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留学生普外科手术教学问题与改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留学生普外科实习中常常忽略操作能力培养,原因包括教学模式缺陷、实践机会少、语言沟通障碍等,导致留学生手术技能得不到提高,教学质量不佳。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组建高水平带教团队、提高留学生素质等措施,逐步提升实习质量。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实习;留学生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医学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我国学习[1]。这些学生怀揣当医生的梦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以期学成回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并完善留学生教育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促使我国大学教育走向世界。然而,高校留学生教育,尤其是实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以普外科为例,分析留学生实习现状,总结带教经验,提升实习教学质量。
1普外科特点
普外科病种多、病情复杂、急危重症多,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涉及肝胆胰脾、胃肠、血管、甲状腺、乳腺等器官,包括外伤、肿瘤、炎症、周围血管病等多个病种,患者年龄跨度大,从新生儿至老年人,均在其诊治范围。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属于高危人群,需具体分析,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普外科急诊患者多,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需要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一旦处理不及时患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腹部脏器多,关系密切,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手术是普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成功与否不仅决定患者病痛能否被解除,也是评价医生水平的关键指标。普外科手术难度大、时间长,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必须具有较好的手术技能,从打结、切开、缝合到离断、吻合、清扫淋巴结、放置引流管,每个动作都要细致入微。近年来兴起的腹腔镜手术通过较小的切口对患者进行腹腔检查和治疗,创伤小、术中出血少,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2-4]。因此,腹腔镜操作已成为当下外科医生的必备技能。
2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缺陷
(1)实习时间有限。留学生在第4~5年进入临床实习,在普外科实习4周。由于实习时间短,留学生刚刚熟悉普外科工作流程就要出科,学到的知识十分有限。(2)缺乏统一的教材。目前市场上的英文版教材大多是针对理论知识学习,用于临床实习的教材很少,带教教师只能结合经验教学。(3)师资分配不合理。留学生来科室报到后,首先面临教师分配问题。由于临床工作繁重,能带并且愿意带留学生实习的医生少之又少,留学生通常由科室指派专人带教,学生多、教师少,必然造成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留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4)教学方法陈旧。带教教师常常照搬传统LBL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传授知识,留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5)考核方式单一。普外科出科考试通常采用笔试形式,或者利用典型病例考查留学生对于常见病的诊断、治疗思路,缺少普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切开、缝合、打结、消毒铺单等)考核。
2.2实践机会少
带教教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留学生。普外科手术急重症较多,且需要多人协助,各个环节不容出错,带教教师多是低年资医生,怕“惹麻烦”不愿意带留学生上手术,也没有时间向留学生介绍复杂的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2.3语言沟通障碍
留学生大多来自印度、尼日利亚等东南亚、非洲国家,英语水平良莠不齐。留学生通常没有学过汉语,部分学生虽在大学期间自学少量汉语,但由于缺乏汉语交流环境,并不能有效沟通,对于复杂难懂的医学专业词汇更是如此。带教教师虽然有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但却无法用英文交流,会的说不出,说出的又不标准,留学生的提问听不懂,听懂了也无法用英文讲解。有的带教教师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对留学生提问采取不理会态度。语言可以说是影响实习质量的最大障碍。
2.4留学生自身问题
留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进入临床实习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进行实践。部分留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语言沟通不畅、文化差异、学习压力大、经济负担重以及缺乏有效沟通[5],留学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挫败感。有的留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经常迟到、旷课,只是想获得学位。
3措施
3.1改革教学模式
依据留学生学习需求,自选实习科目。对普外科感兴趣的留学生,可适当延长在普外科实习的时间,增加操作机会。选用适合的外科学双语教材,针对普外科特点重点学习以下内容:一般及专科手术器械名称,消毒铺单、刷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步骤,切开缝合、换药、拆线方法,腹腔镜基本操作。规范带教制度,由专人负责留学生带教工作,对于不能按时上课的教师提前安排他人代替。全英文教学比普通带教难度大,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建议学校给予留学生带教教师一定经济补贴,提高教师带教积极性。摒弃传统灌输式带教方式,根据留学生特点,引导其自学。积极开展以典型病例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注重留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培养[6]。可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BL)[7],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讨论及解决问题为主[8],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慕课(MOOC)是通过网络教育大规模传播信息的教学手段,针对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学习群体[9],是一种较好的自学工具,可反复播放视频,便于学习者学习。定期对留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估。以病例为导向,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外科手术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举办手术技能比赛(如打结比赛)等,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2注重实践
利用人体模型、动物增加手术操作机会。利用人体模型清楚地展示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模拟手术操作步骤。对于一些简单的手术,让留学生担任助手,进行拉钩、分离组织等操作。引入腹腔镜教学。相较于传统手术教学方式,利用腹腔镜教学具有很多优势。如探查视野清晰、广泛,对于胆囊三角、直肠骶前筋膜等解剖结构显示清楚;可实时转播操作过程,受众广,手术过程中可以随时讨论学习;提供真实的手术影像,以便学生反复观看。有报道显示,通过腹腔镜教学,住院医师解剖结构[10]及手术技能[11]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留学生首先要了解腹腔镜的基本结构,利用模拟训练器进行组织显露、牵拉、切开等操作。腹腔镜手术中,留学生可在带教教师指导下操作腹腔镜镜头,增加感性认识。
3.3组建高水平带教团队
提高带教教师英语水平及英语带教能力是消除师生沟通障碍的最佳途径。由于缺乏英语沟通环境,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水平无疑是十分困难的。通过培训、英语角、由英语专业或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成立学习小组,相互监督,共同提高英语水平。带教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备课的过程也是学习英语的过程。实习前,带教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备课,熟悉带教内容,尤其是医学术语的英语表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工作量,所以我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任务分配给多位教师,每人只教授一部分内容,如一人教授消毒铺单,一人教授打结,一人教授切开缝合,待下一组留学生轮转时更换教学内容,带教教师间交流带教经验,进行新一轮备课和教学。这个方法在减轻教师带教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英语带教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3.4提高留学生素质
首先,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基于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重视第二语言习得能力培养[12]。留学生既然选择来我国求学,就应该入乡随俗,适应我国环境。无论是实习还是日常生活,汉语都是有效交流工具,学习汉语可以使沟通更加顺畅,更好地领会带教教师的意思,更快掌握外科手术操作技能[13]。其次,鼓励留学生多结交中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不做“边缘人”,提高人际交往自信。带教教师要有文化差异意识,留意留学生情绪变化,对于偶然产生的误会及时沟通、耐心解释。可选择七年制英语班的住院医及其他英语水平较高的低年资医生以一对一形式帮助留学生,消除其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更好地与同事及患者沟通,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最后,引导留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坚定学习信念,使其认识到不管自我能力怎样,基础怎样,来上课肯定会有收获;带教教师辛苦备课,在百忙之中带领我实习,应该尊重教师的付出,认真学习,踏实上课,不旷课、不迟到早退,努力提高知识及技能水平。普外科实习常常忽略留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模式缺陷、实践机会少、语言沟通障碍及留学生自身问题等。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组建高水平带教团队、提高留学生素质等措施,提高带教质量,以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提高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影响力。
作者:张鑫 王宝胜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