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统战思维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范文

统战思维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统战思维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统战思维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

摘要:报告中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并且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然而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却不容乐观。本文从医疗领域各相关方之间关系分析医患关系冲突原因,并试图将“求同存异、广泛共识,广泛团结、合作共赢,平等相待、民主协商,以法为据、以情感人”的统战思维运用到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

关键词:统战思维;医患关系;利益相关者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并且在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①然而,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却不容乐观,医闹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几年的统战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可以用统一战线的方式方法处理医患矛盾,协调医患关系,推进深化医改向纵深发展。

一、何谓统战思维

统战思维是在统战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主旨的思维,具有鲜明的规律性、独特性和普遍性②。统战思维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方针,③是统战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科学思想方法。求同存异是根本,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和而不同、民主协商是手段,用民主团结的方式加强沟通;增进共识、和谐共赢是价值追求,最终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两个核心概念是:统筹利益、战斗联盟。统筹利益是出发点、着眼点;战斗联盟是着力点、落脚点④。医患关系冲突实际上是医疗领域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博弈的集中表现,我们可以利用统战思维,理顺关系,平衡各方面利益,形成战斗联盟,对抗疾病,实现为人民健康谋福祉这一共同目标。

二、医患关系冲突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复杂多样,笔者将医疗领域各利益相关方归为: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媒体。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关系。由于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医院运营主要靠医疗服务收入,这就导致医院为求生存与发展,而过度注重经济发展,出现“大处方”“过度检查”,医疗费用增高。同时,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不健全,患者无力担负高昂的费用。这样就可能会出现患者举全家之财力、物力和精力看病,结果却是人财两空,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经济上对家庭造成沉重打击。另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三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基层卫生机构门可罗雀。此时,患者通常会将不满情绪转嫁给与之直接接触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成为政府责任缺失的替罪羊。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在医疗机构内部,医生的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同样可能促使医生在看病时诱导需求,产生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医患双方很容易形成对抗性关系,而非合作性关系。当问题发生时,医生从专业角度首先思考的是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而患方首先思考是权益是否受到侵犯以及如何最大化得到补偿。由于医生掌握更多的医学信息,在对待疾病时候,医生了解疾病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患者过高的期望,对于发生在自身的不理想结果通常难以接受,造成情绪、行为失常。另外,在就诊过程中,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等等都可能成为激发医患关系紧张的客观原因。医疗机构、媒体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医疗纠纷与医患冲突成为社会热点,与媒体的强力介入不无关系,媒体在一个时期内集中讨论的问题往往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有些报道中采用“患者权益受到医院或者医生的侵害”的新闻叙事,为吸引眼球做出罔顾事实的虚假报道。人们往往把媒体报道的世界当做真实的世界,过度集中地报道医疗纠纷使人们在与医院或医生打交道时抱着敌对的态度,对加剧医患矛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⑤

三、运用统战思维协调医患关系

求同存异,广泛共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群体利益诉求不尽相同。政府的制度安排、医疗机构的使命、媒体的社会责任等都应以为人民健康谋福祉,推动建设健康中国这一目标为宗旨,运用统战思维大力倡导大局精神,使各利益相关方都有一种大局责任感,在追求局部利益时不忘整体利益和最高宗旨。在各方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运用统战思维调适不同利益方,引导其在冲突中达成共识,在相互平衡中实现和谐。广泛团结,合作共赢。统一战线最为重要的思维和方法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曾经说过,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医生很多时候自视清高,不注重搞好团结,曾经吃过大亏,医生的整体形象一度被“妖魔化”。医患关系是随着社会变革而演变的,医患关系的改善涉及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意识、个体社会化水平等多元因素⑥,因此需要国家、社会各个方面广泛团结起来。加快医疗卫生改革、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和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促进健康教育,丰富公众医学知识,建立媒体理性传播机制,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提高大众道德水平,均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通力改善。平等相待,民主协商。“平等相待、民主协商”虽然是一个政治概念,但这一思维可以应用到医患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在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平等、尊重基础上。

相互理解、包容和尊重的前提下,医疗纠纷的解决就会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双方更容易达成一致,寻求顺畅的解决途径。在医疗行为中,由于医患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提供者掌握医学信息多,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患者处于弱势地位。在就医过程中,医生应向患者做好沟通,对病情做足解释,以平等的姿态与患者讨论病情,主动采取体谅包容、联络感情的方式方法,以促进患者产生积极的态度,从而构建平等主体间尊重、合作的新型医患关系。以法为据,以情感人。在处理医患纠纷问题过程中,利用统一战线依法依规、艺术性高、人情味浓的工作方法,正确判断问题性质,科学提出解决办法,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一直以来,医患协商通常成为很多医疗机构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解决方式,由于缺少必要的规范和有效的监管,也存在患方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院方为化解纠纷,无原则迁就现象。在处理问题时候,既要积极发挥协商性、对话性的工作优势,又必须把握合理诉求。如果经协商,双方认识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形成共识,便可诉诸法律,以切实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作者:陈红敬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统战部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