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师资调查范文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师资调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师资调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师资调查

卫生检验检疫是预防控制疾病、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职业中毒、食品安全及新型传染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公共卫生机构急需高素质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2]。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的需求,1974年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原四川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在我国首先创办了卫生检验专业,1998年教育部在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时,卫生检验专业不再单独设置,2004年教育部将卫生检验学专业列为预防医学试办四年制本科专业,随后衡阳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先后开办了卫生检验专业或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方向。2012年教育部新的本科教学目录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代码:101007)从预防医学独立出来划归为医学技术类四年制授理学学位,到目前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也相继申请开办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高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面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局、环境卫生监测部门、食品卫生监测机构、检验检疫机构、技术监督局、医院检验科以及化妆品等行业输送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这就对卫生检验与检疫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适应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有高素质的卫生检验与检疫师资队伍[3]。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全国已开办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40多所高校当中,大多是近几年才筹备成立该专业,各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师资结构也参差不齐,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开办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各高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促进国家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师资的进一步发展,现有条件下更有效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和课程改革,为尽快建立适应专业发展的高素质卫生检验与检疫师资队伍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针对全国开办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高等院校,通过电子邮件调查问卷形式发放给相关教研室负责人进行填写,调查问卷发放的24所高等院校中,20所院校进行了填写,回收率为83.3%。数据汇总后,进行总体数据分析。

1.2调查内容本调查主要围绕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隶属学院所开设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和《免疫学检验》等主干课程的师资进行研究。调查内容包括课程的承担教研室及隶属学院、教师人数、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教辅配制及专业招生情况。

2总体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各高校卫生检验教研室除隶属公共卫生学院外,有些高校根据实际条件,将卫生检验与检验教研室设置在其他相关学院,考察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年均招生人数为30人~80人(表1)。9门主干课程除《病毒学检验》部分院校未开设之外,其他8门均已开设。调查的20所院校中,卫生检验与检疫学或卫生化学教研室教师平均人数为7.3人,其中配备教辅人员的有14所。年龄结构:35岁及以下占43.0%,36岁~45岁占31.4%,46岁~55岁占22.3%,56岁以上占3.3%;职称结构:教授占24.0%,副教授占21.5%,讲师占44.6,其它为9.9%;学位结构:博士学位占47.1%,硕士学位占41.3%,其他占11.6%。从任课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位结构来看,分布较为合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师资普遍短缺和专业吻合度不够,调查显示,除四川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师资能够独立承担专业课程之外,其他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师资均不能满足独立承担专业课的需求。为了克服师资短缺问题,整合学校相关科室师资承担卫生检验专业部分课程,主要涉及检验检疫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劳动与环境卫生教研室、微生物学教研室及医学检验教研室等多个科室。这样会对教学过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弊端。首先,专业课由不同科室或学院教师承担,相关科室的教师往往认为这是本不该承担的课程,从备课到授课重视不够,甚至授课重点也会偏离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需求;其次,容易造成授课重复,特别是理化检验部分涉及的《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课程,假如由不同科室承担,在讲解某元素理化性质,测定方法或实验安排重复授课,造成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4];再次,有些相关科室的教师专业吻合度不够,一些大型仪器操作并不擅长,实验安排上往往选取自己较为熟悉的仪器进行开设,同一个仪器开设多个实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另外,针对教师的授课评价,学生会掺杂一些个人情感,由于学生对本专业或本学院教师较为熟悉,教学评价过程中往往对本专业或本学院教师评分较高,其他教师评分偏低,不利于教学评价公平、公正进行。

3建设策略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和国家卫生检验体系的逐步完善,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需求和要求也日益提高,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师资力量相对短缺,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发展壮大卫生检验、检疫师资力量和改革教学方式应当引起各相关高校重视。具体而言,建议采取以下几方面建设策略:

(1)现有基础上,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课程应当以卫生检验与检疫学教研室为主导与各相关科室教学部门加强沟通,探讨教学改革措施,合理安排理论与实验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保障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课程合理、有序、高效进行。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遵循“精选、严育、重用、对口”教师引进原则[5],招聘硕士以上具有卫生检验、预防医学或分析化学专业背景的优秀毕业生,优化师资结构。同时加强新进和青年教师培养,科室负责人或高年资教师为青年教师从备课、试讲、听课、授课到深造制定详细培养计划。

(3)走教学和科研共同发展道路,打造名师名牌专业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大基本职能[6],两者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发展,而且也特别有助于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培养独立创新型人才,更加灵活的应对各种新型卫生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制定引进教学和科研名师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引导教学团队,促进整体师资团队教学和科研同时发展。

(4)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院校之间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定期开展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高层论坛与教材研讨,针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各高校检验与检疫专业课程开设情况;规划教材及参考大纲;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开展教学活动。

(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师资国际视野经济发达国家经历多年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应当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和教学研讨会议,开阔视野;聘请有先进经验的国外教师到校任教,不断获取新的教学思想,活跃教学和科研气氛;派遣本校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开阔教师国际视野,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争取使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形成一门比较完善的、新型的、国际化的,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

作者:高天阳 连靠奇 张瑞 张瑛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人事处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学科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