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循证医学教学中的证据制作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循证医学证据制作的掌握程度,为更好地发展循证医学教学明确方向。方法选取2006级、2007级七年制英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增设“证据制作”内容,并使用自制量表对学生循证医学证据作业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总及格率为45.6%,良好率为31.5%,优秀率为23.0%,实验组循证医学证据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提高循证医学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证据制作;效果评价
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找出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对患者作出诊断决策[1]。著名流行病学家DaviclSackett论述循证医学的内涵是“自觉、公正、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七年制学生是临床医学重点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要求不同,其培养目标突出整体素质、加强基础、面向临床。具体要求为具有扎实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思维及方法,可以独立进行临床科研设计与实施。这些能力的培养基于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需要科学、完整的科研设计理念进行指导。然而,在七年制学生的循证医学前期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授课型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在被动听课,其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2]。同时,由于传统考核方法的限制,学生更注重理论知识掌握,并不重视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提高,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3],而循证医学恰恰是帮助他们实现目标的重要课程。通过循证医学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熟练掌握临床科研设计原理和方案、掌握临床研究的测量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获得最佳证据与解决临床问题的手段措施,指导临床实践。由此可知,循证医学是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学科。为此,我们决定对循证医学教学进行改革,使七年制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制作循证医学证据的基本技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1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学习循证医学课程的七年制英文班学生,对照组(2006级,4个班,120人)和实验组(2007级,4个班,128人)共248人参与此项目研究。
1.2研究方法和内容两组循证医学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数均相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证据制作”内容,着力培养和促进学生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制作证据能力。
1.2.1对照组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包括制作最新的双语PPT课件,课堂上教师进行双语授课,借助精品课程建设平台,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课件、录像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后补充学习。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证据制作”教学内容。(1)聘请临床及信息专业教授结合临床实例讲授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使授课内容更贴近实际;(2)课前布置临床实例作业,使学生提前对课上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了解,并对课堂讨论做好准备;(3)结合循证医学授课内容,成立专门小组,辅导学生自行开展循证医学相关课题研究;(4)定期举办与循证医学相关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循证医学发展的前沿信息,把握循证医学发展方向;(5)课后有目的地布置循证医学证据作业(让学生自拟题目完成一篇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使用自制量表对学生循证医学证据作业进行评价。
1.2.3观察和评价指标首先,针对作业结构的完整性进行评估,考查学生系统综述各部分构成的掌握程度。其次,收集学生课后“应用证据”作业,针对作业完成质量进行评分,了解学生系统评价的掌握程度。
1.2.4统计描述方法双人双录入上机,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统计不同指标的频数、不同组别学生成绩的分布并进行比较,评价学生循证证据的制作效果。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学显著水平规定为α=0.05。
2结果
证据质量评价从文章的应用价值、设计方案步骤的完整性、关键词提取是否正确、主题词提取是否正确、是否有检索策略和途径、检索数据库是否完整、是否有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如何进行提取及提取的内容、对文献真实性的评价、文章有无可能完成发表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逐条比对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循证医学证据的制作方法(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授课型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同时由于传统考核方法的限制,学生更注重理论知识掌握,并不重视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我院循证医学授课的具体情况是: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相比,七年制学生有关临床科研能力培养开设的课程数及课时数都较少,而且学习时间不够集中,因此在进入临床进行科研选题及资料分析时会受到一定限制,这一点在我们平日对七年制学生的研究咨询中已经有所了解。我们认为,利用循证医学课程强化和培养七年制学生临床思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此外,过去的临床实践教学通常以经验医学为主,注重培养实用型医生,缺乏循证医学理念的指导;而循证医学恰恰是一门选择最优证据制定临床决策、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学科。我们认为,利用循证医学课程培养和强化七年制学生现代医学观念、增强临床综合能力是极其必要的选择,而这些都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要求[4]。
以上环节对学生提出优质的循证医学证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使其有足够的时间来确定自己对什么方面的课题感兴趣。很多学生面对作业不知道从何下手或完成到什么程度。其次,聘请相关临床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得到启迪,激发制作循证医学证据的兴趣,并确定课题题目。再次,上机课,学生可以直接上机检索、熟悉循证医学相关软件,增强动手能力。最后,组建课后辅导小组,教师通过网络或直接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大大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传统考核主要以考试方法来呈现,要求学生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与循证医学的创新性要求背道而驰,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5]。因此,我们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作为期末考核学习效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期末成绩里占一定比例。改革考核方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适应时展,必须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提倡个性化发展,激励探索,走培养创新人才之路。
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课后作业,在独立完成循证医学证据制作作业的同时,学习整个系统综述的制作步骤。通过教师对学生证据的总结,学生可以分辨已有证据的质量情况,对于将来在使用证据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识别哪些证据是科学的、可信的、真实的、可靠的提供了很大帮助[6]。表1中两组学生证据制作分数略有差异,实验组得分略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实验组教师传递了作业质量对期末考试总成绩是有影响的信息,故学生更重视本次作业;(2)下一年级的学生和上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交流,获得了不少经验。虽然教学改革有很多优点,但实施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仍需教学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等多方协同才能取得明显效果[7]。本课题组将对这两组学生进行随访观察,以明确该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幼平.循证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马彬,杨克虎,田金徽,等.改革培养模式,造就创新人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481-483.
[3]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2):12-20.
[4]张海英,张志勇,莫书荣.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生有关GMER的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29-131.
[5]丛振宇.浅谈高校考试制度问题的完善与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141.
[6]黄亚玲,郑孝清,金润铭,等.七年制医学生对基于问题教学模式适应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45-46.
[7]樊民,梁春,张颖秋,等.PBL与循证医学相结合构建临床医学教学新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9):22
作者:王海龙 时景璞 付凌雨 周波 吴晓梅 董卫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国医科大学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