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预防医学课程中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项目式教学法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卫生理化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为例,从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估总结几个阶段进行项目构建,并对实施项目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学生从考核成绩、教学单位的综合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效果评定。结果项目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实践技能成绩、综合成绩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教学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项目式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值得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法;教学设计;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我国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卫生防疫工作职能的转变,对预防医学人才的类型、知识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社会对预防医学人才的需求,除了要体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更注重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强调以“知识为本位”,虽然能够完成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项目为驱动,强调对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三维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综合实践能力[1]。它是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2]。我们将“团队项目式教学法”应用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以“卫生理化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为例进行项目式教学法的构建与评价,初探其效果。
1方法
1.1项目选定根据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以考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目标,选取符合公共卫生工作要求的核心内容作为团队项目,具体选定研究项目包括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和生物材料理化检验。
1.2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项目式教学法。其余班级进行传统教学法教学。项目式教学法具体过程如下:
(1)布置任务: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6-8人,每个小组布置一个研究项目,并细化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和量化标准。
(2)制定计划:每个小组领到项目任务后查阅相关文献,讨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工作计划、实施计划、预期结果等。
(3)任务实施:周末或课余时间每个小组携带采样仪器,深入现场进行布点、采样,指导老师一同深入现场,对于学生现场实践过程出现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4)成果展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随机指定1-2名学生,针对本项目讲解具体实施过程,样品采集过程中注意事项,成果展示,并解答其它同学提出的问题。
1.3项目式教学法评价指标的选定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学生自填式问卷、教师评价问卷、实习工作单位调查问卷等,相关内容如下:学生态度,如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度、课外学习时间等;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如同学交流互动情况、项目的策划与团队管理、资料收集、成果制作与展示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如所选项目是否合理、教师态度、教师的指导作用等;学生对本课程的期望,如是否期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学生学习积极性、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技能考核等。教学实习单位的信息反馈,如学生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1.4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在采用项目式教学法的30名学生中进行调查,对这种教学方法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的占86.67%,兴趣一般的占10.00%,不感兴趣的占3.33%。学生每天课外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的占26.67%,1-2小时的占56.67%,少于1小时的占16.67%。在项目的策划、资料收集、成果展示等过程中能和同学交流积极探讨的达到90%。在学生对教师评价中,学生认为教师所选项目合理的占90%,比较合理的占10%;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做到和老师及时交流的占83.33%,没有进行交流的占16.67%;认为教师能起到有效指导作用的占96.67%,认为教师没有起到指导作用的占3.33%;93.33%的学生希望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2.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项目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实践技能成绩、综合成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式教学法高于传统教学法,具体结果见表1。
2.3教学实习单位对学生评价结果教学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在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给出具体评价,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目前我国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教育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对预防医学专业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加强学生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团队项目教学法在其它领域教学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在医学教育中应用不多,但朱舜[4]、张月珍等[5]进行的研究,也证实了项目式教学法在一些医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本学院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是小班授课,很适合开展此种教学方法,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前期已经进行了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将各专业的实验课程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进一步优化课程改革效果。项目式教学法由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成果展示与评估几部分构成,其能否成功实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项目的选定:项目选定是否合理是整个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紧密结合;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标准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再者每个项目都应该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内容说明、项目任务、时间要求、评价标准等内容。
(2)教师的角色定位: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转变为主体角色,教师也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教师的角色定位的准确性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效。在收集相关信息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知识和信息的引导者,尤其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要协助他们获得相关知识。在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起到控制学生演讲时间、调节现场气氛和协调可能出现的矛盾的作用。教师要在每一个项目教学完成后对项目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最好形成书面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3)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项目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反过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保障。团队中的每名同学都要有团队意识,在项目实施阶段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更要和其他同学密切合作,交流协商,保证整个项目协调有序进行。在成果展示阶段,不能简单的将每个人的研究结果简单堆砌在一起,应该从整体角度去解读任务,每个组员都要掌握团队成果的全部内容,才能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力。项目式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讨论、评价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获得知识的途径,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增进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注意学生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走出校门,快速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法在“卫生理化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芳.团队项目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医疗研究,2011,25(7):1769-1770.
[2]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3]周健,李鸿成,张亚娟,等.创新项目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和“学”的促进和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6-117.
[4]朱舜,张昊,汪小玉.团队项目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7A):2196-2199.
[5]张月珍.项目式教学法在儿科学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1):32-33.
作者:高金霞 李秀元 范兴君 刘凤海 牛莹莹 史东文 单位: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