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范文

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7例肿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排序并按照奇偶数分组,其中,观察组89例,对照组88例,在接受肿瘤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和血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可改善心率和血压的波动情况,减少不良的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护理满意度

目前,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肿瘤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由此所导致的死亡率不断增加,威胁人类健康安全。而在临床实践中,针对于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就肿瘤患者自身而言,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治疗方案均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患者容易在这类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1]。如果患者的应激反应过于强烈,则将会对手术麻醉以及手术过程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使手术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随着护理医学模式的发展,临床对于肿瘤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针对肿瘤手术治疗的新的护理理念不断发展,其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室护理干预就是其中的典型[2]。在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下,立足于手术室工作实践的特殊性,给予手术治疗患者特定的心理干预,并在手术结束后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我们特选择17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开展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7例肿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排序按照奇偶数分组,其中,观察组89例,对照组88例。在接受肿瘤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经询问病史、疾病相关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后,均符合相关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均具备手术治疗指证,所有患者均初次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肿瘤分期均为Ⅰb~Ⅱb期,未采用其他抗肿瘤治疗。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严重的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53例,女36例,年龄为38~72岁,平均(55.28±9.78)岁;肿瘤分类:直肠癌24例,乳腺癌22例,结肠癌20例,肺癌2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54.81±10.42)岁;直肠癌20例,乳腺癌25例,结肠癌19例,肺癌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术前常规备皮、备血等常规护理和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开始前30min,将患者转送至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维持手术室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保持安静。医护人员应该持有热情、温和的态度,语言轻柔、亲切,认真、有序地完成手术操作,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手术开始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辅助麻醉师开展麻醉工作。手术结束后,患者送回病房,并由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做好床头交接工作。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术前心理干预:在手术前一天,由参加手术的巡回护士到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情况、禁食禁水的相关问题和必要性、麻醉的体位和麻醉方式、手术流程等,消除患者因为“未知”所带来的不安、恐惧心理。并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详细、耐心的解答,打消患者的顾虑,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2)术中护理干预:为避免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在麻醉开始前,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耐心的沟通,特别是对仍然保持清醒意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多给予言语鼓励,打消患者的不良情绪。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则医护人员应该将实际情况以及必要的处理手段告知患者,同时,也应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应该尊重患者隐私,将肿瘤患者隐私部位的暴露时间缩短到最低。(3)术后护理与随访:对于仍然保持清醒意识的患者,在术后应该告知患者手术结束。对于患者皮肤表面残存的消毒液、血迹等,应该使用温水擦拭,更换床单、衣物,并做好引流管、手术切口的护理工作。并叮嘱患者注意保暖。在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回访工作,完整记录患者的生理指标,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关于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主要的生理观察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来完成评估工作,评分越高则表示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3]。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进入手术室5min后,对患者心率、血压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DS和SAS评分的比较:手术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对照组为78.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讨论

肿瘤,由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所构成,但是并非正常细胞,而是在长期的外在、内在有害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以过度增殖为特点的新生物[4]。肿瘤与受累器官的生理需求并不存在相关性,也不会遵循正常器官的生长规律,其细胞功能已经明显区别于正常细胞功能,对原本的器官结构进行破坏,甚至发生转移,危及生命[5]。随着临床医学对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化,肿瘤综合治疗也逐渐在临床得到推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6]。在综合治疗手段下,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给予患者全面、系统化的辅助治疗措施,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具有重要意义[7]。根据相关研究,肿瘤患者在患病类型、患病周期和年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对于肿瘤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8]。在多数情况下,患者对于自身的患病情况并不了解,对于患病类型、手术方式也存在较少的认知,甚至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存在明显的不信任,因此,肿瘤患者往往会存在明显的不良情绪和应激反应,特别是对术前麻醉和手术过程[9-11]。而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12]。手术室护理是新兴的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以现代护理理念为依托,将规范化的护理程度作为主体,对手术室不同环节的护理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13],对于肿瘤患者而言,能够减轻因为手术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疗效。有研究人员将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心理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压和心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保证手术顺利开展、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14-15]。本次研究中,在心率、血压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SDS评分和SAS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肯定了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综上,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利 赵瑜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手术室