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图书馆服务医疗卫生的预想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与信息不对称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属公共物品范畴,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干预和制定相应公共政策的领域。在经济学研究中,产品或服务依据属性不同,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具有不可分割性,很大程度上属社会必需品,只能由政府提供。根据世界银行《1993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划分[2],第一类是公共卫生服务属公共品,即不论人们收入水平高低都应该得到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地方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其提供者应该是政府。第二类是基本临床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孕产妇产期卫生服务、儿童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小伤小病的治疗等,政府有责任保障所有人口获得基本临床医疗卫生服务,这也属公共物品范畴。第三类是那些可随意选择的临床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大的疾病的治疗。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由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两部分组成:农村公共卫生范围包括各种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服务、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作用在于降低农村居民群体的健康风险,属于公共物品;农村医疗服务主要指疾病的诊治、康复治疗等临床服务,更倾向私人物品属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公共政策及利用财政手段,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合同等采购机制,为农村提供更多高层次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农村发展需求。高校图书馆能参与提供这些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很强专业性,医务人员掌握专门知识技能,借助一定器械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患者需遵医嘱配合治疗,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居主导地位。患者缺乏医学专门知识,对自己的病因、病情、治疗方法、医疗费用不能准确判断。在医患关系中,患者为实现诊治目标必须公告其完全信息,医务人员则不向患者公告包括病情、治疗方法和相关费用等完全信息,因此产生医患信息不对称。医务人员处于强势地位,在制度约束和利益约束不足情况下,可能会诱导需求让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检查、检验或治疗,患者因无法讨价还价而可能使经济受到损失。医疗保险的受众群体在和医疗和医疗保险机构博弈时也处于劣势。农村居民由于知识储备的限制,在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博弈中信息劣势更明显。为保障农村居民获得优质高效卫生服务,需政府用公共政策来加以干预和矫正。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居民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如对医疗卫生信息、教育信息、社区生活信息的需求),相关研究讨论了若干模式。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以农村图书馆为基础的综合性信息服务机构模式。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已有悠久传统,它的特点是通过提供参考资料(即纸本或电子文献)、参考咨询服务(即直接的问题解答)、导引服务(即把农民引导到能更好地回答其问题的其他机构)等,为农民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一站式”服务[1]。高校图书馆可在医疗卫生信息、医学教育等方面提供有力帮助。比如:开展流动服务送科技下乡,利用馆藏科技文献的优势,编印发放医学科技简讯、致富信息资料,摘编有关医学、中草药种植等各种信息刊物,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宣传医学科普知识,包括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疾病防治,严格控制重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计划生育服务等方面知识。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医学信息素质和文献检索技能培训[7]。
2高校图书馆可为农村医疗卫生及福利改善和发展服务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化又快又好发展,要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农村贫困、改善农村福利是必然选择。政府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公共卫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助提高农村福利水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在新增投入农村的公共卫生资源时,应更多保证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政府组织部门机构结对帮扶“扶贫”活动,是消除农村贫困,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法之一。高校尤其医学院校图书馆可就此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包括:指导帮助建立农家书屋等,不但提供流行病、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的资料,也提供帮助农村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改善福利、消除农村贫困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加强资源建设。帮助农村建立医学服务方面的数字化网络电子资源,提供医学卫生方面的政策、知识、信息资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3高校图书馆可参与农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络化模式构建
3.1构筑网络化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
(1)以各地级市政府卫生管理网站为主导,与基层市(县)政府卫生管理网合作,邀请社会各医疗卫生部门如高校图书馆加盟,建立网络化的地区综合性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2)整合市、市(县)政府卫生网站,联合社会医疗卫生组织和部门,建立统一的卫生信息服务平台。由于能上网的农民不多,需尽可能保障每个自然屯建一个可上网的信息站。
3.2高校图书馆参与建立多样化信息服务结构
一是,医疗卫生知识资源整合与提供,如简单的疾病知识、防病知识,特别包括地方病、易发病、老年病和儿童常见病等。另外还包括及时、早期发现疾病以及家庭常用药品和简单的急救处置方法等常识。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信息资源整合与提供,包括市内各医疗单位的医疗项目、医务专家、医疗价格、联系形式以及药店的新药、特药等,满足广大农民看病、治病的信息需求。三是,国家和地方医疗卫生政务信息资源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整合与提供。四是,网上远程咨询服务,主要是医疗卫生专家与网民之间利用Email、BBS等网络方式进行非同步非实时性互动。3.3实施多元化运行操作模式即公益性和商业化两种模式并行运作。前者由政府部门主导并负责维护和管理,同时还承担卫生政务信息资源、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地区医疗卫生部门信息资源整合与公益性提供等工作。后者包括个体或集体性质医疗部门的广告宣传信息和有偿信息咨询服务[6]。这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都可参与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
4高校及图书馆可帮助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素质及加强医改
舒尔茨(1997)认为,健康和生产率密切关系,儿童期的健康影响儿童将来在学校和劳动力市场的表现;成人的健康与生产率关系更直接,生病和残疾会影响工作量,身体不健康的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显著较低。通过投资健康来改善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能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低收入群体福利,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疾病对人力资源的直接与间接损害,会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康对低收入的农民意义更大,农民赖以谋生和增加经济收入的最重要资源就是劳动力,劳动力资源的生产效率受健康程度和教育程度的影响很大。高校尤其医学院校图书馆可提供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的知识服务,帮助减少农村人力资源损失。缺乏人力资本是农村地区经济落后、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改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质量、数量水平,能够显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人市场无法让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充分获得基础卫生保健和基本临床服务,也无法为农民提供防范疾病风险所需的医疗保险。政府加以干预非常必要。政府加大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资,能增加人力资本,减少疾病带来的直接损失,促进经济发展。高校及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业。
广东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投入,组织高校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广东医学院参与培训。2007年9月~2009年1月,广东医学院与省卫生厅联合举办六期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班,对粤西地区266所乡镇卫生院800名业务骨干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脱产培训,该培训班在卫生厅专家督导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培训效果好。2010年继续举办农村卫生人才培训班。医学院图书馆也为培训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提供医疗卫生专业的信息、知识服务。为广东农村基层卫生医疗事业做出了贡献。广东医学院近年有的专业(如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麻醉等)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也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4],为广东省粤西地区的基层农村医疗卫生人才提供强大保障,既保障了粤西地区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又促进了医学院的发展,也较好地发挥了广东省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作用,达到了一种双赢,甚至三赢的效果。在这项事业中,高校图书馆可多购买同当地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医学专业书籍、期刊、教材、教学参考书,电子数据库等,就农村医疗卫生发展进行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也可加强引导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对图书馆的利用,查找信息资料,使用医学数据库的培训,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信息素养及医疗水平;加强循证医学研究,使当地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更好地研究所遇到的病例,取得新成果。比如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在为粤西农村的病人做诊断治疗时,发现一例新的皮肤病种,参考学院图书馆外文资料,在国外期刊发表了相关论文英文版,研究达到新的高度。2010年8月,《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发表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樊翌明教授撰写的论文“国内首见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皮肤感染一例”,最近一期《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JAmericanA-cademyofDermatology)也刊登该文英文版(Prima-rycutaneoustrichosporonosiscausedbyTrichosporondermatitisinanimmunocompetentman),该文完整报道了世界首例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皮肤感染[3]。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卫生服务构成中的一些不属公共卫生范畴如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也可能因患者支付能力不足被排斥在享受医疗卫生服务范围外。政府干预农村卫生服务的公共政策应立足农村医疗卫生需求与能力特点,重点从资金上对农村卫生服务实施倾斜政策。增加品质优越、价格低廉、能够适应农村实际的卫生服务供给。政府应不断制定有利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解决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可通过更高端技术,将医疗成本尽可能降低[9]。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可针对医疗体制、医学科技进行书刊、资料、学科服务等资源建设,帮助政府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人才、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多了解和研究解决之道。
《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提出:(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医疗资源重组、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定向培养、招聘执业医师,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增加全科医生数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3)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使医务人员工资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政府负责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经费,对乡村医生给予补助。(4)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开展巡回医疗、上门服务。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双向转诊制度[8]。2010年3月5日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五项重点工作。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完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划,大规模开展适宜人才培养和培训[5]。高校图书馆应响应国家农村医疗卫生政策,积极服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