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如何治疗白内障范文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如何治疗白内障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如何治疗白内障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如何治疗白内障

【摘要】目的探讨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7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3个月后视力≥0.6、手术6个月后视力≥0.8情况;适应性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70/70),对比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7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视力≥0.6所占比例为69%,高于对比组的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6个月后视力≥0.8所占比例为79%,高于对比组的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为100%,对比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为86%,研究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适应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散光型人工晶体;角膜散光;白内障

白内障属于眼科疾病,主要指由各种原因引起患者眼部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其晶状体内部物质浑浊的眼科疾病,该疾病易导致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惧光等症状,病情严重患者还可能导致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白内障患者通常患有不同程度散光,角膜散光不仅会造成患者视网膜上呈现扭曲模糊,还会对患者裸眼视力有一定影响[1-3]。本文研究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140例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7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6.4±6.7)岁;平均体重(47.2±3.7)kg。对比组患者中男3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7.2±5.8)岁;平均体重(49.2±2.9)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②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及过程,并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安全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脏、神经等疾病史者;②拒绝接受配合者;③手术耐受较差者;④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者;⑤妊娠期孕妇。1.3方法术前2h,由医护人员对患者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滴眼,每10分钟滴1次,同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降低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手术进行时,首先对患者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液进行麻醉,手术部位进行消毒灭菌后使用专用开脸器开脸,采用超声乳化治疗仪将患者晶体核取出,并采用灌注抽吸方式将其内部残留物质吸出,在内部填入粘弹剂。在此操作基础上,研究组患者采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在完成植入后,采用水密方式将其角膜切口封闭,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均匀涂抹在患者结膜囊内,并用医用纱布进行单眼包扎。术后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眼部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次数控制在3~5次/d。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3个月后视力≥0.6、手术6个月后视力≥0.8情况;适应性优良率。手术成功标准:患者晶状体浑浊完全消失。适应性判定标准:适应性优:患者术后眼部没有明显异样;适应性良:眼部有轻微异常;适应性差:眼部有明显瘙痒、炎症等。适应性优良率=(适应性优+适应性良)/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70/70),对比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7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视力≥0.6、手术6个月后视力≥0.8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视力≥0.6所占比例为69%,高于对比组的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6个月后视力≥0.8所占比例为79%,高于对比组的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比较研究组患者适应性优52例(74%),适应性良18例(26%),适应性差0例(0),适应性优良率为100%;对比组患者适应性优34例(49%),适应性良26例(37%),适应性差10例(14%),适应性优良率为86%。研究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眼科疾病,其极易导致患者失明,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其病因颇为驳杂,染色体异变导致的晶状体发育异常易导致患者出现先天性白内障,而后天白内障病因主要有老年性白内障、损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以及药物中毒性白内障等。其中在临床治疗中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主,老年人由于人体机能下降,代谢能力薄弱,内分泌失调,以此极易诱发白内障的病发。外伤性白内障主要表现为顿挫伤和辐射性损伤,并发性白内障主要指由其他眼部疾病导致患者晶状体浑浊的情况。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视力大幅度下降且伴随视观物体呈现较暗的图像。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控制为辅。白内障患者在术后普遍会出现视力低下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患者手术后仍有部分散光残留在眼中,而其残留的散光主要以角膜散光为主,影响患者术后视力质量的恢复。因此,采用相对更有效彻底的手术方式不仅能增加手术成功性,还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质量的恢复[4]。人工晶体又称人工晶状体,是一种能替代患者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通常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人工晶体分为散光晶体和球面晶体和非球面。球面晶体作为一种传统的晶体,目前是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白内障患者中的替代晶体。由专业医务人员对患者眼部晶体进行替换,将球面晶体植入到人体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白内障的症状,且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后期恢复。此外,采用球面晶体进行晶体替换手术,其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球面人工晶体对患者进行晶体替换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眼部症状较多,以此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5]。人工晶体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科技产物,是应用于替换人体浑浊或损坏晶体的重要医学材料。其由光学部和支撑袢组成,光学部通常由直径6mm圆形体组成,其设计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患者瞳孔改变大小,这也是人工晶状体通过手术置入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晶体有效地解决了晶状体浑浊导致的一系列眼科疾病,对改善老年患者因晶状体退化导致出现白内障相关病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据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经过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通常能够恢复视力至正常指标,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晶体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植入手段愈发科学,在对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通常不会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散光晶体是一种新型的晶体替换精密光学部件,运用散光晶体对患者进行晶体替换手术,其手术同样存在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优点,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白内障术后裸眼视力。据统计研究,采用散光晶体对患者进行替换手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短于采用球面人工晶体[6-8]。目前,大部分白内障患者往往还伴随着角膜散光症状,据相关统计,全球有64%白内障患者伴角膜散光。而采用散光晶体对患者进行晶体替换手术,在治疗患者白内障相关病症的同时,还能对角膜散光的相关病症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散光晶体正逐步地应用于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70/70),对比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7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视力≥0.6所占比例为69%,高于对比组的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6个月后视力≥0.8所占比例为79%,高于对比组的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为100%,对比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为86%,研究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适应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高青松 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