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应急型创新能力培养预防医学教学体会范文

应急型创新能力培养预防医学教学体会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应急型创新能力培养预防医学教学体会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应急型创新能力培养预防医学教学体会

摘要:实验课程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应急创新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文章从如何优化适应创新要求的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创新实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应急型;创新能力;预防医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实施,“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正在逐渐形成,即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时代的到来,预防医学教育不仅局限于医学范畴,更应是一门医学、社会学及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偶尔发生,这就要求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需具备更强的处置突发应急能力。因此开展提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社会应急反应能力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优化以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为出发点的实验课程体系

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实验教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提升其实验能力。对现代实验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层次研究,进一步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以及深化实验教学体系,通过现场演练、基本技能训练、网络答疑以及课堂指导等形式,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南华大学的预防医学相关部门,以当前公共卫生变化形势为依据,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常用实验方法、实践技能以及数据的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统一整合,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提出从低到高,采用“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网络与社区实践”的实验教学模式,为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三早”教学原则,利用“早进实验室、早进社区、早期参与科研创新”等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着力激发,使学生的实践技能、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促进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强大的实践技能,完善的应急处理办法,构建应急型公共卫生知识体系,针对实验课程的建设,首先应该将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特色课程列到首位,开设三防医学、应急处置技术、预防医学导论、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医学综合演练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相关课程。实验课程的相关教学改革秉承“一个明确、一个依托、一个完善、一个坚持和两个构建”的思路。明确就是对相关实验教学理念进行明确化,从基础理论逐步提升,对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断培养,最终实现提升全面素质的教学理念。依托是指为进一步优化实验课程教学环境,将相关所有实验教学平台全部进行开放,达到教学平台之间互相补充教学,利用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平台与实践平台三台合一,实现全方位实验教学环境。完善是指通过对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改革,顺应时展,更符合现代课程实验教学的高要求,为提升教学质量进行积极探索。坚持是指加强整体实践教学的科学发展,将实验与理论教学进行协调,训练实验技能与培养实践能力进行协调,创新科技与培育创新精神进行协调,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进行协调。为实验教学构建教学模块,构建以基础型为起点,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等实验模块,构建模拟场景演练与网络课程学习等教学模块。

二、建立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

受限于培养计划的规定,相关课程的总学时数量是受限制的,传统教学首先要保证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导致学时相对较少,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是相当不利的,只能通过实施实验室的开放教学才可以进行弥补。与固定的传统教学实验内容相比,开放式实验教学将实验归纳为必选、任选以及限选等实验方式。依据不同实验类型,对实验教学大纲进行单独制定和考核,在教学组织以及考核形式上,将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彻底剥离出来,可以与理论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并行。必须对现有的实验室组织形式进行改变,才可以将开放式实验教学工作搞好。传统高校实验室存在较为封闭的弊端,无法满足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具体要求,课程对于相关实验室设置影响较大,造成了条块分割,人、物、财比较分散,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依照“放射环境与人群健康”为主线,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探索将原先分布在众多教研室之间的实验室进行合理整合,成立了以“环境与健康、辐射监测与防护、辐射生物学效应、卫生毒理学、环境化学与放射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模拟、数据统计与信息处理、疾病控制评价”为主题的8个功能实验室,整合以后,分散的各个实验室资源进行统一集中式管理,实验室资源的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为开放式实验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及相关教学保障。通过使用一卡通系统,对学生、教师以及实验管理员进出实验室制度进行了完善,相较于以前,使用实验室更便捷高效。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为保证相关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过程中周密完备,对于开放实验室而言,必须对相应实验项目进行预先审批。由相关老师对上报审批的实验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保障实验项目是节约和安全有效的。传统考核方法仅仅依靠技能操作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确定成绩,方式太过单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考量。要将决定实验考核成绩的几大因素进行比重划分,比如可以将知识笔试占40%、报告占20%、技能操作占40%等。

三、创新满足学生需求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

依据实验室改革要求,对实验室进行全面规划,依据相应学科进行整合,达到所有实验室统一共享管理的目标。将相关学科实验室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重组,将实验室的核心因素,人、财、物进行共享,不仅促进了实验室功能和规模上的协调发展,更大大提升了整体水平。将实验教学中心的科研与实验教学条件进行充分利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培养特点以及实验安全管理要求,对实验室实行分层次开放,注重全体学生需求的同时,更要采用差异化、形式多样的实验方法,以期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要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作为教学重点。对于学生基本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室要有组织性与计划性,不断依据教学需求向学生开放部分实验项目。每个学期初始,实验室在网上公布本学期开放计划,学生可以在限定时间内进行网上预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时间上与空间上的需求,开放内容主要针对医学生必须进行全面掌握的基础技能型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在实验过程中,充足的实验设备与材料是必需的,可以保障每个学生的实际动手机会;指导教师对实验环节进行整体把握,对于重难点以及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进行指导或者示范教学,为实验顺利完成提供保障,从而提升了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对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区以及参加科研活动进行鼓励,并且对于学生自行实验设计、科研标书的撰写以及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挑战比赛等方面进行大力提倡,以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科研创新能力。上述几点体会是我们多年探求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某一个教学环节就能彻底解决的,它需要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来保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实验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全面实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元梅莲,袁利,杨巧媛.基于学生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医药,2018,49(4):114-116.

[2]王婧,张朝晖,谭琰,何爱桃,李程,曾怀才.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191-192.

[3]黄炼,张朝晖,曾怀才,郝玉娥,李程,单晓云.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与实践的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9):765-767.

[4]肖方竹,黄波,李乐,唐艳,何淑雅.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l0):960-962.

[5]唐双阳,李乐,余敏君,等.分层次开放实验室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77-78.

作者:肖方竹 黄波 唐艳 李乐 龙鼎新 何淑雅 单位: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