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共情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标准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前和出院前7d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负性情绪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评定。SAS、SDS均有20个条目构成,采取4级(1~4级)评分方法,分值为20~80分,分值<40分的认定为没有焦虑及抑郁症状,分值>40分,且分数越高的表示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采用DMQLS-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该表包括5个维度共87个条目,分值越低,质量越高。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前和出院前7d的SAS、SDS评分我院在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和出院前7d采取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进行了评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均出现组内护理前的SAS、SDS分数比护理后高(P=0.000)的状况,但是,根据试验组与常规组在护理前护理后的SAS、SDS分数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护理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5.62±13.7、62.12±16.32,常规组在护理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6.91±13.1、60.83±1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采取共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在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34.74±9.13)比常规组(38.42±10.23)低,且SDS评分(32.14±10.32)也低于常规组(42.87±11.8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根据DQLS的评分标准,我院在患者出院前3d,对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分。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2组患者在疾病程度和生理维度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在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对护理的满意度和DMQLS总分的统计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同时,糖尿病也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急慢性并发症,导致全球平均每天有10000人死于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严重的非传染性疾病。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并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抑郁,焦虑,丧失对治疗的信心等心理状况。共情护理,采用的核心护理方式即医护人员与患者“共情”。“共情”可以译为同感、同理心等。对于“共情”的研究,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的观点。他提出的咨询可以治疗的观点,与我院进行此次研究的理念相符。通过我们此次的研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一理念。同时,国内学者也对共情护理在各种疾病的运用中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进行了研究。王变丽等的研究发现,共情护理对静脉血栓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症状困扰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汪澄等的研究表明,共情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有一定程度上的减轻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同时马洪霞[9]以及汪慧等也将共情护理运用在治疗抑郁症患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在我院的研究数据统计中我们发现,采用共情护理的患者SAS、SDS的评分较护理前低。并且,试验组和常规组在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数据比较中,试验组的评分更低(P<0.05)。这就表明,在患者护理中,医护人员采用的耐心积极倾听,换位思考等等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疏导患者,鼓励患者的技能,对患者的心理的抑郁及焦虑状况具有缓解和疏导的功能,对治疗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心理问题有显著疗效。同时,我院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让患者对自己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按照评分项目给予评分。根据生活质量评分的数据比较,采用共情护理方式的试验组患者在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护理满意度以及DMQLS总分方面优于常规组患者要低(P<0.05),说明采用共情护理的试验组患者在医护人员积极耐心的护理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支持,树立了战胜病魔的决心,同时也克服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负性情绪和种种困难。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共情护理也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评价。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下,负性情绪得到舒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综上所述,共情护理具有缓解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效果。
作者:刘璐 崔丽娟 蒋婷婷 李莹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二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