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资料与方法
1.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慢性肾衰竭的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内容进行修订。①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减低≥50%,或恢复正常。②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减低≥30%,但不足50%。③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比较
2.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3讨论
中医对DM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论述,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单独立篇论述消渴病,《黄帝内经》认为该病与五脏柔弱,“脾脆”“肾脆”有密切关系。《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脏》曰:“肾脆善病消瘅易伤”“脾脆则善病消瘅”。强调了五脏虚赢、脾肾不足在发病中的重要性。《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说明了虚劳、荣卫气血俱虚是产生本病的内在因素。“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说明肾虚阳气衰微,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摄水是消渴之根源,而肾气丸温肾化气,愈消止渴,成为温阳治消之代表方。消渴日久,肾不藏精,脾不摄精,开阖失司,人体精微物质下泄,遂成蛋白尿。因此,脾肾两虚在DN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笔者因此立法,创立了芪藿合剂健脾益肾,固摄精微。
芪藿合剂中重用黄芪,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肺脾经。为治内伤气虚之圣药,肺、脾、肾三脏俱补,补气升阳,益阴止渴;淫羊藿、菟丝子、附子温补肾阳,行气化水;生地黄、山萸肉、山药益肾填精,健脾补虚;佐以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淡渗利水,泽泻利水渗湿泄浊,三药合用,共利水湿从小便而去;覆盆子、芡实、金樱子收涩固精。诸药合用,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肾脏固摄精微之功能得以恢复。此方补肾益气治其本,利水涩精治其标,对于早期DN患者可以标本兼治。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含有的微量元素硒可以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改善肾组织病理改变;改善微循环;调节脂质代谢,还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活性,不但可以减少尿蛋白,并能降低全血及血浆比黏度,使红细胞电泳增快。山萸肉醇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性和肾上腺素性DM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山萸肉鞣酸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淫羊藿能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具有抑制肾小球肥大及补体C3、纤维连接蛋白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沉积,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的作用。金樱子对DM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诸药相合,起到降低血糖,清除氧自由基,且可改善早期DN的高凝状态,改善肾脏微循环以达到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及降低尿蛋白的作用。
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它的升高反映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促进动脉硬化。近年来,DM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性疾病,炎症因子在胰岛素抵抗、DM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目前已经公认超敏C反应蛋白是2型DM及其并发症DN进展过程中的敏感指标。有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及促进炎症因子发展,有大量的前瞻性研究及实验性研究表明:DN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相关性,DN是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介导的长期慢性炎症反应,2型DM患者的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慢性炎症作用有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2型DM肾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超敏C反应蛋白不仅在DM的预后和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防治DM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而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临近或略高于正常值,存在慢性炎症状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下降,说明治疗确可改善DM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降低24小时蛋白排泄量及改善临床症状,这与临床报道是相同的,而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提示芪藿合剂补肾益气健脾,在早期DN微炎症状态治疗方面有确切的疗效。
本研究提示,芪藿合剂联合西药治疗DN早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DNⅢ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改善DNⅢ期患者的炎症状态。同时降低DN患者Ⅲ期的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延缓DN进展,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作者:陈莉 周兰 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