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检验科医院感染论文范文

检验科医院感染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检验科医院感染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检验科医院感染论文

1实验室区域布局合理

检验科在实验室的建设和装修时按BSL-2实验室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布局,整个检验科采用了盒中盒的结构,将各实验室有效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平面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在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还设立了缓冲区。检验科医院感染来源于每天检测的大量临床标本,这些临床标本带有的感染性病原体在处理和检测过程中会有各种感染隐患发生的可能,为此检验科在标本的接收、运送、检测、储存、最终处理方面对实验室布局进行了合理的设置调配,形成了流通程序并切实执行:所有标本由病房用统一密封盒及时送到检验科标本接收间,检验科工作人员统一核对后按各专业分类排放好放入密封盒由专人分发各实验室,防止标本意外打泼引起的人员和环境污染;对标本检测前、中、后的安全防护制定了具体要求及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所有已检测标本放入专用储存冰箱放至7d后按感染性废物的要求及时处理;标本运送路线经过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尽量避开人员流动过多的线路。实验室要求内务整洁干净,各种仪器、冰箱等摆放合理便于操作,离心机统一放置于有气流外排的试验台上,防止气溶胶污染;各实验室实验用具如加样器等严格区分使用;各区洁具分开专用,用后清洗晾干备用,严禁清洁区和污染区混用;实验室与外界隔离,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2加强工作人员生物安全管理

2.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检验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工作人员,检验科不但直接接触患者的机会比较多,还要通过多次工序对患者体液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检测分析,这些过程都有可能使检验人员造成感染,检验科为加强个人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感控意识,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科室制定了具体的培训计划:认真学习国内外医院感染知识,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名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工作人员要求牢记本实验室的相关生物安全具体管理条例及职业暴露处理规程,提高检验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和无菌观念并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当中。特别是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医院感染知识的严格考核,以使其掌握正确的要领,避免养成不良的习惯,从而保证他们以正确的意识、操作技术和工作习惯展开工作。检验科还分批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班学习并取得了考核合格证[4]。

2.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检验科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档案中包括工作人员具体身体状况,每年相关体检资料,是否有职业暴露及损伤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要根据《医务人员病原体职业暴露处理(SOP)》相关要求及时处理,分析事故的原因,对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记录追踪的全过程。

2.3加强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在检验科各实验室中,感染性标本在检测和操作过程中难免溢撒,产生的气溶胶污染最为常见,也难预防,采取科学合理的个人防护对避免实验室相关感染非常必要有效。为此,检验科对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防护操作程序进行了培训,各实验室按照分区实施相应等级的个人防护,要求实验室操作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原则: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如工作服被污染要及时更换消毒;试验操作时应戴手套、口罩、帽子且一次性使用;规范个人行为,在工作区不要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存放食物等;微生物实验室、PCR实验室、HIV实验室配备防护服和防护眼镜,以上实验室所有的实验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工作中要预防锐器对操作者的危害,锐器伤是一种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深部意外伤害,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损害[5],实验室必须佩备降低锐器损伤风险的装置,尽量避免使用玻璃等易碎容器和使用锐器操作[6]。据报道,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从感染源排出后,需要经过连续的传播途径才能到新的宿主体内定植或感染[7],加强医务人员洗手,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一步,可降低50%的病原感染率[8]。在工作中当手有可见污染物或被病人的标本物质污染及离开实验室前,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规范》要求的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并用手消毒剂消毒。在实验室内必须穿防水、防滑,能有效保护脚部的工作鞋。

3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的建设和监管执行

3.1增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监管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检验科成立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小组负责相关的管理和监测工作,由科主任担任组长,各实验室负责人担任组员,感控小组负责依据相关的法规要求及时制定、修定和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督促各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以便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对工作中出现的生物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3.2建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检验科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据各实验室操作产生不同的危险物质和试验危害,制定了相关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力争达到实验室所有与安全有关的活动都有据可依,所有过程均有记录可查,分别制定了《工作流程图》、《环境监测管理程序》、《菌种管理程序》、《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报告、储存及运输程序》、《医疗废物处理程序》、《生物安全管理程序》,以上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依据实际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修定、完善。

4加强对高危因素的干预

4.1检验科环境的消毒实验室污染区和半污染区的一切物品,包括空气、水体和所有的物表、地面等均被视为有污染危害,都要对其消毒处理。每日工作结束后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照射1h;地面、物表每日用清水湿式擦扫,被污染时,及时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先覆盖污染表面,作用30~60min,然后湿式擦扫;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吸管、试管等尽量一次性使用;需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材应立刻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h,再清洗干净、烘干;接种培养过的平板应压力蒸汽灭菌30min后再刷洗;实验室仪器可用2%中性戊二醛溶液擦拭,污染严重时,可用环氧乙烷消毒。消毒剂的配制和浸泡时间、高压灭菌器的温度和时间都必须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手册的消毒和灭菌程序进行[9]。

4.2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来自病人的检验标本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和传染性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都有可能由于处理不当而引发医院感染,检验科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制定了严格管理制度。所有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使用过的吸头、试管、酶标板等一次性检验用品放入消毒桶内,经高压灭菌后,放入黄色废物收集袋中;损伤性锐器放入黄色塑料利器盒中,盒外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感染性废弃物包括各种标本及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物品、病原菌的培养基、菌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置于黄色废物收集袋,在实验室内进行高压灭菌后,用垃圾袋包装密封;实验室内的废纸、口罩、帽子等未直接接触标本或细菌的传染危险性较低的废物,集中放置于放有两层医疗垃圾袋的垃圾桶内,交由专人包装封口处理。各种废物在运出实验室时,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经培训的专人进行交接,并有记录登记。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染片、洗板等)集中收集到已加入消毒剂的容器中,大于消毒所需时间后倒入下水道,进入医院排污池统一由专管部门消毒处理[10]。

4.3避免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相关感染是指在实验室活动中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员发生的实验因子的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原因主要有误食、皮肤切割、针刺、动物抓伤、气溶胶吸入等,尤其以吸入气溶胶感染最为常见。实验室感染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疏忽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所以在工作中强调规范人员操作过程,改进操作技术,减少气溶胶的产生、扩散和吸入,避免工作人员受伤,降低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5讨论

“硬件、软件和操作者”是构成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三要素,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先进的设备、设施和装备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保证,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是关键,作为实验室活动主体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必须履行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确实遵守安全制度,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严格执行临床试验室操作规程和标准防护,增强自己的安全防护意识,使自身免受病原菌感染的同时加强环境的消毒管理和医疗废物的处理,避免感染源外泄,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力度和监测,注重感控知识的更新和学习。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纠正在工作中出现的医院感染隐患,持续改进生物安全制度,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避免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文宏宇单位:桂林市中医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