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研究(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对比两组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期间射血分数值及脑钠肽前体。结果:观察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EF值及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F值及NT-proBNP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使用后,可增强降压作用,对改善心功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托洛尔;高血压;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程较长,发展到后期可造成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脉压大、收缩压高、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等特点[1]。心力衰竭是高血压常见的合并症,美国学者在2014年进行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统计,发现高血压病引起心力衰竭的人群发病率达到1.5%~3.8%。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心功能指标有良好改善作用。美托洛尔为选择性的β1受体拮抗药,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降低收缩压。因此本文拟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临床表现为疲乏、心悸、呼吸困难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68.5±15.4)岁,高血压病程(13.52±6.24)年;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69.2±14.8)岁,高血压病程(14.80±8.55)年。两组年龄、性别以及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性别不限;(3)知情同意;(4)自愿参加试验;(5)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参考《内科学》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者;(2)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3)严重哮喘者;(4)急性左心衰竭者;(5)老年痴呆症者。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
1.2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饮食上给予低盐低脂。对照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14,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0mg/次、1次/d。观察组贝那普利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加服用美托洛尔(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05,生产厂家:四川省瑞康制药有限公司)23.75~47.5mg/次、1次/d。
1.3观察指标
(1)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效:收缩压下降≥10mmHg,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范围;有效:收缩压下降﹤10mmHg,未降至正常范围;无效: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不明显。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两组治疗期间射血分数值及脑钠肽前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观察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EF值及NT-proBNP
治疗前,两组EF值及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F值及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持续血压升高会造成左室心肌代偿性增厚,逐步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当心室射血功能下降后,会出现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病理切片提示心肌细胞有不同程度肥大。因此,积极有效的血压控制及左室肥厚的逆转是减少心力衰竭的关键。大规模临床试验指出,高血压人群长期服用贝那普利可以获得益处。贝那普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减少缓激肽的降解,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以改善心肌耗氧量,阻止心力衰竭的恶化。贝那普利可以改善体内高凝状态,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且可以降低AngⅡ的含量,促进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的生成而发挥扩张血管作用。美托洛尔为β1受体阻断药,药理学上可以降低周围循环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其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机理为:(1)阻滞β1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2)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肾素、儿茶酚胺分泌,从而起到降低血压作用。(3)提高心肌电稳定性,减慢心室率,延缓心力衰竭。(4)减少醛固酮生成,延缓和逆转心血管重构[3]。心力衰竭是心功能长期超负荷运行,功能丧失的一种综合征,以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扩大为病理基础。目前治疗心力衰竭以及由短期改善患者症状向长期维持性治疗出发。程长生等[4]研究指出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可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恶化率,同时减少肾素释放,阻断心脏的β1受体,延缓心衰的发生[4]。此外,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使用后,可减少药物服用频率,对减少受体耐药,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具有优势[5]。贝那普利连续使用易于产生耐受性,需增加剂量才能保证疗效,而美托洛尔长期服用后可以减少机体对贝那普利的耐受性,从而提高降压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在血压水平、EF值及NT-proBNP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使用后,可增强降压作用,有助于对心功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马国锋,王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2):145-146.
[2]曾勇.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90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3(7):33-34.
[3]杨涛.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J].医药前沿,2015,7(7):57.
[4]程长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观察[J].江西医药,2015,(4):114-115.
[5]刘小珍,杨友星.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6):140-141.
作者:叶章正 单位:宁德市医院
第二篇: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数据,心功能指标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45.38±9.52)mmHg,干预组患者(130±9.96)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105±10.45)mmHg,干预组患者(93.92±9.85)mmHg。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血压;心力衰竭;护理干预
一、资料与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8~77岁,平均(56.5±11.5)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26例,Ⅳ级24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6~78岁,平均(57.8±12.5)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1例,Ⅲ级29例,Ⅳ级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基础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干预、生活护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心理护理: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长期遭受疾病折磨,患者易对治疗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导致焦虑、性格孤僻、抑郁等。这不仅影响治疗,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帮患者树立信心。与患者交流时,护理人员要态度温和,积极的心态对疾病转归的重要性。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乐观。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使患者家属在心理上和经济给予患者支持,监督患者配合治疗。②饮食护理: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患者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因此每餐进食宜清淡,不宜过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为主,可少食多餐,减少心脏负荷。有烟酒史的患者宜戒烟戒酒,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③运动干预: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为患者制定运动方案,患者应避免过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减轻身体负,缓和精神压力。日常可多散步,进行上下楼梯、床边座椅训练、扶物步行、床上坐起运动等。④用药指导:为患者普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及具体的用药方法,告知患者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从而提高患者遵医嘱用药的依从性。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的改变及各项心功能指标。②治疗依从性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患者正确服药,作息规律,适当锻炼,合理饮食,按时复查。患者严格遵医嘱,坚持配合治疗记为完全依从;患者基本遵照医嘱记为一般依从;患者偶有不规范治疗记为不能依从;患者不遵照医嘱,不接受治疗或中断治疗为不依从。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一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统计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改善情况: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45.38±9.52)mmHg,干预组患者(130±9.96)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105±10.45)mmHg,干预组患者(93.92±9.85)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干预后患治疗依从性比较: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具有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等特点。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及常见合并症[1]。文献表明,与正常血压发生心力衰竭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的概率增加5倍[2]。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体能急剧下降,治疗所致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因此如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将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提供新思路。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护理后血压明显降低,心功能指标得到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和心功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丽娥,朱丹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特征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4):262-264.
[2]殷美华.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4,15(4):371-372.
[3]李莉,李瑞杰,宋丽芬,等.运动康复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4):315-323.
作者:杨书琼 单位:云南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
第三篇: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探析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5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51例(心衰组),不合并心衰患者74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醛固酮、D-二聚体、叶酸、肾素等指标作相关分析,对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8(12.4,23)mmol/L]明显升高.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叶酸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r=0.479,p=0.000)、尿素氮(r=0.371,p=0.000)、尿酸(r=0.439,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78,p=0.047)、BNP(r=0.278,p=0.002)、醛固酮(r=0.363,p=0.000)呈正相关,与叶酸(r=-0.374,p=0.000)呈负相关.对同型半胱氨酸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同型半胱氨酸=尿酸×0.225-叶酸×0.342+尿素氮×0.206.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尿酸、叶酸、尿素氮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尿酸;叶酸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目前有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相关[1,2].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合并冠脉疾病的心衰患者,对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HCY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5例.根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无心衰分为心衰组(51例),对照组(74例).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依照2013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依照201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4].排除标准:存在代谢紊乱;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肝功能不全;尿毒症;严重营养不良;继发性高血压;近3个月内服用过维生素B12、叶酸、氨甲喋呤、异烟肼或青霉胺等影响HCY的药物.
1.2方法
1.2.1一般方法
对每位入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等,体格检查,心电图,清晨空腹抽空腹血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B型心房利钠肽(BNP)等指标.
1.2.2Hcy检测方法
每位入组患者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分离并留取上层血清,采用CIAZYME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发测定Hcy浓度.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正态计量资料用t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临床基本资料比较(见表1)
两组患者个临床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血管紧张素、醛固酮、D-二聚体较对照组高,叶酸、肾素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临床血液指标及心超指标比较(见表2)
心衰组Hcy、肌酐、尿素氮、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血管紧张素、醛固酮、D-二聚体较对照组高,叶酸、肾素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分析各指标与Hcy的相关性(见表3)
肌酐、尿素氮、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醛固酮与Hcy呈正相关;叶酸与Hcy呈负相关.
2.4影响Hcy因素回归分析
以经过Johnson变换后的Hcy为应变量,以与Hcy相关的肌酐、尿素氮、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叶酸、醛固酮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最终叶酸、肌酐、醛固酮进入回归方程:Hcy=尿酸×0.225-叶酸×0.342+尿素氮×0.206.
3讨论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生率及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随着高血压患者的逐年增多,高血压病成为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及病因[5].虽然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领域变化很大,然而心衰的治疗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6].因此,控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缓心衰的发生显得至关重要.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由蛋氨酸合成酶,胱硫酶β合成酶及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共同作用下合成的一种氨基酸.国外研究发现在需要心脏移植的心衰患者中,HCY水平明显升高[7].近来研究发现,血HCY是一种新的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8,9].HCY可通过氧化应激和激活机制金属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功能,促进凝血,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移植纤溶活性,促进血栓形成,加重炎症反应[10],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组织损伤,参与心肌重构.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衰组HCY水平高于非心衰组,可见HCY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与以往的研究一致,控制和降低HCY的水平也许能降低高血压并发心衰的风险.为了探寻可能引起HCY升高的因素,我们对HCY做了相关分析,发现HCY与肌酐、尿素氮、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醛固酮呈正相关,与叶酸呈负相关.提示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中,肌酐、尿素氮、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醛固酮、叶酸可能是导致HCY升高的原因.我们以这些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对HCY做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叶酸、肌酐、醛固酮为HCY的影响因素,并形成回归方程:HCY=尿酸×0.225-叶酸×0.342+尿素氮×0.206.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肾功能、尿酸代谢异常、叶酸缺乏影响HCY的水平.尿素氮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之一,目前已有研究表明[11]肾脏对血浆HCY的代谢起关键作用,通过其摄取和代谢可以清除血浆中70%的HCY,因此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可导致HCY的升高.改善肾功能,预防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的损害能防止由于肾脏排泄HCY障碍导致的HCY升高.作为HCY的影响因素之一叶酸在HCY的再甲基化途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Hcy再甲基化形成甲硫氨酸,5-甲基四氢叶酸为反应提供甲基,因此,叶酸的缺乏将导致体内Hcy水平明显升高.但是补充叶酸的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通过每天补充叶酸0.5~5.0mg,就可以有效地降低Hcy25%左右[12].但目前现有的临床数据显示补充叶酸并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并不支持叶酸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13].尿酸是通过黄嘌呤脱氢酶或黄嘌呤氧化酶降嘌呤形成的一种代谢产物.高尿酸血症引起血浆Hcy水平增高的机制目前并不很清楚.可能的机制是由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产生的腺苷,优先掺入尿酸的前体池,将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的合成相关联[14].目前相关的研究虽然很少,但降低尿酸可能为降低HCY水平提供新的思路.总之,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的代谢产物在心衰患者中明显增高,与心衰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型半胱氨酸氨酸是否是心衰的危险因素,对心衰是否有预测价值将是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6]杨水祥,胡大一.心力衰竭的新机制和新策略研究进展.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5,3:403-405.郑刚.急性心力衰竭现状和预后评估的临床证据.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561-563.郑刚.急性心力衰竭现状和预后的临床评估(续).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641-642.
作者:宋蓉蓉 张茜 孟伟栋 李红莉 孙亚萍 赵宏胜 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
第四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疗效
摘要: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耐受性。方法60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5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每分输出量(CO)(5.61±0.73)L/min、每搏输出量(SV)(76.20±2.80)ml/次、左室射血分数(LVEF)(53.80±0.3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51.70±2.40)mm均优于对照组CO(5.08±0.62)L/min、SV(68.30±2.30)ml/次、LVEF(39.70±0.44)%、LVIDd(43.70±2.3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
高血压最常见临床表现有头疼、眩晕、耳鸣等症状。是临床上的一种慢性病[1]。在过度的疲劳、情绪激动、精神压力得不到放松的情况下血压会升高。当产生器质性损害临床综合征的时候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2]。本文为了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综合病区住院、慢性病门诊就诊的60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1.80±5.30)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40±2.55)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50±5.10)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20±2.2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如下。
1.2.1.1西医治疗
①一般高血压降压处理:监测血压,静脉给予短效降压药硝酸甘油,待血压控制后,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逐渐代替静脉给药,苯磺酸氨氯地平在静脉用药6~12h后开始使用;②慢性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给予袢利尿剂呋塞米0.5~1.0mg静脉注射,心率增快时给予去乙酰毛花苷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剂量0.4~0.6mg。疗程4周。
1.2.1.2中医治疗
给予中药汤剂辨证加减用药:玄参12g、麦冬9g、牛膝9g、茯苓9g、钩藤9g、菊花9g、蝉蜕6g、代赭石15g、龙骨15g、牡蛎15g、炙远志6g;1剂/d,水煎服,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2.2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呼吸、循环、体液量及代谢的治疗、血压控制,心力衰竭的预防并治疗休克以及必要时处理颅内高压。疗程4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症状基本能控制的比较稳定,无后遗症发生。有效: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得到好转,但是出现了头疼、眩晕、耳鸣等情况。无效:患者的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反之加重,患者出现了休克等症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CO(5.61±0.73)L/min、SV(76.20±2.80)ml/次、LVEF(53.80±0.34)%、LVIDd(51.70±2.40)mm均优于对照组CO(5.08±0.62)L/min、SV(68.30±2.30)ml/次、LVEF(39.70±0.44)%、LVIDd(43.70±2.3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征。其中以缓进型较为多见,按照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患者经常伴随头痛、心力衰竭等症状,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症状也会随之改变。高血压早期并不容易被发现,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情绪激动或休息不足的状态下会感觉到眩晕、头痛、恶心、无力等[3]。常规西医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能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血压和缓解心功能情况,积极改善和恢复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阻断和终止血压升高;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消除致病的因素,预防心力衰竭再次发生;积极进行早期规范的治疗,以降低致残率。但是西医治疗只是暂时的控制,并不能根除[4]。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失衡导致的,因此把人体五脏阴阳调理到正常状态,高血压也就自然康复了。这一点与“恢复自身血压调节机制”降血压的理念完全符合[5]。“西医治病,中医治人”中医在治疗时有整体性的原则,通过统调肝肾,恢复五脏平衡,即恢复人体自身血压调节机制,血压自然逐渐恢复正常。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身血压调节机制正常了,也就不怕高血压反反复复了。充分发挥了汤剂疗法的重要性、互补性,恢复起效快[6]。中医汤剂和西医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相辅相成,达到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和心功能指标CO(5.61±0.73)L/min、SV(76.20±2.80)ml/次、LVEF(53.80±0.34)%、LVIDd(51.70±2.40)mm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结果可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比单用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国胜.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1例临床研究.山西中医,2015,31(6):27.
[2]李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84-86.
[3]赵鹏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2):215-216.
[4]史爱武.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高血压病30例临床研究.四川中医,2016,34(7):137-139.
[5]黎鼎盛.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7):636-637.
[6]何建平,梁志乐,王小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疗效分析.当代医学,2015,21(19):151-152.
作者:邱思婕 李秀兰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