量在500mL以上时,患者会表现出心悸、疲劳等症状;当出血量在1000mL以上时,则会出现循环障碍、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针对此,护士、家属要对患者呼吸、心率、神志等生命体征指标全面监控,间隔15~30min监测1次。同时通过集体授课、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病情观察中,若患者出现神志淡漠、精神不振等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头晕等症状,则要考虑可能发生呕血现象,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查看,并对症处理;若患者出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体表静脉塌陷、精神烦躁不安,重者反应迟钝为休克表现,同时须观察与记录尿量,尿量反应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是观察出血性休克的重要指标。另外应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医护人员不管工作多么繁忙,应随叫随到,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本组患者大多为农村老年人,病因多较复杂,文化知识层次低,有较多不良嗜好。如何帮助患者家属掌握护理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以便住院时和出院后更好地对患者做好护理,减少复发率。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家属参与式综合护理模式能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次数。另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家属参与护理能减少医疗纠纷。通过本次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体会得出,基层医院在护理人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改变医疗单位在社会上的不良形象,首先要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患者看病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面对疾病的折磨和不菲的医疗费用,医护人员要能移情,同情患者的遭遇,加强自身建设,用精湛技术治疗护理患者,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因为绝大多数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复杂,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其它慢性疾病等,让家属更多地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共同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朱玲 刘秋英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